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阿诺德·勋伯格——一位真正具有创新与探索精神的时代先驱,他的音乐与创作理念不仅颠覆了传统意义中的调性蕴意,更对二十世纪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874年,勋伯格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家庭。虽然家境较为窘困,父亲又于他十六岁时离世,但这些不利因素都未能熄灭一颗炙热的音乐之心。八岁时,勋伯格开始学习小提琴。之后,他学习了大提琴并逐渐尝试作曲。那时的勋伯格是音乐会的常客,每当有音乐会或歌剧演出的信息传来,这位少年便会如饥似渴地赶往演出场地,并不断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勋伯格结识了作曲家亚历山大·策姆林斯基,在他的指导下学习了几个月的对位法。自此,勋伯格便开始了自己的音乐创作生涯。让人不可想象的是,这竟是勋伯格所受到过的唯一的正式音乐教育了。
历史或许是偶然,更或许是必然?
1897年,勋伯格的处女作《D小调弦乐四重奏》问世。由于深受十九世纪末几位德奥作曲家的影响,这部作品体现出晚期浪漫主义半音化的特点。顺着这条线路发展下去,勋伯格于两年后完成了他的传世之作《升华之夜》,该作品在首演后获得了巨大成功。与此相同,190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的《古雷之歌》也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1910年,勋伯格到维也纳担任了音乐学院的和声老师。此后,他频繁穿梭于两地之间,教学活动也从未终止。
对于普通人来说,未来似乎就此定位。但在命运力量的推动下,勋伯格却注定异于常人。随着创作中调性扩张与分裂的越发淋漓尽致,他的作品在音调结构上变得越发让人无从捉摸。终于,在1908年所作的《钢琴曲三首》及声乐套曲《空中花园之篇》中,矗立百年的调性音乐规则在勋伯格的世界中轰然倒塌,无调性的大旗被高高举起并与从绘画、诗歌中萃取的表现主义美学思想遥相呼应。这两部作品的上演曾在当时激起广泛的争议,反对者对其进行猛烈地抨击,拥护者则显示出强烈的推崇。勋伯格本人也由此成为了一种新的音乐流派——表现主义乐派的奠基人。其后的十几年中,这种无规则重表现的创作手法亦在他的作品中不断深化。独幕独唱剧《期待》(1909)、白说唱《月迷皮埃罗》(1912)等,均表现了人物主观的复杂情感,如绝望、恐惧、紧张、痛苦,音乐语言夸张、变形、怪诞。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腔热血的勋伯格曾应征进入奥地利军队中服役。战后,他又在柏林的普鲁士艺术学院继续着自己的教学生涯。1918年,勋伯格在维也纳成立“非公开音乐演出社”,谢绝评论家参加,事先不公布节目,禁止鼓掌。1920年后,经过长期探索,他在无调性音乐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组织音乐材料的新方法,形成了所谓的十二音序列音乐。作曲家用半音阶中的十二个音,自由组成一个音列,音列可以原形使用,也可以逆行、倒置、倒置逆行。这四种音列形式可移置于半音阶的任何高度,从而形成四十八种样式。音列中的各音(全部或部分)既可相继出现形成曲调,也可同时出现形成和弦,以此构成全曲。勋伯格后期基本上采用十二音序列技法进行创作,而这种作曲方式也成为了二十世纪几种最为知名的作曲技法之一。其中较为重要的作品有:《乐队变奏曲》(1926-1928)、《小提琴协奏曲》(1935-1936)、《钢琴协奏曲》(1942)、《一个华沙的幸存者》(1947)、《摩西与亚伦》(1951)等。1933年,由于其音乐被纳粹指责为毒害德国青年,勋伯格被迫远赴美国。在那里,他继续着自己的教学活动,并先后任教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
在音乐创作以外,勋伯格的教学与理论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他的两位学生贝尔格、韦伯恩都成为了二十世纪重要的作曲家,并和他一同被称为“第二维也纳乐派”,以有别于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的“第一维也纳乐派”;而他的理论著作《和声学》(1911)、《音乐创作基础》(1948)、《配器学》(1949)、《和声的结构功能》(1937-1948)也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唱片所收录的第一首乐曲是勋伯格在1926年所作的《第三弦乐四重奏》(作品30号)。这是一首完全采用十二音序列技法写作的作品,1927年在维也纳进行了首演。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为中板,乐曲开头由最初的序列音型作为乐章发展的主要动机。之后,第一小提琴与大提琴奏出了音列中其他稍作自由调整的音,表现出了粗犷的主要旋律,这两种要素成为了第一主题发展的主要动力。经过活跃节奏型的发展部,乐曲进入了再现部,第一主题由大提琴率先奏出,在其后大部分时间内音乐的进行以音列的反向排列作为动力。最终乐章进入尾声,八分音符俨然是这里的第一要素。第二乐章为慢板,由主题与不同变奏组成。在主题中,前半句为缓慢的节奏,后半句则常使用较小的音型进行表现。变奏曲中,节奏的进行越发细小与零碎,而当又回到开头的音乐形态时,乐章却神秘地消失了。第三乐章为间奏曲,中庸的快板。音乐首先从中提琴开始,这个主题是一个较为完整的音列,开始是原型,之后又出现了反向的逆行。乐章中间部由数个因素构成,不同节奏型充分点缀了其中所蕴含着的不同特征。之后,乐章又以摘要的形式进行了再现。第四乐章为回旋曲,中板,全曲由较为清晰的回旋曲式写成。主部主题的节奏十分具有生气,但每一次的反复都会有些不一致。副题的表现类型较多,如以级进为形式或节奏特征作为副题等。尾声中,一些音乐要素再次被处理,整曲也在主部主题的开头音型中静静结束。
唱片收录的第二首乐曲则是勋伯格在1936年所作的《第四弦乐四重奏》(作品37号)。这同样是一部以十二音序列技法谱曲的作品。次年,该作品在美国洛杉矶由克里斯四重奏进行了首演。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为非常快的快板,大致是以奏鸣曲式进行写作的。乐章由小提琴强奏出的序列音型作为主部主题,而后又以低五度的逆行方式进行展开组成了一个较有系统的乐句。经过一些节奏连接后,副题出现在了中提琴声部之上,三连音成为了这里的主要动力。之后,大提琴再次奏出了主题的开头部分。再现部后,乐章以极强的音响作为收尾。第二乐章大约为复合三段体的小步舞曲形式,主部主题使用了加有弱音器的中提琴来呈示,其他三方却以不加弱音器的四分音符进行伴奏,这形成了较为有趣的音响。副题的气息感略强并富于表情,这里的音量起伏与休止符使乐句显得越发欲言又止。最终,乐章在不断进行与反复中悄然结束。第三乐章为广板,自由的二部体。这个乐章较吸引人的是在各段都采用四声部共同演奏旋律作为乐句开头的方式。第四乐章为快板,以回旋曲形式记谱,这里的几个主题,如长旋律主题、切分音主题不断交替出现,在经过发展部的不断推移后,乐曲开头的主题再次出现,以较为规整的方式作为了收尾。
唱片收录的最后一首乐曲为《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这部作品作于1949年,是勋伯格最后完成的器乐作品。乐曲分为四个较大的部分,一些较为零碎的乐思随机地跳动在全曲之中,这充分展示了表现主义所注重揭示的人类内心的各种复杂情感。勋伯格曾说:“作曲家力求达到的唯一的、最大的目标就是表现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