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翻
【摘要】郭沫若老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课堂是老师的生命力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去品味科学,我们要用技巧引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空间——理想的课堂。
【关键词】课程改革;求知欲;理想课堂;兴趣;理论联系实际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于此就如何开展理想的科学课堂教学,请允许我提出几点粗陋的见解:
一、发掘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发掘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技巧,还要促进学生的智力、意志、情感的发展。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注意发掘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他们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例如:在有关“磁铁”的教学中学生对磁铁能吸铁感到很新奇,特别对隔着木板都能把铁吸住很感兴趣。于是就让学生去想:这个特性可以应用到那些方面?经过引导和辅导,学生就发明了加装在玻璃黑板上方便挂图的“黑板挂图磁块导轨”。
又如:在有关“凸透镜成像”中,先提问:“照相机为什么能拍照”?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然后再介绍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教学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成像规律,并应用于实际之中。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的实例,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而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创设的情境必须具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情境中要充满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以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对话表演,操作实验,多媒体投影等形式出现,然后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测,交流,质疑,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如:光和颜色中,我们可以先提问,你见过雨后的彩虹吗?彩虹为什么会是五颜六色的吗?他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进行光的色散实验来解释光的七种颜色及彩虹的形成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并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再如,光的折射,我们可以行提出你见过放在水中的筷子弯了的情况吗?真的弯了吗?那么为什么看见去弯了呢?
三、继承前人知识,鼓励学生质疑
真理的相对性,知识的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观存在的。前人思维的结果会因为当时历史环境的束缚而不适应现代的今天。让学生以审察的态度去认识前人总结的知识,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发现不足,去大胆质疑,这是成功地实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基础。但是这种质疑不是对前人的思维结果简单的粗暴的否认,而是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科学方法,现代的眼光,更深更广地认识前人发现的真理,前人总结的知识。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就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有进一步探索真理和发现真理的需求。就能塑造出敢于探索真理、勇于献身真理的品格。就容易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发挥自己的创新性行动。就能进而达到发挥自己创新能力的结果。
例如:功的原理中,书本上告诉我们利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等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一定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我们可以大胆让学生质疑:真的如此吗?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摩擦,总是存在的,分析得出,不仅不能省功,事实上还是费功的。
四、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体验
科学课堂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科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我们的科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例如:有关电学中家庭电路的知识,我们可以先从:“若你家新建了一间房子,此时需要安装电线及插座等,你的家长让你去帮忙安装,你会吗?”“你想知道该如何去安装吗?”这些问题入手,把知识生活化,使学生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乐于、主动去学习这些知识,这将起到很好的效果。
五、发挥主动性,鼓励自主、合作学习
以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自然科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因此,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在如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因此,理想的科学课堂应该让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活动中来,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理想。
总之,本人认为理想的科学课堂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活动中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体验学习的乐趣,大胆假设,勇于质疑,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真正成功有效,理想的课堂——学生自由,民主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