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式教研视导”在生物教研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2-04-29 00:44:03吴海燕
中学生物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视导菜单教研

吴海燕

1、“菜单式教研视导”提出的背景

教研视导是指特定教育专业人员,针对学校或教师之教学措施进行系统性的视察与辅导,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包括:听取学校教学工作情况汇报;听课;查看教师的教学案、教学计划、集体备课记录、作业批改等资料;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交流研讨;交换意见等环节。传统的教研视导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教研模式,存在问题如教研指导工作重心下移不够,服务基层还不够深入、针对性不强;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指导上欠力度,学科青年骨干教师青黄不接等。

为更好地发挥教研部门服务教学、指导教学的功能,近期,连云港市新浦区教研室积极改进教研工作方式,在增强教研实效上做研究,“菜单式教研视导”是能充分发挥教研室“研究、指导、服务、管理”职能作用的一种教研模式。所谓“菜单式教研视导”,就是学科教研员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从教学一线中调研、搜集整理该学科急需探讨解决的实际教学问题(包括学案、教案的设计,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作业的精选等所有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教研员的梳理、分类制成若干“菜单”。由基层学校教师根据自身短板需要“点菜”,学校向教研室发出邀请,然后教研室带着“丰富的美味佳肴”进入该校,有需求性地进行教研活动。

“菜单式教研视导”活动开展以来,教研室各学科视导小分队进入全区19所学校。一线教师们普遍反映“菜单式教研服务时新、实用,能够满足学校教师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的需求,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教研热情”。笔者也觉得“菜单式教研视导”较好地完成了预设的教研目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仅促使学校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学现状,加强教学管理,又能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教研效率,又促进教研员自身加强业务学习、增强问题研究能力。

2、“菜单式教研视导”高效实施的保证策略

2.1依据基层需求研制“菜单”

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通过广泛的教学情况调查研究,向学校教师发放菜单服务征集单,了解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问题以及专业发展的需求。研制提供选择性强、贴近教学实际的教研“菜单”。教研室将具有针对性、普遍性的教学专题,以“菜单”形式印发给学校每位教师,由学校或教师、学科组根据“菜单”点菜。

例如,生物学科“菜单”有如何实现初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衔接;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学案编制有何讲究;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能不流于形式;怎样增强试卷讲评的有效性;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能力;教学如何进行有效讲解;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深度缺乏等问题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如何突破如光合作用、血液循环等。

2.2依据服务主题优选“厨师”

学科成立教研核心组,由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等组成。教研员引领教研核心组成员面对提炼的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搜寻、调整教学方法和途径,学习借鉴一些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形成服务教案,制成美味可口的佳肴。

教研核心组成员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必须在全面把握学科课程标准,掌握课改背景下的学科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明确课改发展方向。在新理念和新要求的指导下,熟悉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听课、评课要求,提高教研指导的实效。依据所到基层学校的服务主题优选“厨师”,组建视导小分队。

2.3依据服务菜单骨干“下厨”

视导小分队进入基层学校采取“一听二评三导”的视导形式,随堂听取学科常态课,或由视导小分队成员和学科教师进行同课异构教学,课后视导小分队成员与学科教师面对面就教材疏通、教法研究、学法指导以及教学困惑进行互动式的评课交流,再就视导主题进行培训指导。

如“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突破策略”问题,视导组给出的建议是做好课前和课堂工作。

(1)课前:①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②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③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和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不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教案。

(2)课堂:①保证时间,进行引导。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边听、边思考、边记忆、边消化吸收。如对于“光合作用”先从对光合作用的研究案例分析入手,让学生了解有诸多的科学工作者对光合作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分别取得了哪些成果。再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从实验中观察,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等。②直观教学,优化教学手段,深奥知识通俗化。直观性教学手段,除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以外,主要是具体的实物、教具、模型、图片、图表、音像教材以及模拟和现场的实验、体验等。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先让学生自己做深吸气和深呼气的动作,感受并体验隔顶位置的变化情况以及胸廓容积的变化情况。再利用多媒体动画进行演示,教学效果显著。如“被子植物开花后的受精过程”利用多媒体动画就能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因此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就变得比较容易些。③分解难点,化繁为简。教师可以设计系列化问题,帮助学生将中断的思维连接起来。每一个问题都是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的。当学生将简单的问题连接起来时,复杂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难点也就被突破了。如针对“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设计的系列问题有: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什么?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有什么结构?有什么功能?动脉的功能是什么?主动脉的血液向何处输送?血液在何处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什么叫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血液会流向何处?静脉有何功能?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有哪些?你能否根据上面的回答描述血液是怎样在心脏和血管中流动的?这样的流动有何意义?再将体循环和肺循环用Flash动画课件演示,再将整个循环演示循序渐进,依次显示,学生思路就比较清晰了。

如:“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视导组给出的建议是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教师要具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掌握学生主体活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

(1)分析学情,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确定教确定教学目标,精心编制学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善于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活动过程的设计。①设计活动目标。活动目标要与教材、要与学生和谐贴切。②设计提供活动的条件。如活动材料及工具的提供,活动氛围的渲染和创设,活动空间的布置,活动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的程度等。③设计活动形式。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整班集体学习。活动类型有:操作活动,研讨活动,交流活动,实验活动,游戏活动,竞赛活动等。④设计活动过程。设计达到活动目标,且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有序过程。

在活动展开时,教师要注意处理的3个环节:①活动的激活,即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及进行活动的可能,主要是激活学生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以及兴趣、情感的激发。②按照解决问题的方向,把活动目标分解成若干问题,同时要充分估计学生解决问题中困难和如何提供适时而适度的帮助。③活动的反馈,给予学生充分发表活动体验及解决疑难问题的机会,这样既可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需要,使之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反馈交流中进一步激活解决疑难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钻研性,从参与的角度提高学生主体活动和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

(2)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自始至终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将教科书上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①创设思维情境、活动情境,善于使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张扬个性。②组织对话交流,让学生想说、敢说、能说,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③组织学生活动,探究、体验、合作与交流等活动是教学的基本形式。④尊重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性,不搞绝对平均发展。⑤多元化促进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关注个别差异的评价;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动态的眼光进行评价;允许学生参与评价。实施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体现生命价值的时空,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

如“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视导组给出的建议是:(1)教学目标预设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精心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它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课堂实施的有效性。一是教学层次清晰明了,让学生掌握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二是合理的安排和运用时间,将课堂导入、学生活动等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所用时间合理安排,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正确、合理地调控课堂教学节奏的变化,有效掌握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密度,从而做到有效教学。(3)。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活动中学知识,在活动中用知识,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温故知新,同时激发学习热情。(4)教师评价的有效性。要重视将教师评价作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如“如何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有效问题的设计”问题视导组给出如下建议:(1)有效教学问题必须要与教学的主题内容息息相关。在设计教学问题时,应紧密围绕教学目的、任务来进行,不能是随意的,要设计好问题的内容、问题的方式。(2)有效教学问题必须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教师在教学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材料,学生才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才愿意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3)有效教学问题必须有利于巩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题目的设计要有层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和不同层次的分析能力。(4)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反馈,准确进行评价。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弄清学生对问题的解答以及回答所存在的问题等,以便及时控制和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

采用“全科大型视导和菜单式视导”相穿插、相结合的办法,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一个一个问题地抓落实,注重总结反思,关注细节、关注基础、关注学生,增强了视导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猜你喜欢
视导菜单教研
以视促行,以导提质
——幼儿园内部视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中小学视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读与写(2020年21期)2020-11-24 18:12:58
中国新年菜单
本月菜单
美食堂(2017年1期)2017-01-13 01:37:42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术界(2016年10期)2016-11-10 07:29:28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中学实验教学视导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一个“公海龟”的求偶菜单
鸭绿江(2013年10期)2013-03-11 19:41:55
协商式视导:教学视导的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