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华钊 怡炜
摘要:高校科研管理是促进高校科学技术繁荣的保障,也是促进科研人员素质发展的根本。科研管理创新的实质是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模式,健全管理组织结构、明确机构职责,优化管理运行机制、加强服务保障平台建设,从而使科研管理从管理人转向服务人,实现高校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实现科研与学科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安徽地方大学;科研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5-0024-02
自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安徽省高校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目前,安徽省高等教育已颇具规模,发展重心也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
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标志着高等教育全面进入内涵建设的发展阶段;而开展科学研究、提高高校的学术水平、推动学科建设,则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笔者从安徽省地方大学的实际出发①,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和高校自身发展,顺应新形势下的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趋势,以科研管理理念创新为先导,探讨构建适应安徽省地方大学科研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期通过科研管理提高高校科研创新的质量、数量与效率,进而提升高校对国家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贡献度。
一、高校科研管理的本质及价值
高校科研管理本质上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管理,其根本任务是保障高校科研系统有序地运行,是高校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在这个子系统中,科研规划、组织项目申报、科研成果转化、科研评价和科研交流等各方面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序运行的整体。
高校科研管理具有独特的制度价值。依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在技术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制度创新也能实现经济增长,即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变量。大学科研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制度经济学理论在制度创新方面的见解有许多相同之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包含对思维观念、组织体制、分配制度、投入机制等要素的创新,通过组建高素质管理队伍、实施创新管理方法等进一步促进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促进科技创新与市场结合的客观需要,也是繁荣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及保障。
二、安徽地方大学科研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安徽地方大学的科研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科研力量分散,缺少长期性、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目标;科研整合程度低,使科技资源和成果难以共享;科技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不能得到强有力的投入和支持等。这种状况已不能适应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甚或成为障碍,因此,进行科研管理体系运行机构的调整迫在眉睫。
(一)科研管理组织结构不完整
在科研体制结构方面,安徽地方大学已形成校院或校系的二级管理体制。在实际运行中,二级管理部门的权力存在明显的等级性。美国学者伯恩鲍姆把引用大学组织按照职责和控制构成分为三个层次,即技术层次、管理层次和决策层次。他强调技术层次的职责包括主要教师承担教学、研究和服务;决策的职责是使人相信学校能够适应变化不定的外部压力,由董事会和校长承担;管理人员所代表的是管理层,它居于上述两个层次中间,保护教师和研究人员,并解决其技术方面的问题[1]。因此,强调以人为本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目标是以“柔性管理”手段服务于教学、科研,组织和协调技术层与决策层的联系。科研的管理结构是围绕科研管理的内容而建,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竞争的不断加剧,不同学科间的科研合作日益增多,科研组织分化、组合速度加快,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以及灵活交叉的科研管理成为新的趋势[2]。除了注重建立传统纵向管理结构模式外,更要注重建立以项目为主体的横向科研管理组织结构。
(二)科研管理人员编制匮乏
一方面,安徽地方大学管理队伍出现“高龄化”
(78%人员在35岁以上)特点(以安徽大学为例),年龄结构单一,有管理理念趋同和创新趋弱的情况。另一方面,整个队伍有低学历倾向,这很难保证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而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理论与实际的管理能力是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3]。为此,在建设科研管理人才队伍时须考虑:1.科研管理队伍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一是增加年轻且具有扎实专业知识人才参与实践管理的机会,并保持与实践丰富管理人员的有效沟通。二是对于年龄偏大的经验型人员,制定长期有效、适时的培训计划,完善更新其知识结构。2.营造良好的管理队伍氛围,加强创新团队意识的培养。大学科研管理队伍中团队意识的培养,其实质就是团队的精神建设。和谐融洽的团队气氛是培养团队创新意识的前提,这就要求为管理人才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放的国内外交流机会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力,并在群体最大智慧和力量上实现优势叠加,提高管理效益[4]。
(三)科研管理运行保障机制不完善
笔者在对安徽地方大学科研管理机构走访时发现,管理人员在管理理念上强调过程管理、控制管理,如多层级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从立项一直到结果考核有冗长的审核程序,对科研结果则是重视传统形式论文定量评价,轻视研究成果转化;在运行机制上轻视权责界定,忽视信息的有效沟通(网络平台建设不健全等),强调权力等级关系。由于高校的科研管理在管理对象上有不确定性和不便测性,故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当秉承以激励为主、控制为辅,以结果管理为主、过程管理为辅的管理理念[5]。由于高校科研管理是以提高办学和科研质量为根本之要求,因而,高校科研管理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公平合理、支持重点、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本几个方面[6]。高校科研管理运行的保障机制必须牢牢围绕管理理念和原则来进行。同时,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普遍较低,需要建立从申请立项开始到最后结束等一系列行为约束机制,保证科研结果的最大转化。
三、安徽地方大学科研管理创新的策略与路径
要实现从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的转变,高校科研管理体系运行机构必须通过科技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整合学校科技资源,推动科研队伍的迅速发展,集中学校研究力量,使学校科技工作质量持续提高,最终实现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跨越式发展。
(一)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模式
安徽地方大学科研管理在理念上必须实现从对教师及科研人员的传统管理向以知识为对象、以人为本的转变。学校科研工作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目标,以促进知识转化生产力为中心,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现代科研管理观念,从管理人事走向管理知识,在学校中营造知识共享的学术氛围。在制订科研发展战略规划、设计科研管理制度、实施科研管理计划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主导作用,采取人性化管理措施,调动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健全管理组织,明确机构职责
考虑到安徽地方大学的层次、各校学科发展水平的差别,科研组织建设方面各高校应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增设下列机构或在现有机构基础上配置相应的人员编制,完善下列职能:1.科技开发处。为了同各省、市、地区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科技合作,积极为发展区域经济服务,在科技转化、人才培养、教育、区域经济战略规划咨询等方面建立多种合作项目,有必要建立专业的科技开发处。2.科研机构管理办公室。为了争取国家资源的支持,协调组织国家级基地的申报建设,推动学科交叉,充分挖掘院系的科研资源,以及争取社会资源,服务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管理办公室。3.设立科研成果及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办公室,积极保护高校的科研成果。
(三)优化高校课题组管理机制,建立弹性的科研评价体制
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尽最大努力调动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创新的积极性。高校要本着尊重科学、鼓励创新的根本原则,结合本校实际,从目标激励、管理激励、协作激励、竞争激励、团队激励、精神奖励等方面设置全面的激励措施,适当加大奖励力度。同时,为应对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评价机制也要进行相应改革。高校需要改变以往注重定量和个人的科研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
(四)构建科研信息平台,发展科研管理创新
要大幅度提高高校科研管理的效率,必须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环境,建立科研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简化烦琐的办事手续和工作程序,保障高校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工作,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水平。
调动高校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提高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对提高国家和地方的区域创新能力,应对经济市场变化,以及实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高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的学科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整体实力的提高等有赖于高校科研创新工作的发展水平。
注释:
①笔者选取五所安徽地方大学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安徽大
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
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美]伯恩鲍姆;别敦荣等译.大学运行模式[M].青岛:中
国海洋出版社,2003:18.
[2]王清,江海宁.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对我国高校的
启示[J].煤炭经济研究,2007,(11).
[3]卢宝华等.论科研管理队伍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科
技论坛,2003,(4).
[4]马卫华等.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团队建设思考[J].华南理
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5]张远军,胡胜强.高校科研管理理念若干思考[J].陕西
行政学院学报,2009,(4).
[6]宋伟.论高校科研管理的原则[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