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重阳与茱萸
在传统信仰中,九是阳数中最大的一个,被称为“老阳”。农历九月九日,日月之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重九。既然九是至大、至阳之数,代表着阳数之极,由于物极必反的道理,阳数的最大、最盛也隐含着盛极而衰的忧虑。重九之日因之被古人视为厄日,这一节日起始时便以避祸延年为主题。
古人认为阳气为清气,其性轻向上,重阳节俗中最重要的活动“登高”在民俗心理上可能就源于对阳气将衰的恐惧和努力接近阳气的愿望。相传重阳登高的习俗始于汉代桓景登高避祸,但其事实上的起源应该还要早。重阳登高趋近阳气的心理属于人类普遍存在的逃避灾难、死亡和渴望长生的心理意识的一部分。
重阳节最重要的节令植物之一菊花被称为“日精”,是太阳的象征。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本皇室至今仍采用菊花作为家徽。菊花开放的日期正在重阳前后,赏菊、食菊都被认为可以帮助吸收阳气,益寿延年。古人把菊花称作是“延寿客”,而茱萸则被称为“辟邪翁”。
重阳用茱萸的风俗据说始于汉代,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追述了汉代费长房教桓景佩茱萸登高避祸的故事。在六朝时期,这一习俗已经很普及了。传为晋代葛洪所著的《西京杂记》中也曾借贾佩兰之口提到汉宫“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的风俗。
唐代堪称为此俗的最盛期。头插茱萸、登高聚会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重阳节日风俗,今天流传下来的唐诗词中多有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是众兄弟头插茱萸登高聚会的日子,因此独少一人漂泊在外,会使两下里都倍感哀愁。
民间如此,朝廷也在重阳赐茱萸给群臣,以示恩荣。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中记载:“汉官制,九日赐百僚茱萸。唐制,九日赐宴及茱萸。”不过自宋元以后,重阳用茱萸的习俗逐渐衰落,至今已经不为大众所熟悉了。
三种茱萸
茱萸曾是古时重阳最重要的节日风物,然而插茱萸的民俗活动已经与我们今天的重阳节俗十分隔膜,我们只能从古人的诗词中领略那头插茱萸、登高聚会的雅致了。不但今人不了解茱萸,由于概念混淆和风俗的变迁,古代学者对于重阳节所插的茱萸为何物就已经有着广泛的误读和争议了。
现在常被称作“茱萸”的植物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吴茱萸、食茱萸和山茱萸。它们不但名字相似,其中前两者还属于同科植物,外观和性质也有相似的地方,极易引起混淆。
1.重阳佩戴的吴茱萸
吴茱萸古人亦称为茱萸、吴茱、吴萸。诗词中重阳插头、佩囊的茱萸指的就是它。吴茱萸有浓烈的香气,曹植在《浮萍篇》中说,“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是说茱萸的香气浓烈,但不若桂、兰使人亲近长久,诗中以此比喻新人之情与旧人之情的区别。
古人很早就相信吴茱萸具有辟邪、祛病、驱鬼的功效,成书于西汉的《淮南万毕术》就谈到茱萸有这一特殊作用。吴茱萸也是一种常用的药材,性温热,有驱寒、助阳的功效。在西汉马王堆出土的药方中已有应用。按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的说法,花椒之气好下,茱萸之气好上。在民俗中,花椒用于后宫,以泥和涂房,称之为“椒房”,以其性温而多子;而吴茱萸则多用于重阳插头,以求驱恶近阳。
《本草纲目》认为吴茱萸可以温中、散寒、助阳、止痛、止泻、降逆止呕,是常用的温里药;现代医学证实吴茱萸可止痛、止呕、驱虫、抵抗霍乱弧菌。吴茱萸果期在阳历9月到11月,正与重阳节日期相符;观其药理作用也与重阳节的信仰相符。吴茱萸药用时采摘其接近成熟还没有开荚的果实。秋季气温变化冷热不均,容易发生肠道疾病和流行性感冒,故佩戴和药用吴茱萸有一定的疾病预防意义。
2.用作调味品的食茱萸
食茱萸,古人又称榄子、艾子。果实味辛辣,古人用来做调味品,亦做药用。历史上以越地所产为佳,故又名“越椒”。因为其枝上密布尖刺,俗名红刺榴、大叶刺葱,因此倘用食茱萸插头恐难逃头破血流之厄。
据文献记载,从周代起食茱萸就长期作为辣味调味品使用,其历史非常久远。《尔雅翼》记载古代的三种主要调味品就是花椒、食茱萸和生姜。宋代的宋祁在描述四川风物的《益部方物略记》中称赞艾子“绿实若萸,味辛香芯,投粒羹腥,椒桂之匹”,是说艾子长得像茱萸,其辛辣芬芳可与花椒、桂子相匹。他解释说,艾木大抵是茱萸一类的植物,四川人吃肉羹的时候常放两三粒艾子,香满杯盘,并听说艾子尤其适于做“膏”。
食茱萸在两三千年间都是我国的主要香辛调味品,但是在明代之后,随着原产美洲的辣椒传入我国,食茱萸被其取代,因此现代人已经与它疏远了。即使是古人,也经常把它和重阳节所用的茱萸混为一谈。
3.吴茱萸与食茱萸的区别
按现代植物学的分类,吴茱萸和食茱萸都属于芸香科,与花椒同科,外形相似,都有辣味和一定的香气,因此特别容易混淆。
吴茱萸属于芸香科吴茱萸属,它的别名还有吴椒、石虎等;落叶亚乔木,树高3~5米,产于我国的南方广大地区,主产区在浙江、四川等地。幼果可作健胃剂、止痛药和驱蛔虫药。吴茱萸具有羽状对生复叶,顶生伞状圆锥花序,雌雄异株;花为白色,果实为苷荚果,紫红色,顶端无喙,味道辛辣而苦。其花果期在阳历的6月到11月。
食茱萸学名椿叶花椒,属于芸香科芸香亚科花椒属的崖椒亚属。别名有辣子、樗叶花椒、越椒、椿椒、刺椒、鸟不踏、钉桐皮、鼓钉树、海桐皮木等。食茱萸为落叶乔木,树高10~15米,具有单数互生的羽状复叶,树皮上有锐利的刺,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食茱萸具有顶生的伞房状花序,果实同样是瞢荚果,红色,顶端有喙,味辛辣;种子棕黑色,有光泽,可提取芳香油。
因为吴茱萸和食茱萸极为相似,古代的文人习惯上常不加审慎地把茱萸和榄、楸等混称,造成了两者在文献中的混淆。后人不假详审,复又以讹传讹,遂致不知茱萸之真面目。如《本草纲目》所引周处《风土记》,“茱萸,椴也。九月九日熟,色赤,可采时也”,用来辟邪的吴茱萸和食茱萸在此也被混淆了,其实两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在古代学者中正确论述吴茱萸、食茱萸区别的当属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了食茱萸的得名缘由:“此即榄子也……榄子则形味似茱萸,惟可食用,故名食茱萸也。”李时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辨了榄子和茱萸的区别,并驳斥了其他学者的误解。
4.补肝益肾的山茱萸
第三种“茱萸”是名字雷同而实际与重阳茱萸完全不相干的“山茱萸”,就连古人也曾奇怪它为什么也叫茱萸。其得名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果实多肉类似芋类,颜色为红色,由“朱芋”转讹而来的,至今山茱萸果实仍有“山芋肉”之名。
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小乔木,果实色红形如山枣而小,入药。俗语称药枣、蜀酸枣、肉枣、鸡足、鼠矢、山萸肉、山芋肉等。山茱萸因果实为多肉似枣,故多以枣称之。性酸涩、微温,补肝益肾。杭萸肉是山茱萸肉的一个特殊称谓,特指产于浙江杭州一带的山萸肉,因为品质特别优良而得名。
山茱萸与我们前面讨论的古代典籍上易混淆的两种茱萸完全不相干,其得名也应相对较晚,但现代人中仍有不少把它当作重阳茱萸,因此在此专门提及这种植物。
结语
除了食茱萸、吴茱萸、山茱萸这三种比较常见的茱萸外,植物名中含有“茱萸”二字的尚有多种,主要是茶茱萸科和其他科属的一些植物,但由于人们一般不会把它们和重阳节所用的茱萸相混淆,在本文中就不需要详述了。
宋代尚有将彩帛剪成茱萸形状相赠佩戴的习俗,后来茱萸在重阳节俗中的地位渐渐褪色并为菊花所掩盖,到了明清,重阳节俗中就很少再看到茱萸的身影了。
重阳插茱萸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食茱萸也久已不再用作调味;民族文化的血液却穿透了浓重的历史,在我们身上继续流淌。今天我们仿佛依然触手可及那头插茱萸的飒爽和盘中艾子的芳香,探考重阳茱萸就是一次民族文化传统的心灵旅程。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