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摘要】媒体对“民工荒”“保姆荒”等现象的报道,让处在农村和城市两种文化夹缝中的“边缘人”——外出务工人员,再次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主角。本文分析“用工荒”新闻报道中的媒介框架、媒介权力以及社会关系之间是如何结合的,并分析两种报纸所表现出的主题框架、框架论点、形象框架等的不同。
【关键词】用工荒;媒介呈现;新闻框架
近些年,由于用人机制不健全、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沿海地区、中心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用工紧张现象,甚至一些劳务输出大省和某些中部省份也开始喊“渴”。一时间,“用工荒”报道热潮风生水起,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本文选择2010年8月1日——2011年4月1日间《人民日报》和《广州日报》两份报纸为样本,分析《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在“用工荒”报道中,其报道类型、主要消息来源、报道议题的分配情况以及所采用的框架和手段。
一、《人民日报》、《广州日报》对“用工荒”的报道
新闻传媒在社会发展、社会表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人民网报刊检索系统和广州日报报刊检索系统,分别输入“用工荒”“民工荒”“保姆荒”等关键词全文搜索,通过仔细甄别,分别得到32篇、65篇报道。
细读有关报道,两家媒体主要选择了解读国家决策、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心态、返乡不归的两难以及外出务工者的带来社会问题等主要议题。这些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出务工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为主力军的同时,也透露出社会对外出务工者的偏见和歧视。媒体在关注务工者的同时,也开始积极探索如何缓解“用工荒”。
经过深入梳理,两份报纸独特的媒介定位带来的报道框架的差异,使媒体在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在发挥自身优势、表现独特个性、照顾不同层面受众多元接受心理的自觉意识。对这些媒体报道框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家媒体对“用工荒”这一社会问题的报道呈现出多元化视角。
二、《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用工荒”报道对比
1、报道方式不同
《人民日报》的报道主要以消息为主,而通讯、特写的运用则相对较少,深度报道缺乏,有些深度报道更多是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广州日报》的报道样式比较丰富,除了消息外,包括对就业政策环境、发展趋势、“用工荒”预防机制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分析。
2、对“用工荒”的关注度不同
在“用工荒”为期8 个月的样本中,《人民日报》与《广州日报》在报道数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广州日报》的报道数量是《人民日报》的2倍还多。由此可见,用工大省的广东,对于“用工荒”带来的困难有更深切的体会,体现出了强烈的地域接近性。
3、新闻来源比重和记者采访对象比重不同
《人民日报》的官方消息成为新闻报道中最主要的新闻源,政府官员往往成为主要采访对象。《广州日报》除了有官方消息外,大多都做了平衡报道,即在采访某个问题时,既有用工企业、政府部门、官员的身影,也有普通务工者自己的“声音”。
4、“用工荒”归因及应对策略不同
《人民日报》认为“用工荒”是周期复发的短期现象,在其报道中将“用工荒”出现的原因更多归于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待遇以及工作环境不尽人意等方面,涨薪以及改善用工环境成为其认可的主要应对之策。《广州日报》认为“用工荒”是“结构荒”,并将成为常态(2011年2月14日的《结构性“用工荒”将成为常态》),除了有产业结构、用工环境不合理的原因阐述外,还有新生代务工者的心理原因(2011年2月23日《90后农民工不愿一辈子打工》)、务工者家乡就業条件的好转、中部地区的“挖人”等综合原因的探讨,而对于如何缓解用工荒,《广州日报》的报道中提出了涨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多渠道招人(2011年2月13日《“再招不到就去东南亚招”》)、“情感留人”(2011年2月17日《招人要舍得真金白银留留人更需“投资感情”》)等多拳重出,达到缓解“用工荒”的目的。
5、内容取舍不同
围绕同一议题,媒体可以发现并报道一系列的新闻事实,因而,通过对新闻报道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媒体往往可以强化或减弱某些议题的影响力。《人民日报》报道议题大多聚焦于国家公共政策、良好的就业务工环境等内容;《广州日报》除了政府政策这些议题外,务工者的从业心态、用工荒带来的问题等议题也成为报道的主要方面。《人民日报》对议题的选择弱化了“用工荒”问题的影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国家有能力、有把握解决好这一问题的“媒介事实”;《广州日报》多元化的媒介议题不仅满足了政府的需要,也增加了市场对媒介的控制力,对“他乡人”的报道也使得公众对这一问题严重程度有了真切的感知。
6、新生代务工者的呈现不同
《人民日报》在报道中,新生代务工者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群体,“他们不仅希望在城市找到稳定的工作岗位和住所,还能找到长期发展的归宿,不再成为无根的漂泊一族”(《人民日报》2011 年2 月28 日社会版《他们也是城市的主人》),同时他们也是响应国家号召,自主创业、到基层工作的典型代表。《广州日报》呈现的新生代务工者形象,样本中用富有广州特色的方言“揾工”一词,他们是最看重发展前途,重视人格尊严,对生活待遇也有一定追求的形象,但不如其他务工者肯吃苦,主要表现为“不好管理”“加班三倍工资都不去”(企业语)。
三、新闻媒体对“用工荒”的报道策略
1、新闻框架策略
社会学家考夫曼在1974年出版的《框架分析》一书中,将框架定义为“个人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与主观过程”。强调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依据,人们藉由框架整合讯息、了解事实,其形成与存在均无可避免。也就是说,媒体通过选择新闻事实、加工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事实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了议题的框架化。通过议程的框架化,媒体较为有效地影响了受众对相关议题的认知程度。
《人民日报》的政治框架,始终把国家政策、政府要员的声音的解读与传播,作为其报道的主要框架,“国家安稳,人民和谐”是其新闻报道的出发点。“用工荒”报道只是对暂时现象的解读,不仅透露出《人民日报》对国家形象的维护,也是《人民日报》大力践行党报理论所做的一种解读。
《广州日报》,在大量传播信息外,同样要遵守报道的底线,一是政府消息源的使用和相关部门政策的解读,不仅构建了政府良好的形象,也使其在政治框架内运行。
2、平衡报道策略
传媒总是自觉地按照目标受众的信息需求、价值观、审美观来选择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 作为非目标受众的群体即便能够平等地拥有传播媒介,也未必能平等地使用媒介所提供的服务。担任纽约时报总编辑17年的艾布·罗森绍,被认为是历任总编辑对新闻政策阐释最为投入的一位,不断以备忘录方式提示他“应无畏无惧,不偏不倚,并无分党派、地域,或任何特殊利益”的新闻政策。他认为,对于一桩受爭议的新闻中涉及到许多关系人时,则所有关系人的观点都应予以报道。
在我国,随着新闻媒体竞争的出现,新闻报道开始追求平衡,特别是在新闻专业主义引入中国后,客观、平衡的报道也成为我国媒体工作者的从业准则。平衡报道的要求之一就是采访事件双方当事人,但“用工荒”问题的出现是复杂的,它不仅仅与国家相关政策、地方就业市场、当地人口承载力等相关,也与每一个工作者密不可分。
两份报纸都采用了平衡报道策略,《人民日报》采用了一些“图解”,实现了平衡报道。但具体到每篇新闻,《广州日报》的报道策略更佳,多方的信息源不仅增加了可读性和可信度,同时也更能接近社会现实。
3、强议题设置策略
两份报纸对于“用工荒”问题的报道是一个议程设置的过程。按照“议程设置”的基本理论, 媒体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中介,在向受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通过媒体呈现方式建构着人们的认知与态度。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大众媒介能够赋予某些公众议题、公民个体、组织和社会运动以地位。当一个人或某种社会政策在媒介上经常受到称赞时,他们的社会地位也会上升。拉氏指出,受众无疑都同意这样一种循环论证的看法,“如果你真的很重要,你将成为大众媒介的焦点;如果你已经是媒介的焦点,那么你一定是重要的。”
“用工荒”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与每个社会人息息相关,媒体通过广泛的报道,不仅能引起社会的关注,更能使个人在媒体报道中寻找共鸣。通过强议程设置,媒体建构了个人与社会的认知,同时也通过营造出来的媒介现实,引起政府对“用工荒”问题的解决。《人民日报》对“用工荒”问题的报道,将“用工荒”这一社会事实呈现给大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参考文献
①张鹏,《农民工形象再现与传媒建构》[D].苏州大学学位论文,2006
②田秋生,《市场化生存的党报新闻生产——〈广州日报〉个案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③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10)
(作者单位:莆田电视台社教部)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