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李白“仙风侠骨”的成因

2012-04-29 00:44子娟
文史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任侠纵横家侠骨

子娟

在现代学者中,曾毅先生较早地注意到李白的“侠士”风骨。他在1922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中说,李白“青年时侠骨稜稜,不顾细谨,不拘小节,气若盖一世。故言用兵,则先登陷阵,不以为难;语游侠,则白昼杀人,不以为非;语功名,则谈笑静沙,不以为意……”曾先生之后,胡适、吴汝宾等也先后在20世纪20年代著书、撰文,指出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最具仙风侠骨。至当代提出此说者仍不绝如缕。

的确,倘徉于唐代文学长廊,李白的仙风侠骨总使人联想到金庸先生笔下那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侠客形象。诚如吴汝宾先生所言,李白人生观的特质有两条:一是“合仙侠为一人”,二是“快乐”。[1]

不过,最早指出李白具有仙风侠骨者,并不是今人。早在《新唐书·李白列传》首段,便赋予了李白一种飘逸豪放的气质: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準、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来山,且沈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此段文字,其实还透露出一条信息,即李白的仙风侠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环境影响及个人修养使然。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李白的父亲李客本身可能就是一个侠客。李白研究专家安旗先生在《李白纵横探》里考证说,李白的父亲李客之所以遁还剑南巴西郡昌明县(故地在今四川江油)青莲乡隐姓埋名,乃因任侠杀人,逃罪避仇。这其实也是李白从小就好剑任侠,并在诗歌中多次绘声绘色地描写侠客,五体投地地讴歌侠客(如《侠客行》中的情节)的一个真实原因。[2]而李白第一次去长安(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却没有捞到一官半职,其“愿为辅弼”,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不能实现,因此激愤不已。“在这种情况下,他父亲的任侠精神不能不在他的血液中激起一番波涛。李白‘学剑来山东,也很可能是一度想走他父亲的老路”。[3]

其次,李白受道、佛与纵横家影响极深。关于李白受道家及佛教影响问题,论者已多。这里专说纵横家对他的影响。据今天所能了解到的资料,李白青年时代于蜀中所交的朋友也多是侠士、隐士和道土。其中一位过从甚密者是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隐士赵蕤。《唐诗纪事》卷十八引杨天惠《彰明逸事》说他“亦节士,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著书号《长短经》”。《长短经》既说王霸之道,更言游说纵横之术。林邦钧先生说,李白豪放的性格和叛逆不羁的精神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英雄主义,其实乃是战国纵横家和侠义之士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融合和发展;李白对战国豪杰义士侠士精神进行了深化。葛景春先生认为:李白诗歌写得纵横捭阖,颇具奇气,明显受到纵横家风气和兵法的影响。[5]

罗宗强先生还指出:赵蕤在《长短经》里讲时宜的思想,已深入到李白心里,所以,他幻想由布衣而直致卿相。[6]

当然,我们必须看到:李白之所以“一度想走他父亲的老路”,之所以对赵蕤《长短经》里的游说纵横之术情有独钟,更在于当时胡风劲吹,尚武风气的大环境,在于当时书剑并举、少年任侠的大环境。没有这些大环境的作用,作为可能是侠客的父亲和作为散溢出纵横侠气的《长短经》对李白的影响,大致会减色不少。

最后,李白素怀壮志,渴望参与政治。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里写道:

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安能餐君紫霞,映君青松,乘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此则未可也!乃相与卷其丹书,匣其瑶瑟,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

在李白身上,爱国主义、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侠客精神可谓交织融合,难分彼此。当然,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到底是其内核,英雄主义、侠客精神则可视为表现形式。李白正是凭着一颗丹心、满腔热血和一副侠骨,于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正月投入到永王李璘幕下。他一口气写出十一首《永王东巡歌》以及《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伎》、《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等诗篇,自比东晋名将谢安、战国名将乐毅,希望能出任军中主帅或前敌指挥,以助朝廷“救河南”、“静胡沙”、平定“安史之乱”。孰料二月间祸起萧墙,风云突变,李璘被唐肃宗指为“反叛”而遭攻灭,李白因“附逆”获罪而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李白在往夜郎途中忽遇大赦。在长江舟中李白欣喜若狂,旋即掉转船头东下江陵,写出精神飞扬的《早发白帝城》。此时李白已经59岁,可是他理想犹在,青春依旧,侠心不改。一年后,他写出了生平最长的一首歌行——《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计830字)。诗的末尾写道:

君登凤池去,忽弃贾生才。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旆夹两山,黄河当中流。

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

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其时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的大军,溃败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史思明又攻陷洛阳。国家继续陷于动乱之中。李白忧心如焚,渴求朝廷召回他,让他尽汉初贾谊之才。他还仗着有一身好武功,而丝毫不顾及自己已届花甲之年,希望能亲赴军中冲锋陷阵。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李白仗剑跨马,风尘仆仆地赶往河南前线,试图向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李光弼请缨东征。惜乎中途病倒金陵(今江苏南京),使他抱憾不已。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十一月,李白逝世于安徽当涂,时年62岁。

注释:

[1]吴汝宾:《李白》,载《文艺》第1卷第1期、第2期,1925年1月。

[2][3]安旗:《李白纵横探》,第10页~15页,第33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参见林邦钧:《李白的纵横家思想与风格》,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5]参见葛景春:《李白与赵蕤的〈长短经〉》,载《中日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

[6]参见罗宗强:《也谈李白与〈长短经〉》,载《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猜你喜欢
任侠纵横家侠骨
重阳咏菊
茄子花
侠之高义,曲之哀伤
夜酌
典型黑帮电影的风格与文化特点比较
《左传》与战国纵横家辞令辩说的比较
苏秦“锥刺股”苦读
浅析侠义精神与墨家的联系
侠骨行江湖,踏月探迷踪
全国鬼谷子与纵横家文化研讨会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