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成文
自东汉初佛教传入中国后,一千多年来,對中国各民族饮食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佛教宣传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力戒杀生。由于教规的缘故,形成了佛教徒们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在中国,除藏、蒙古及傣族的佛教徒外,其他民族的佛教徒都是坚持素食的。素食,民间俗称“吃斋”,“素”是洁白、粗略之义,素食就是不杂鱼肉滋味的食物。内地佛教徒为什么要坚持素食呢?这是因为我国汉族僧人信奉的是大乘佛教,他们受“菩萨戒”。许多经文中有反對饮酒、反對吃肉、反對吃五辛(葱、蒜、韭等)的条文。佛教认为“酒为放逸之门”“肉是断大慈之种”,饮酒吃肉将带来种种罪过。吃肉喝酒,“即同畜生豺狼禽兽,亦即具杀一切眷属,饮啖诸亲”,罪过可谓大矣。
从历史上看,汉族佛教徒吃素的风习,是由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于502年登基后,在建康(今南京)建初寺志公和尚的影响下,才提倡吃素的。梁武帝提倡吃素,是因为佛经提倡的“不结恶果,先种善因”“戒杀放生”等思想,恰好与中国儒家的“仁心仁闻”的观点相契合。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吃素在我国汉族地区是很早就有的一种饮食风尚,据《礼记》等古代文献记载,远在佛教传人中国之前,中国已有“素食”之说。《仪礼·丧服》载:“既练……饭素食。”这是说祭祀先人时要食素。《礼记·坊记》说:“七日戒三日斋。”《孟子·离娄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可以祀上帝。”这里说是“斋戒”,即是古人在祭礼或遇重大事件时,事先数日要沐浴、更衣、独居、素食和戒酒等,使心地纯一诚敬,称“斋戒”,素食即是其中之一。又古代风俗,居丧期间也要素食。《后汉书·申屠蟠传》说申屠蟠九岁丧父,满孝以后,还“不进酒肉十余年”,为时人称颂。有些人则因为清廉(如西汉时谏议大夫王吉、东汉诸儒誉为“关西孔子”的杨震),自己和家人都习惯于素食,见载于史。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同中国固有的风俗习惯相结合,就形成吃素的戒律,从而使吃素的风气大开,人数大增,素菜的质量也有相应的提高。
在寺庙之外,还有许多民间的善男信女,有因信佛而长期吃斋的,有因求佛许愿后短期吃斋的,还有的人是在拜佛活动中临时吃斋。这种茹素饮食风俗的普及和流行,大大推动了蔬菜瓜果类植物的栽培,推动了烹调技术以及糖类、豆类制品和面筋制品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饮食中具有独特风味的一个菜系——素菜。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之后,散见于我国古籍中的素食的记载不少,但专门记载素食的,恐怕莫过于宋人陈达叟的《本心斋食谱》一书。书中载有蔬食二十种,每一条中既有原料及制法,又有對每一品种的“十六字”赞,如“玉延,山药也,炊熟片切,渍以生蜜”。對此品的赞美是“山有灵药,录于仙方,削数片玉,渍百花香”。二十种蔬食均给人以山林风味之感。在这里,素菜的色、香、味、形得以鲜明的体现。这说明到了宋代,我国素菜已发展到创制“形象菜”的崭新阶段。
素菜到了17世纪清代时,较之以前有了更大的发展,出现了寺院素食、宫廷素食和民间素食的分野。寺院素食又称“释菜”,僧厨则称“香积厨”,取“香积佛及香饭”之义,一般烹调简单,品种不繁,且有就地取材的特点。据《清稗类钞》载,当时“寺庙庵观素馔之著称于时者,京师为法源寺,镇江为定慧寺,上海为白云观,杭州为烟霞洞”。寺院素菜中最著名的为“罗汉斋”,又名“罗汉菜”,是以金针菇、木耳、笋等十几样干鲜菜类为原料制成,菜品典自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八罗汉之意。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到很多寺院去吃素菜,在常州天宁寺品尝以后说“胜鹿脯、熊掌万万矣”(《清稗类钞·饮食类》),在民间传为佳话。这也说明,寺院庵观的僧尼们在烹调素菜方面做出了贡献。清朝皇帝在吃腻了山珍海味、鸡鸭鱼肉之余,也想吃吃素食,尤其是在斋戒日更需避荤。为此,清官御膳房专设有素局,据史料记载,仅光绪朝,御膳房素局就有御厨27人之多。民间素食是指社会上的素菜馆。在清道光年间,北京民间就出现素菜馆,为了满足各类人的口味的需求,招徕生意,民间素馆的厨师们发明了“以素托荤”的烹调术,即以真素之原料,仿荤菜之做法,力求名同、形似、味似,因而民间素菜馆的素菜品种较宫廷与寺院素食更为丰富多彩。
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至隋、唐大兴。寺院的发展對茶的传播和饮茶习俗的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一般在名山大川、环境幽静、竹环翠绕之地。这些地方的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往往宜于茶的生长。
饮茶有利于佛教徒坐禅提神,清心明目,净化思想,而僧尼又最讲究静修,所以僧人爱种茶、饮茶。于是,在许多寺院旁出现了茶园。例如始于唐代,盛于南宋,传至今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灵隐佛茶,就是江南的佛门名茶,由僧尼在寺院茶园里亲自培育管理、采摘、炒制。这种佛茶专用于庵堂寺院做佛事,供奉菩萨和僧尼做功德,还可以自己饮用,是僧尼平日健身的饮料。旧时,天竺、灵隐僧尼嗜茶如命,每日必饮,故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唐代陆羽《茶经》把中国茶道推向一个历史的高峰,他之所以撰写《茶经》一书,与他从小在寺院中采茶、做茶、煮茶有密切关系。唐代封演撰的《封氏闻见记》云:“开元中,泰山灵严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床,又不飧,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可以说,没有佛教,饮茶之风便无从兴起,也就不可能有灿烂的中国茶文化。
汉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吃腊八粥的饮食习俗,也来源于佛教。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经过六年苦修,到了印度摩揭国尼连河附近。这里人烟稀少,气候炎热,他多日化缘不得任何食物,又累又饿,晕倒在地。恰逢一位女牧民放牧至此,她把身边的午饭拿出来,又取来泉水,加上野果,熬成乳糜状粥,给释迦牟尼吃。释迦牟尼吃完后,顿时苏醒过来,精神焕发,他又到河里洗了个澡,然后静坐在菩提树下沉思。腊月初八终于成佛。所以每到腊月初八,寺庙和尚集会,讲经效法,熬粥供佛,以示纪念。
唐代已有吃腊八粥的风俗,唐宋以后,不仅寺院在“腊日”要做腊八粥,民间也相效法,广为流传。宋祝穆《事文类聚》说:“皇朝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造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腊八粥又名“佛粥”,以米果杂成,多用胡桃、松子、栗子、榛子等成之。所谓“七宝”,本指金、银、琉璃、玛瑙、珍珠等物,“七宝五味粥”乃借用七宝名目以美称之而已。古人认为吃腊八粥具有消灾长寿,向往幸福的含义,也有驱除疾病的象征。直到目前,我国民间仍有吃腊八粥的习俗。不过有些地方还在粥里加入适量的猪、羊肉等,应该说是已由敬佛的素粥变为祀祖的荤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