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关“提问”的方法

2012-04-29 18:46:58孙权
考试周刊 2012年44期
关键词:对角线提问四边形

孙权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转变课程功能,也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在能力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教师时常感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其实,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一个最深刻也最危险的表现便是不愿深入思考去寻找和发现问题,而只是习惯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这与我们长期以来只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而不去重视、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不善于提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缺少对学生提问意识、提问能力、提问方法的培养和训练。

2.怕教师、同学讽刺、嘲笑、批评,对自己没信心。

3.对学习不感兴趣,认知水平较低。自己研究不深,存在惰性。

4.迷信权威,迷信教师,迷信现成答案。

5.观念的障碍。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专利”,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分析,失去了学生产生问题的很好机会。

6.性格因素,不愿意问老师、同学,把问题憋在心里,积重难返。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首先应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数学的心脏,没有心脏也就是没有数学的生命,更没有探索。要通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消除“心理障碍”,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

中学阶段学生正处在心理过渡时期,他们想获得知识,好奇又心强,同时他们的自尊心更强,非常要面子,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胆怯的心理,害怕因提问不恰当挨老师批评,也怕被同学取笑。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例如:对于情绪紧张而叙述不清楚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其说清意思,对于提问有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要批评或讽刺,要表扬他们的闪光点。另外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竞赛活动,一组提出问题另一组回答,组内可以补充回答,这样学生在竞争的气氛中消除思想顾虑,就可以大胆地质疑。

二、主张“从扶到放”,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古人说:“学则须疑,疑则有问。”疑问是发现之母,但许多学生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提出问题。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点拨诱导,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实现从“扶到放”的飞跃,逐渐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

1.从结论入手。这在数学中经常会运用到。

2.引导学生自己研究教材,针对课本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自己研究习题,针对习题提出问题。从方法上另辟蹊径。教师可指导学生这样提问:这个问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有没有更一般的情形?用这种解法能解决其他问题吗?

4.从矛盾处入手。多想为什么这样,是怎样产生矛盾的,要引导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

5.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

发现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良好数学素养之一。因此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生在身边的现象,然后概括成数学问题。

三、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思维的独特性。思维的独特性是指:不依赖现有的方法、答案,而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发现新颖方法解决问题的较高级的一种思维品质。

处于青春初期阶段和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变化,知识面也迅速扩大,独立思考能力较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思考数学问题时,这些学生总表现出自己的想法比别人高明,比“书上讲的”要独特,爱搞“标新立异”,所有这些特征,都为教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独特性提供有利因素。例如,教学《圆》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得出集合定义环节后,老师提出了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做成三角形或正方形会怎样?”马上就有同学提问:“老师,套圈一个立柱为什么站一直线不公平?要围成什么图形?”“一般茶杯盖,下水道盖为什么要做成圆形?做成其他形状会怎么样?”问题贴近生活,因而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通过投影“骑三角形或正方形轮胎的自行车”“杯盖或下水道盖做成其他形状会按对角线掉下去”这样一个个幽默而生动的情境,我们引导他们讲出自己想讲的问题。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肯定学生的“新”和“异”,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再思考,使学生自己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并且继续引导学生提出更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在课堂中与众不同的见解,积极主动的行为,发现问题的勇气,不人云亦云的精神,老师都应给予肯定和赞扬,使其获得创新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

四、利用学生“追根问底”的特点,拓展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度。

思维是否深刻是衡量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强与弱的一个表象,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思维过程的抽象程度,以及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理解水平,具有深刻思维品质的人,往往能从普通的、简单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能从中提炼出最主要的规律。例如,我在初三总复习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连接矩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什么形状的四边形?说说你的理由。在分组讨论并得到菱形的结论后,学生提出如下问题:矩形对角线相等,而等腰梯形对角线也相等,是否也有这个结论?只要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就有这样的结论吗?若连接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又是怎样的四边形呢?对角线垂直又相等呢?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自己得出了一些规律。

为了达到帮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拓宽视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程度,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能,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深刻性,新教材设置了大量的问题情境,提供了让学生创新学习的内容和机会。在使用新教材时,我们尽可能地把握好这一点,用好、用活教材,多创造机会以增强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努力形成和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绿色环境。我们肯定学生问题中的正确部分的同时,积极引导并帮助对不足方面加以完善,让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得以充分发挥,使问题更具有深刻性。

青少年学生好动脑筋,喜欢“追根问底”,力求弄清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根源。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这一特征,设计出“连问式”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深刻性。

总之,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高级状态,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学生探索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将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对角线提问四边形
用活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四边形逆袭记
4.4 多边形和特殊四边形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9:55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47:06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1:57
边、角、对角线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看四边形对角线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