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下的神奇小岛

2012-04-29 00:44阿兹猫
读者欣赏 2012年6期
关键词:岩浆火山

阿兹猫

走在熔岩上

当我踏上这座位于南纬21°东经56°的神秘小岛时,仿佛走进了《指环王》中霍比特人的故乡—夏尔。火山下,宁静恬美的田园风光随处可见,牛羊遍地,民风自然纯朴,而现实中的霍比特人—留尼旺人在此享受着生活中简单的乐趣。

“如果不来次徒步,等于没有来过留尼旺。”我的向导埃尼斯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这点我完全相信。在留尼旺的几天时间里,见到的游客几乎都是一个装束:冲锋衣、背包、徒步手杖。留尼旺,这个法国的海外省、印度洋上的欧洲行政区,每年都吸引着大量从法国本土来的游客,其中大多数是来徒步的。岛上3条设置了路标、总长1000公里的徒步线路使得这里拥有“徒步天堂”的美誉。埃尼斯告诉我,这里既有适合一般旅行者的徒步路线,分短途和长途两种,也有高难度的专业级别线路。一般来说,半天到一整天的徒步路线不需要专业向导带领就可以完成,但某些特殊地区以及长达数天的徒步必须有向导带领,最长的线路是12天徒步穿越全岛。所有路线中以“火山熔岩下的探险”最吸引人。我选择了富尔乃斯火山的短途徒步—一条最成熟的火山徒步路线。

目标锁定在火山底部台地上的一处小火山口,通往谷底的台阶不算太陡峭,身边经过的徒步者既有四口之家,也有上了年纪的老两口,步履轻松。沿途的山壁上有一连串白色圆点,那是为徒步者指路的标示,一直延伸到下面的谷底。各种不知名的植物点缀着这片荒凉之地,也让镜头中的火山多了几分生机。

30分钟后我已经站在了环形山的脚下,不远处便是小火山口,地上是凝固的火山熔岩形成的波涛起伏的岩脊,夹缝中不时露出几缕绿色。因为这里有着月球般荒凉奇特的地貌,美国宇航局制作人类登月的宣传片时,部分镜头便是在这里取景的。

我踩着嘎吱作响的砾石块爬上了那个红褐色的火山口,静静地欣赏着眼前那个浅浅的大坑,想象当初人类忽然间面对小岛的火山喷发,看见东部天际喷发出熊熊的火光,接着浓烈的烟雾升腾起来,一定惊恐万状,面对着自然的伟力,心中该是多么震撼!不知什么时候,身边多了一个法国人。“你上到最远处的富尔乃斯火山口了吗?”看他的样子应该是从那边过来的,我随口问了句。“当然,大概用了不到3个小时,不过那里的火山口要壮观许多。我每年都来留尼旺徒步,这里的火山爆发一点都不可怕,我还赶上过呢,跟看烟火表演一样。”这个叫朱利安的年轻人一脸轻松的表情。

火山徒步也不是一点危险都没有,最惊险的一条徒步路线是踏着火山沉积石进入火山地下隧道,徒步者必须头戴钢盔,手持电筒,紧抓湿滑的墙壁,在里面谨慎前行。埃尼斯告诉我,前几年就有一个新西兰年轻人掉进了火山裂缝中没能生还。

除了火山徒步,“冰斗”徒步也是当地的特色。留尼旺岛的地形都曾经被火山岩浆和地壳运动雕刻过,由于山体滑坡和大断裂,火山山脉发展演化成了3个大冰斗(也称盆地谷):塞拉兹、西拉奥斯和玛法塔冰斗。前两处冰斗底部平坦,已经变成当地人生活的村落,只有玛法塔冰斗因地势艰险奇峻,到处是陡立的峭壁,几乎处于最原始的状态,人类很难接近。为了保护天然地貌,玛法塔冰斗一直没有铺设道路,游客们要深入内部,只能乘坐直升机或者徒步进入。

“400弯”之后的甜蜜生活

从空中俯瞰冰斗中的村庄十分容易,然而走近它却十分不易,通往西拉奥斯冰斗中的克里奥村庄的公路很考验驾驶员的技术,要在两个小时内上到海拔两千米以上,盘山路十分险峻,而且车道狭窄,然而对于留尼旺人来说却是家常便饭。我们的印度裔司机将车开得游刃有余,会车时倒车让路干净利落。听埃尼斯讲,不少住在冰斗里的居民在山下的沿海城市上班,每天需要经过35公里左右的被誉为“400弯”的盘山公路,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练就了高超的山路车技。看似辛苦的上班过程却被当地人津津乐道,因为他们觉得每天用两小时畅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同时体验惊险驾驶的刺激是很精彩的人生。

在层峦叠嶂间盘过一道又一道弯,似乎没有个尽头。随着海拔的变化,气温逐渐下降,路边常常是深不见底的悬崖。终于,那片缠绕在山顶的云雾离我们越来越近,克里奥小镇到了。这个冰斗中的村镇秩序井然,到处盛开着鲜花,生机勃勃。“这里原来是山下庄园的奴隶们不堪压迫,逃进山中发现的一处世外桃源。”向导告诉我,“留尼旺恐怕是世界上少有的在18到19世纪蓄有白人奴隶的地方,这些冰斗的村庄就是过去逃亡的奴隶们建立起来的。”

虽然隐藏在山中,但居住条件一点不差。这里的房屋是那种传统木质结构,屋顶和窗户都漆上了明亮鲜艳的色彩,每家的独栋小楼前后都有庭院,栽种着三角梅和叫不上名字的植物,整个小镇配套设施齐全,有邮局、超市、商店、医院、学校,甚至还有游客中心。

小镇上的人冲我们友好地打着招呼。当地人的生活很安逸,甚至有自己的葡萄酒庄,还保留下一间传统刺绣手工艺作坊。走进去的时候,一位中年妇人正低头绣着一块白色的手帕,花纹简洁大方,可惜她说的法文我一句都不懂,只好跟妇人用手势比画着。过去百年间,小镇上的家庭主妇们或多或少都会些刺绣,那是传统生活的一部分,和世界上许多原来与世隔绝的地区一样,现在的西拉奥斯冰斗与外界的联络多了,年轻人自然不会像祖母那辈人一样生活了。稀有便意味着价格不菲,据说每年雪片般的订单让这里的50多名专业绣师忙不过来,因为一条精美的桌布要8到10个月才能绣好。

村里有不少农庄和高山草场,风光堪比瑞士,叮当作响的牛铃声忽远忽近。这里空气清新,牧草优质,农夫们自然也是幸福的。留尼旺的农民收入不菲,他们怡然自得地用原始的方法耕种着山坡上的零碎土地,养育着喝着矿泉水的牛羊,呼吸着大山里特有的新鲜空气,几百年来坚守着大山安详的梦。即使进入了现代社会,依然有很多人留恋深山老林的幽静与淳朴,继续保持着这种质朴的生命存在方式。感受一番冰斗里的留尼旺人与自然密切和融洽的关系,对于我们这些外来人也是一种启迪。

探访东南部的“神迹”

要品味最原始的留尼旺,一定要去“野性东南部”。当地甚至有专门的观光机构组织游客在南部的原始森林中进行“寻宝”拉力赛,让游客穿行在长满珍稀树种的森林间,嗅着波旁香草和藏红花的沁人芳香,去发掘一个神秘的尚未开发的世界。而我们则选择了更为轻松的线路:从圣皮埃尔往东沿海岸开去,一路上几乎每隔几百米就是截然不同的风光。

车子停在南部地区Grande Anse的海边,这片海滩是南部人最喜欢的地方,但是知道的游客并不多。海边布满了黑色的礁石,海浪拍打在上面,飞溅起数米高的雪白浪花,一个海钓者站在礁石上,将长长的渔线抛向大海。岸边不远处便是Grande Anse的茂密森林,这便是最真实的留尼旺,也是岛上最美的地方之一。

留尼旺的山区多瀑布,没想到在Grande Anse的海边也可以看到瀑布。还未近前,便已闻水声,待走近才发现一挂白帘从山涧垂下,气势虽没有之前看到的“铁洞”瀑布那样宏伟,但水声清脆,动感灵气十足。几个留尼旺女孩子干脆换上泳衣,在瀑布下畅游一番,好不惬意。

中午我们也入乡随俗,在林中专门的野营烧烤地支锅埋灶。烤肉和兵豆从篦子上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空气清新,鸟儿在枝头鸣唱,再来上一杯当地产的红葡萄酒,混合着原始野性味道的留尼旺森林大餐开始了。

得知这里有座在火山爆发中奇迹生还的圣母像,便去了2007年那次火山大喷发的现场。据说留尼旺的活火山喷发很壮观,喷发时,会出现数十米到几公里的裂缝,在随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火山集中在一点或几点喷发,岩浆断断续续涌出。一部分喷发出来的岩浆沿着斜坡在地表或地下向海边倾泻,另一部分岩浆可以猛烈喷射到20几米的高空。

南部海滨的火山爆发现场景色着实让人震撼:遍地是凝固了的火山岩浆,从山上一泻而下,摧毁了森林。当年被阻断的公路已经重新修复了。公路两旁随处可见一坨一坨闪烁着诡异色彩的凝固岩浆,可见火山爆发时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由于留尼旺气候炎热湿润,几年后,几片新绿已经从岩石中生长了出来。附近还有一个火山岩浆流经而形成的巨大洞穴,走近才发现里面仍然散发着热气,炽热无比,一部分火山岩石下面的岩浆尚未完全冷却。路边黑黝黝的熔岩山坡上,一座圣母像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她竟是从火山喷发中幸存下来的,引得不少当地信徒前往参拜。

带着对大自然的敬畏,我们终于来到了“Notre-Dame des Laves”修道院,一座矗立在路边的白色建筑。1977年火山爆发时,火山喷出的岩浆咆哮着冲向教堂的大门,然而,就在快要吞噬教堂的一刹那,火龙奇迹般地停下了。当我亲眼目睹教堂门口那些已经焦化的火山石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就差那么几厘米。

这个修道院从此便出名了,成了虔诚信徒的膜拜之地,都说留尼旺火山的岩浆有灵性,而这处“神迹”也给小岛增加了几分“仙气”。

猜你喜欢
岩浆火山
超级火山
身边的火山
海底火山群
有趣的火山图
火山喷的不是火
岩浆里可以开采出矿物质吗?
火山冬天——岩浆带来的寒冷
火山
我是火山
狰狞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