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贫困生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除了对困难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援助以外,还应以帮困助学为抓手,将物质资助、精神激励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帮困工作的育人功能,形成积极帮困机制,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意能力、创新能力、创优能力和创业能力,从而建立起完善的帮困育人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帮困育人;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16-02
一、当前高校帮困工作的现状
1.生活帮扶全面而三大问题犹存,思想指导工作急需解决。现行的帮困机制在经济上给予贫困生很大的帮助,解决了其在学校的衣食住行问题。然而事实上,贫困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除了经济困难外,还面临着学习、心理和就业的三大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与成才。
2.物质给予完善而精神文化教导缺失,教育模式有待转变。以育人为中心,对困难学生不仅要有物质性帮困,还要对其进行精神性帮困和发展性帮困。通过教育模式的转变,开拓公平公正的机制实施环境对困难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责任教育。
3.单向给予导致学生奉献精神缺失,帮困模式需推陈出新。在多数高校中,贫困生在获得多种形式的帮困助学的同时并不要求承担相应的义务,这就使得多数贫困生在单向接受社会资助时并未形成回报社会的意识。长此以往,使得贫困生在需要经济帮助的时候一味索求,将社会和学校的帮困视为理所应当。或者有些学生也想有所回报,但缺少感恩社会与回报社会的平台。因而可以充分挖掘帮困工作的德育功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帮困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坚持“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宗旨,拓展育人途径。
二、完善高校贫困生帮困育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1.解决学习、心理、就业三大问题,促进困难学生全面发展。①解决学习问题是困难学生成长的基础。贫困学生往往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基础教育底子相对薄弱。加之经济、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导致许多贫困学生成为学习中的“后进生”。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贫困学生可能会成为学习的“问题生”。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让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和学习有困难的困难生进行结对,通过一对一的帮助、座谈、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以立志教育为手段,教育贫困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在贫困学生中树立榜样,带动所有贫困学生发奋学习。②解决心理问题是困难学生成才的关键。目前困难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孤独、人际关系淡漠等。如部分同学不能正视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认为“穷”是件羞耻的事情,因而不愿意接受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帮助。如何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走出自卑,重建信心是帮困工作的重要部分。为此,可以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心理三级工作网络,重点关注这一群体,并邀请心理工作的负责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团队辅导活动,为困难生创造交流平台,扩大贫困生的交往圈,对解开贫困生的封闭心结,改善这一群体的人际关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③解决就业问题是困难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为保障困难学生充分就业,可以积极实施个性化指导和一对一帮扶工程,帮助他们了解就业政策、解除就业困惑、增强就业意识,积极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服务,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类活动、讲座和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2.物质资助、精神激励相结合,强化服务意识,激发困难学生的成才愿望和潜能。①措施实施得力,责任落实明确,帮困工作公平公正。帮困助学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加大,因此在高校资助工作中,不仅要认识到资助新形势下,公平和效率在实践中将要碰到的问题,更应该转变思想,确立整体的帮困育人发展观,除了对各种奖、贷、助、补、减的评定工作高度重视以外,还应对贫困生进行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力争让每个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党和学校的关怀。②教育方式多元化,营造帮困氛围、激发学生成才。在积极实施帮困助学工作中,充分利用入学教育、首日教育、主题团日等契机,结合贫困生的特点,进行励志教育、挫折教育及感恩教育,使贫困生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生活作风,培养他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通过挫折教育使贫困生正确认识眼前的挫折,使他们更理智、更现实、更成熟;在德育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他们学会感恩,让学生“成才先成人”。
3.帮困助学与慈善育人相结合,打造勤工俭学和慈善义工两支队伍,积极培养困难学生精神脱贫和感恩意识。在坚持构建和谐校园的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以人为本开展多种帮困活动,深入探索帮困助学工作的新路子,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帮困助学力度,着力打造勤工俭学和慈善义工两支队伍。通过队伍建设,增强了困难学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不仅在经济上达到了帮扶的目的,更有利于培养困难学生自强自立的自我解困意识和回馈社会的感恩心理。①加强勤工俭学队伍——自我解困的家园,学校在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的同时,应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资助方法,力求达到资助困难生完成学业的目的,更要实现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争取各方力量,拓宽助学途径,加大勤工助学力度,提供助学岗位,把对贫困生的资助从无偿变为有偿。培养困难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添责任感。②建立慈善义工队伍——感恩教育的平台,对于困难生的感恩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的程度上,应该结合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义工队的平台,紧紧围绕传递爱心、成就梦想的主题,围绕育人的目的,发挥专业特色,积极与各方社会机构搭建沟通桥梁,让学生在奉献爱心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悟并成长、付出和收获。
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我们认为做好帮困工作,育人是关键、帮扶是手段、素质是目标,应坚持在帮困中育人,在育人中解困,努力构建并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形成积极帮困、多元助学的扶贫机制,并在帮困工作中引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理念,强化贫困生的主体意识,重视贫困生自身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以谋求贫困大学生自身的最大发展,从而建立起帮困育人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姚君君.帮困工作与育人工作的有机结合——高校帮困育人长效机制探析[J].世纪桥,2006,(2).
[2]梁作甲.帮困与育人相结合,健全高校资助工作体系[J].教育理论研究,2010,(4).
[3]周文华.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12).
作者简介:李珺珺(1980-),女,安徽巢湖人,文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