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小勇
摘要:“同心”思想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其实践效用早已超越了多党合作领域。思想上保持同心同德,有助于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人的现实性价值诉求,进而进行价值观念整合,促进社会和谐;目标上趋于同心同向,有助于全方位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开展工作,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宏伟目标;行动上达到同心同行,有助于拓展执政理念的社会化视野,进一步优化党的社会管理职能。
关键词:“同心”思想;实践效用;价值诉求;民族复兴;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5-0069-04
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根源于理论本身所具有的丰富而深刻的实践性;理论最大的魅力也在于其能够解决实践中的困惑、产生积极的实践效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走过了以合作、联合、团结作为内核的一个又一个历史时期,推动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不断前进。新时期,面对人的价值观念需要进行整合的现实任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社会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挑战,只有在思想上保持“同心”、在目标上熔铸“同心”、在行动上展现“同心”,才能保证集中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这些共同的事业。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1]事实上,“同心”思想的实践效用早已超越了多党合作领域,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客观现实展开实践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进行目标定向。
一、思想上同心同德——有助于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人的现实性价值诉求,进而进行价值观念整合,促进社会和谐
思想的实践效用,最终要落实到现实的人,落实到对人的现实性价值诉求的尊重和关怀上。邓小平曾说,“离开了这些具体情况和具体任务而谈人,这就不是谈现实的人而是谈抽象的人,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2]。当代中国,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进一步增强,公平成为最具现实性的价值诉求之一,如何去实现和保障公平是对党执政为民的现实要求。在经济总量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背景下,人们迫切地要求对社会主义的物质、精神和文化成果进行共享,如何建立合理有序的共享法则、保障人民的共享权利,是能否激发人们创造潜能的关键。伴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人们对和谐的感悟和领会也日渐深刻,如何实现和保障和谐也是目前最富现实性的命题之一。如果说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通过联合和团结一切进步的力量全身心致力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架构、经济实力的增强、精神文明的深化,过去遗留下来的特权观念、腐败思想、个人欲望的无节制膨胀等还难以清除出社会主导价值领域,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全方位推进过程中,消除特权、致力于公平正义,铲除腐败、实现成果共享,调节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着重从实践中落实社会主义的价值定位,已成为党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具体的引领方向,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具体的价值诉求。由此,“同心”思想符合当代客观现实最具体的实践效用就应当着眼于实现公平、倡导共享、构建和谐。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和依据。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资源的不平衡格局,出现了所谓特权阶层和强势群体,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草根阶层和弱势群体。前者一方面利用既得的资源优势对后者的利益进行倾轧,另一方面通过对制度设计的干预和影响获得更为广泛的利益空间。而后者由于利益表达和实现机制的欠缺,在利益表达和制度设计层面往往被边缘化。公平公正是对当前社会人的现实性价值诉求的具体概括,也是集中全国人民意志,在思想上同心同德,进而通向社会整体和谐进步的现实路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373人是现实社会的主体,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而不是其手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是达到共同富裕目标的第一个前提,只有消解了观念和现实中的不公平因素,以公平作为第二前提,才能全面准确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可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包含着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也包含着价值观前提。
共享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手段,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体现。我们一度在制度设计层面重视经济政策的完善,忽视社会政策的更新和提升。其产生的后果就是由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得不到积极的、及时的矫正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社会矛盾,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思想上同心同德,就要求倡导共富共享的价值理念。其落实到实践效用当中,就是要以具体的人的物质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发展权益为本,通过社会政策的良性互动,保证社会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互利互惠。这既是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有效手段,又是促进人际和谐、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途径。
就人类整体而言,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不和谐与发展失衡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也存在诸多的不和谐和发展失衡现象。摆脱困境的出路,不在于加大开发自然的力度、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也不在于单纯地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弱势者的后顾之忧,更不在于一味在物质上满足个体的需求。而是要在思想上达到同心同德,在全社会树立起和谐的价值取向,用价值理性来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和谐是节制,对自然的尊重也就是对人类的未来负责,对贪欲的节制和对理性的尊崇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起点。和谐是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营造良性的人际关系,离不开对“和而不同”的价值认知,包容是人际和谐的润滑剂。和谐是平和,从社会出发进行自我定位的同时,还需要从自身出发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经常性反省内求是解决个体理想和客观现实之间冲突的有效手段,心平气和而身心如一。在观念中丰富和完善和谐的价值内涵,并且在实践中体现和落实,不仅是运用“同心”思想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有益探索,也是对全人类解决普遍性裂变和迷失做出的独创性贡献。
二、目标上同心同向——有助于全方位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开展工作,进而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不论是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深刻批判,还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的美好设想,归根到底都着眼于人的发展的目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生产高度发展、人民生活美好、国际地位提升,更重要的是在人的发展上无限地接近马克思所预想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抛弃了这一崇高的目标作指引,任何关于未来目标的预设都没有从根本上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价值的真谛。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进步和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但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所以,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人的价值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3]目标上同心同向,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将人的发展置放到现实的社会发展当中,还要将人的发展作为价值理想与社会发展的未来设计密切联系起来。人的发展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价值指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依然要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最根本的价值信念,不懈地去追求、无限地去接近,不断开拓人的发展的新境界。“同心”思想的先进性也正是体现于对人的发展性价值目标的尊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次对历史荣耀的回归之旅。“19世纪之前,中国比欧洲或亚洲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大。从5世纪到14世纪,它较早发展起来的技术和以精英为基础的统治所创造的收入都要高于欧洲的水平。14世纪以后,虽然欧洲的人均收入慢慢地超过了中国,但是中国的人口增长更快。1820年时,中国的GDP比西欧和其衍生国的总和还要高出将近30%。”[4]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由于内部的动荡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打断了中国正常的现代化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让民族复兴呈现出光明前景。如果说,在经济力量对比上的复兴意味着一种历史回归,那么,在人的发展上的复兴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超越——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价值理想不断实现的过程,全民族对伟大复兴同心同向的目标设定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追求和接近。这是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一切思想精华的继承,更是在理论的境界创新和实践的价值超越。
“同心”思想在目标设定上的先进性来源于其在广泛吸纳各种思想精华的同时又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之相应,在民族复兴历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不断的实践接近使其具有了深刻性的实践效用。唯物史观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关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观——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通过社会变革来创造历史进而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推动社会进步。“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目标上同心同向,就需要运用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将人的发展具象为以人的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为本,充分肯定人在促进社会变革、推动历史进步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将“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6]作为最终价值追求。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同心”思想的先进性表现为一贯奉行的和平发展战略,不仅为本民族的发展提供了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空契机,也为世界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在新时期的发展和提升。中华民族复兴是一次伟大使命与实践运动密切结合的历史进程,在目标上保持同心同向,是推进这一进程的重要保证,进而发挥其思想意识的能动作用,在实践中推动全方位复兴的早日实现。
三、行动上同心同行——有助于拓展执政理念的社会化视野,进一步优化党的社会管理职能
“同心”思想在价值观念整合和未来目标推进方面的实践效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了“同心”思想的理论魅力。全面理解“同心”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更需要我们拓展社会化视野,将“同心”之树根植于群众、培育于社会,通过“接地气”来彰显“同心”思想的伟力。行动上同心同行,就要求我们着力于具有“时代化”的具体细节,综合运用多种力量、整合各种资源,优化党的社会管理职能。
信息时代的来临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讯和便捷的信息服务,但也给社会管理领域带来了双重挑战。一方面,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碎片化”信息泥沙俱下,令人难定取舍、难辨主次。各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背离的信息就会顺势扯旗、一路招摇。不明真相的干部群众也会认“丑”作“美”,甚至引以为“时尚”、“给力”、“前卫”。另一方面,与信息“碎片化”相伴随着的网络媒介“点对点”传播的特点,也让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意识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趋于多样化。信息“碎片化”需要收集、提炼,趋向积极、形成主流;与之相应,网络媒介的传播特点需要强力推手来批判恶俗、弘扬先进。在这一领域,“同心”思想拥有无与伦比的引领优势和凝聚力量。行动上同心同行,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集中力量和智慧,将“碎片化”信息进行优化组织,同时将新兴媒体打造为趋向核心价值观的“领头雁”和统一思想的主阵地,因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支撑。社会管理的创造性需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同心”思想对社会管理的指导价值就在于其站在制高点上掌控社会价值观的核心取向,在“碎片化”当中精炼出核心和主导;在个性化凸显的时代不断增强人们的全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在行动上同心同行,有助于在最大范围内收集、提炼“碎片化”信息,能动地加工、凝练,使之耦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打造“同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仍未完成,伴随着社会阶层结构的发展变化,新的利益群体和社会组织大量涌现,统一战线的内部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成员的数量、规模、职业类型大幅增加,知识层次、整体素质均有提升,社会群体“多元化”特征日益凸显。如果不了解社会成员构成情况的发展变化态势,就无法准确把握社会管理的工作策略和工作方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就要求我们拓展统战工作的社会化视野,将其纳入到全方位社会管理职能当中。“同心”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及时地指导我们,要用工作的静态还原理论的静态、用工作的动态地把握社会的动态。实践中,“同心”取向要求我们要根据社会成员的观念特征、行为特征和情感特征,进行科学分类,有针对性地推进理念覆盖、活动覆盖与情感覆盖,不断扩大统战实效的“同心圆”,用“心”去延伸统战的工作手臂,把更多“体制外”人群团结在党的周围。因此,行动上同心同行,有助于我们了解、关注“多元化”社会群体,用“心”去联合,使之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从而扩大“同心”的探照度和覆盖面。
雷锋精神是一种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其永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是中国无产阶级向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提交的一份合格答卷。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也在不断涌现新时代的楷模和英雄人物。但是,在人们心中,像雷锋那样尽善尽美的人物典型越来越少,代表性越来越弱,影响力的“半衰期”不断衰减,甚至于还不如那些所谓的“吸金大王”受人崇拜。究其原因,不仅与转型期社会心理的变迁密切相关,还与社会机制不完善有关。“礼失求诸野”。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应当发挥“同心”思想理论指导与实践推进相结合的优势,在注重从上层人物中发掘“雷锋式”典型的同时,更要按照“同心”全覆盖的原则,在广大的干部群众当中,发掘像雷锋那样在平凡中见伟大的典型,树立、弘扬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逐步建立完善合理的补偿、关怀和引导机制,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影响,逐步培育社会成员的楷模认同和英雄崇拜,形成干部群众争相传递楷模“接力棒”的局面,从而使雷锋精神在现时代产生无限的可复制性和可传承性。让楷模与群众“同心”,让英雄与群众“同行”,也就实现了让群众与党“同心同行”,进而也就实现了“同心”思想实践效用的社会化和大众化。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举行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1-01-31(1).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1.
[3]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5.
[4]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9.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3.
责任编辑:周潞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