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美丽绽放

2012-04-29 22:50罗玲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年6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课文教材

罗玲

语文是基础学科,它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老师们认真总结和钻研提升。以下是我多年语文教学一些实际案例的总结和思考,借此机会与各位语文教师同仁探讨。

一、要善于调“味”

要提高语文课的课堂效率,首先要将教学的目标定准位,心里要清楚语文教学究竟教什么。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语文首先要姓“语”,要体现“语文味”。所谓“语文味”,就是在语文教学中,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师生共同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要从学生出发,体现语文价值。对照自己的课堂,以前我就出现了在备课时花费很多精力制作课件,而往往把学科的特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规律等忽略了,结果偏离了教学目标,上成了“四不像”的课。有一次上《草原》一课,我先借助课件介绍草原的美丽景色,看完后又让学生交流课前从书上、网络上查找的文字、图片来介绍草原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课堂上的很多时间都用来让学生浏览画面,交流资料。学生读书感悟的时间很少,无法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草原的美,体会文中描写的精妙,一节语文课上成了一节欣赏课,整节课中品不出语文的味道,教学目标完全偏离。我想这就是大家说的:课堂变得热闹了,语文味儿却变淡了;人文性有了,工具性却缺失了;综合的东西多了,学科性却丢失了。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在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与语文这门学科不和谐的现象,使我们的语文课有点“不像语文”了。可见只有还“语文味”于课堂,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课改目标。

二、要细于选“点”

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帮助我在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还没有“类型化”的情况下,根据 “选文类型化”的观点以及语文教材中课文的特点,确定其中的某一方面作为课文教学合适的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避免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实际上又什么也没有达到的弊端,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以前的我在教学之前总是搬来几本备课资料,综合要求、教法,然后照搬至我的语文课堂。现在我明白了语文教材是文选型的文本,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自足性的复杂的综合体。它的内容可能涉及天文地理、人间百态,它的结构又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合理组合,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观照,往往可以得到不同的可供学习的方面。作为一般的阅读,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中确定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对象,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启迪,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情感满足。但是,作为语文教材,它的教学内容,只能根据“语文”的需要,做出“语文”的选择——为了完成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做出富有语文学科特征的取舍。语文的特征,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在的我在教学时总能自觉地想到教一篇课文我要给学生什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一定做到精当。自己钻研教材很要深,“进得去”,“出得来”。钻进去潜心体会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渗透的育人点,知识的引申点等,再在此基础上精选出课堂的训练点。我想,根据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发展精选教学内容,不但直接显现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学观念、教学基本功,而且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效,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处理教材,有效选择教学内容,就容易“把课文教肿了”,教师教得辛辛苦苦,学生学得辛辛苦苦,收获却不大。

三、要精于引“导”

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教育理论层出不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可谓是一次现代教育论的大普及,让我眼花缭乱,甚至无所适从。上课时,尤其是公开课上,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我虽然在引导上下功夫,但有时候却适得其反:该导的时候不引导,一任学生的思维兜圈子、走岔路。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要给予引导。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不足,不能解答新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给予学生知识上的补充。老师提问有相当的难度,学生的思维一下子难以跃上这一高度,这时需要教师铺设思维的阶梯,让学生拾阶而上。铺设阶梯的办法可变换角度或化大为小。有的问题换个角度一提,学生就豁然开朗,有的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当学生的思维偏离正确轨道时,教师要“拨乱反正”。学生思维偏“航”往往都是没有听清或听懂教师的问题,这时教师可把问题再重复一遍,或者把所提问题解释一下,让学生明确问题后再思考回答,否则问题没能解决,时间却白白浪费了。当问题的答案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只答对某一方面时,教师要给予引导。例如在上《草船借箭》一课,“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这类问题就应引导学生从诸葛亮的识天、识地、识人等几个方面去回答,仅回答某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这类问题要教给学生思考的办法,经常训练一定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提高阅读水平。

四、要勤于习“读”

教学目标不仅要注重对内容的理解,更要注重对表达、对写法的感悟。因此,我们在课上要重视朗读,让学生有机会展示,更要重视默读思考,让学生能够在默读中潜心会文。这非常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其次,语文课上一定要重视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读书的过程。本次学习我知道了课堂上绝不能让评析课文、以议代读或者是各种形式的表演冲击读书训练,忽略、淡化了读书。我们要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读好。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要精心设计读书的形式,选择读书的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平常在很多公开课中,我也很注重课堂的“多读”,但读是读了,学生却未入情入境,表达不出真情,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我在教学中没有渗透“情”的教育,没有充分地发挥教材的感染力和教学的感染力。读只留于表面,未进入学生心里。如果能读前给予提示,读后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魅力,学生一定会读出真情。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背课文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