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旋 谭宏
[摘要]工业园区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经济形式,现阶段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地方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尤为突出。目前,我国存在着东部地区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中西部工业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地位日渐重要,但也存在着很多发展障碍。通过分析,提出了一些有益对策,使得中西部工业园区更好地把握此次的发展机遇,推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工业园区;区域经济;中西部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053-02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企业用工土地,资金、环保和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国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及外资企业向内陆地区转移。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园区作为一种享受海关特殊税收优惠和其他国家政策优惠的工业经济形式,在较短时间内,已成为吸引产业转移的主战场。为了吸引外资企业,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还提供了其他各种各样的优惠条件。大量的东部内迁企业进驻中西部工业园区,大大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改进了当地的民生与就业,改善了城市建设水平。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中西部园区经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规模和格局,
1中西部工业园区面临的障碍和挑战
1.1承接产业转移的土地资源不足
在土地利用方面,由于规划不够科学,在土地利用布局上缺乏明确的产业布局指导和产业配套措施,各园区开发机构直接可利用的存量土地不多,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困难,用地紧张成为工业园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另外,部分园区项目用地多占少用,办公、绿化用地偏多,用于标准化厂房建设用地偏少。此外,由于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地价增长很快,很多企业因为无法承受过高的出让底价,而不敢参加土地竞拍。随着国家土地清理整顿的宏观政策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发后,中西部地区各级政府依法管地用地和节约集约用地及农民土地维权的意识都有显著提高,征地更加困难。
1.2承接产业转移面临资金紧张
在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先期投入巨大的资金要用于前期征地拆迁补偿、场地平整及基础设施建设,而从投入到最终完成吸引企业来园区投资、上缴利税等资金回流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问题,园区先期的投入完全要靠地方政府自筹资金解决,存在较大的缺口。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园区内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着经营压力和融资困难。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现象严重,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资金。部分园区中小企业通过抵押、担保等手段从小额贷款公司获得贷款,但也承担沉重的利息负担。
1.3产业转移劳动力供给紧张
尚未完成“腾笼换鸟”、产业升级的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对劳动力需求非常旺盛,采取了多种方式,例如提供路费、包吃住、增加工资奖金等方式吸引返乡的劳工再次回流。据湖北省就业局统计,2011年三四月份,湖北省用工缺口达到50万~60万人。在四川成都,为满足富士康工厂生产需求,当地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摊派用工指标给各个区县,用工紧缺程度可见一斑。虽然中西部工业园区普遍重视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都能达到“六通一平”甚至“七通一平”。但是与产业转移相配套的员工生活设施却建设不足,如网吧、宿舍、大型超市、饭店、运动场地等配套生活设施。同时,园区普遍缺乏良好的职业培训机制,例如为当地失地农民工提供职业培训的劳动保障制度,为园区内职工提供岗位技能培训的职业教育体系等。
1.4环保配套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西部部分工业园区由于建设较早,分布较为松散,给环境规划带来困难。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有的园区没有建设统一的污水处理、集中供热、供气、固体废物处置场等基础设施,园区内一个企业一个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废渣随意堆存。由于资金有限,新建的工业园区往往减少在污水处理、雨污分流、排污等公共环保设施方面的投入,遇到突发事件,易引起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有的园区引进了高污染风险企业,其科技水平比较低,造成污染物种类较多,排放量大。还有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引进产值较大的工业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未能充分履行环评制度。
1.5园区缺乏产业链支持能力和品牌意识,招商难度大
中西部部分工业园区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设计,在布局和建设上存在盲目性,导致主导产业链配套企业不足,达不到产业聚集的要求。产业聚集使各种生产要素充分流动,极大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对引进大型生产型企业具备强大的吸引力。某些地方政府对工业园区品牌建设意识淡薄,认为品牌建设是企业的事情,吸引投资最重要。有的园区内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第三产业,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较少,严重制约了整个工业园区品牌的建设。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在园区建设之初,就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坚持走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带来了良好的效益。目前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60%,创造了全国约3%的IT产值和16%的IC产值。随着中西部省份的优惠政策和各个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硬件设施的趋同化,缺乏品牌效应,将使得园区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2加快中西部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2.1园区开发建设要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特色,改善投资软硬件环境工业园区要紧密围绕建设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高起点制订好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一要发展一批适应本地区独具特色生态环境优势、前景较好、产业升级趋势明显的项目,完善人才、科技、信息等支撑体系。通过调整规划产业布局和激励政策引导,建设一批精品园区和示范园区。二要采用多种渠道解决园区和企业的融资困难,在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地方中小银行支持园区建设。通过园区开发经营主体多元化,引入民营资本投资。三要完善园区服务和保障功能,搞好职工宿舍楼、餐厅、超市等小区生活配套措施,完善公交线路,为劳动力入园区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四要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减少入区企业办事程序,实行“首问负责制”,提高服务效率。
2.2突破土地瓶颈,提高用地效益
突破土地瓶颈,首先在于盘活企业存量土地资源,充分利用闲置用地,同时促使企业建设标准化厂房或租赁厂房,或在现有土地上增加投资或引进新的投资项目。其次,对部分企业占而未用的土地进行清理和整顿,提高土地容积率,能建多层厂房的避免建设单层厂房,重点引进投资密度大、占地面积小的企业。最后,可争取更多省市国土部门的政策支持,获得更多的用地指标。
2.3打造一流园区品牌,引领园区产业发展
工业园区品牌不同于产品品牌,是指工业园区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具有竞争优势突出的核心产业链条,能够引导产业聚集和技术进步,发展高效低碳的增长路径,最终形成园区在区域经济和市场竞争中的明显优势。品牌是一个园区综合实力的象征,是园区内在企业文化的有效延伸和展现。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出,走符合中西部地区特色的品牌建设之路,努力实现品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到沿海经济发达企业聚集地区加大对本地区工业园区的宣传,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做文章,做好园区优势项目的研究与推广。其次,注重培育园区中的品牌企业和核心产业,带动和促进园区内相关产业企业的发展,吸引上下游企业入区为其配套。最后,要做好示范工业园区建设。对当地发展较好的工业园区,尤其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对待,积聚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打造工业园区品牌的大发展。
2.4创建生态型工业园区,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工业园区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关乎招商引资的大事。规划环境评估是指导园区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规划环评中应明确园区产业结构、发展规模和方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指标、污染控制要求以及优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环保基础设施可实施集中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地搞好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集中供气、集中固体废物等集中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出现严重污染事故的企业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园区和企业的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环境管理体系、园区规划、园区废物交换系统以及园区的生态信息网络等。
2.5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供应链
中西部工业园区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人力资源服务水平不高,大大影响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和园区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在如今信息传播迅速、人才流动量大的环境下,园区要想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仅靠本地的人才市场等一两家人力资源供应商远远不够。园区管理机构一方面可以与相邻的中西部省份的人力资源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由这些供应商推荐务工者或提供专业人才信息;另一方面,加快校企合作步伐,与建立相关专业的中职、高职院校合作,定期输送专业学生实习学生,并择优录用。最后,规模较大的园区可以建立职工培训学校和园区职业学院,实行工学一体教学和为项目落户、快速投产提供充分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冯军奇,关万里鄙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1)
[2]蒋义括敝厍焓泄ひ翟扒建设思路与对策分析[J].决策导刊,2010(11)
[3]陈旋,郭跃被粉堆艉生态经济区工业园区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J].理论导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