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茂
《水浒传》中作者描述了林冲由一个安分守己、乐知天命的朝廷武官,发展为投奔梁山“落草为‘寇”的起义英雄的全过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其中最精彩的片断之一,作者置林冲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以高超的艺术手法,表现了林冲性格的决定性转变。并最终走上了反叛的道路,因而这一回是整个故事关键性的环节。
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在官军中颇有头脸。又有着一个和睦之家,再加上林冲一惯委曲求全,可以说他不可能落草为寇。然而就因他妻子年轻貌美,一个偶然的机会被高衙内看中,于是残酷的迫害接踵而至,一连串的阴谋把唯唯诺诺只求苟安的林冲逼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在刺配沧州的途中虽两次险些死于非命,但他并没有觉醒和反抗的意识。
几经辗转来到草料场,他的心情很平静,准备长期住下,并没有丝毫的非份之想。直到林冲在庙里听到仇人的对话,才幡然醒悟到自己已被逼上了绝路,最后的幻想也彻底破灭。终于拔刀而起,杀仇解气,完成了思想性格上的本质性转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林冲故事中的一个精彩片断,这一段的情节把心理描写与叙事高度融合,描绘出了一个活生生的林冲。通过林冲这个封建官吏的遭遇抨击了北宋末年残酷的社会现实,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阴险与凶残,歌颂了不堪凌辱的人们对封建统治者的反抗,从而显示了作品的历史进步性。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高超的艺术形式,从人物的阶级意识去表现人物思想的复杂变化,用人物的语言行动来揭示性格和命运的演变。在作者笔下,林冲的出身,教养和沦为囚徒前的地位,养成了他安分守己性格;而另一方面,林冲武艺超群,又好结交绿林豪杰,受到被压迫者的勇而好义,扶危济贫等品质的熏陶,他又富有可贵的正义感和明确的是非观。这两方面交织成林冲的复杂性格,使他既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又屡遭迫害、在走投无路的生死关头,终于采取了暴力手段,走上了斗争的道路。“逼”得越紧,“反”得越烈,作者准确地把握了林冲性格的矛盾,对他的思想变化作了入情入理的揭示,作为受尽欺凌和迫害的朝廷武官,林冲的形象无疑具有典型意义。
小说三次写到大风雪,都是为了推进主人公性格的转变。第一次写林冲去到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已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暗示了林冲当时的孤冷心境。第二次写他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第三次写沽酒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了平静后面的紧张,写出了林冲在大风雪中的身世之悲,这是揉合了人物生活感受的景物描写。
林冲在走上反抗道路之前的安分守己的性格、心理活动,是通过情节进展中一系列的行动来表现的,书中这样写到: “林冲来到草料场以后,开始了新的生活,他的心是平静的,他看见草厅,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他想到:“这屋如何过得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林冲打算长期住在这里,没有丝毫的非分之想。他在打酒的途中,进古庙、顶礼膜拜,希求“神明庇祐”,直到这时他仍然不放弃挣扎回去的一丝渺茫希望。这种心理是多么的安分守己。打酒回去,看见那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第一个反映是“怎的好?”他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续烧起来“便仔细检查,考虑待到明天再作理会”,我们看林冲是多么克守职责!他到古庙栖身,进庙以后,搬石头顶门、铺被、脱帽、抖雪、饮酒御寒,就像在家中过日子一样,心情异常平静,他真能随遇而安!这段情节将人物心理,故事叙述,高度地溶合,绘出了一个活生生的林冲。他是这样的谨慎本分,已经沦到了如此悲惨的境地,仍不想触犯迫害自己的统治者,苟安求生。作者描写林冲真是深入到了林冲灵魂深处。这种通过情节进展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剖面,说明林冲同其阶级的决裂是这样的艰难。作者对林冲安分性格的一再强调、一再渲染,更突出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滔天,他们对这样的人都不放过,那么林冲的被迫反抗就不仅为人同情,而且具有不可质疑的正义性、革命性,使人读了就会大感欣慰。舒缓的行动表现了林冲在反叛前平静的心理;那么急快的动作描写,则表现林冲在怒起反抗时的心潮翻滚。林冲“怒刃三敌”的描写,是在情节的进展中表现人物性格质的飞跃。作者把这场生死决斗写得有声有色,有节奏,有起伏,扣人心弦。林冲以一对三,应付自如,那一连串娴熟干净动作,不仅表现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所具有的高超武艺,更有力表现出林冲此时翻江倒海一样的内心世界,他那火山爆发式的复仇怒火,和统治阶级彻底决裂的决心,除恶扬善,伸张正义的凛然正气,吐尽胸中恶气挺胸做人的英雄本色,都在这“怒刃三敌”中表现出来了。这段紧张的情节,发展急速,主要是通过动作描写,表现林冲思想上在瞬间发生质的变化,活画出了一个崭新的林冲。
作为中国“英雄传奇”的开山之作,《水浒传》把深邃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为《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片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家喻户晓的林冲形象。
掩卷沉思,怎一个“逼”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