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理解、尊重是师德的根本

2012-04-29 00:44李晓萍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2年6期
关键词:犯错误闪光点错误

李晓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时刻记住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这句话足以让我们反省。是啊,教师也有儿时,难道我们小时候就从未说过错话、做过错事?假若如此,那世间就没有小孩子,个个都成圣人了。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就是一种不断试误的过程,人的一生不也是从一个个错误走向正确的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是这些年幼无知的孩子。只有牢牢记住我们也曾是个孩子,才能理解学生,理解他们为什么会犯错误,为什么屡教不改?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孩子,是年幼、自我控制、约束能力差的孩子,不能按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是正常的。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对学生做到宽容、理解、尊重,这是任何学生都渴望得到的。教师学会了宽容、理解和尊重,也就是找到了与学生交流和沟通的钥匙,不仅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学会宽容呢?

宽容是一种艺术,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教育的润滑剂,宽容是教育的成功之道。教师的宽容,像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气氛比起疾风骤雨更见效。它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创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无拘无束,更好地发挥创造力。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当然,宽容并不等于放纵不管、放任自流;宽容是“慈中有严”,“严中有慈”,她讲究的是教育的一种艺术。这就需要把握一个度,需要教师用敏锐的眼光去审视学生在课堂上“恶作剧”的表象下,是否真正渴求知识。

理解是教育的基石。理解了学生,学生才会亲近你,信任你,如此就架起了师生间美妙的沟通桥梁。教育中理解同样万岁。

理解了学生,就会尊重、宽容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给他们改正的机会,这样就减少了“屡教不改”的现象,也不会出现体罚、心罚等教育的恶习,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更有利于教育工作。理解学生的同时,教师还要抛弃“君临天下”的师道尊严,不要见到学生犯错就恼火、发怒,要知道教师的威信并不是建立在对学生的处罚上,而是建立在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和爱护上。古语说,“有容乃大”。教师要有能纳百川的胸怀,宽容学生的过错、原谅他们的无知,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错误就不会有成功。对于教育,重要的不是得出正确的结果,而是在于走向正确的那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最有价值、最值得回味、最能使人幸福的。所以,应该给学生一个犯错误的空间,并充分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相信他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解决问题。

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老师完全可以宽容、谅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发现错误并自己改正错误。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然而,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我想我们都将会看到另一种情景,一种让人喜悦的情景!学生犯错这是普遍的,教育中我们会见到许许多多这样的事。这时,只有心平气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温情的话来感化他们,用宽容来接纳他们。因为学生对老师的每句话都很在乎,也许一句赞扬的话可以激励一个学生的一生;而你的一句恶语,也可能会给一个孩子蒙上一辈子的阴影。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学会宽容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才能得到学生对你的真正喜爱与敬畏。当我们的老师理解了学生,学会了宽容,付出了爱心,那么我们也将享受教育中点点滴滴的快乐和幸福,让我们的教育更充满人性化,永远飘散着生命的芬芳。

猜你喜欢
犯错误闪光点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智珠二则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吸取教育 少犯错误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犯错误找家长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