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霞
摘要: 在我国进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分析当前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或低效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积极有效的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师生互动沟通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 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基本诉求,我们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教育改革,期望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并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评价教学是否有效,不是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任务,教得认真不认真,而应更多地考虑学生有没有在知识、能力或情感方面获得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①具体来讲,就是学生在课堂中能有收获,有进步,能在知识水平技能、品德等等各方面得到提高。
二、当前课堂教学中无效或低效教学的表现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现象,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收获很少甚至没有收获。如教师懈怠备课,缺乏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死板单一,缺乏灵活性;师生沟通缺失等等很多教学现象都是低效教学的重要表现。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思考
(一)积极有效的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是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因此一定要做到教学内容丰富、观点正确,知识量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即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传统的备课重点是备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是从教师讲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备课。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效的备课应该是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知识经验与认知水平,将教学内容尽可能地以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设计安排,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
1.科学合理地分析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材料。因此,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书,做到融会贯通,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理解方式产生有机的联系。合理地利用教材并不是说一定要拘泥于教材,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灵活地分析处理教材内容。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提高备课质量的关键。
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备课时首先要考虑这节课的基本内容如何安排,有几个环节或活动,每个活动如何组织;其次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第三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进行调控,怎样评价等。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备课只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准备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各种情况,所以在备课时就需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方法的选择应以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为依据,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抓住关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还应考虑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现代教学技术进入课堂已经成为必然,它对于增加课堂容量,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和个性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并制作幻燈片、投影片,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相同的教学内容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即在课堂中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引导方式和不同的态度。因材施教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课堂中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个体在自身的水平上都有所进步和发展。前提条件就是教师要尽可能地了解课堂中的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了解整个班级的学习特点,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三)良好的师生互动沟通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
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是赋予课堂生命力的主要因素,只有通过互动,教师才会了解学生有没有理解教学内容;相应的学生才会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是什么,会把自己的困惑或想法传递给教师,这样的互动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加强教学的互动性,营造教学的和谐氛围。教师应改变以往教师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
教师是课堂的主要驾驭者,也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支配者,要加强教学的互动性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为学生营造和谐、融洽、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不能以尊长的姿态与学生交往,而应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沟通交往。在轻松的教学气氛中,学生有问题才会发问,有想法才会表达,教师才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其次,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机会去讨论、表达,建立多层次的互动,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掌握和控制和学生的互动,有效合理地安排好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注释:
①张玉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09,7.
参考文献:
[1]张德庆,张警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审视与反思[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09).
[2]张玉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要,2009,7.
[3]梁炳钊.从学生角度出发,提高课堂有效性[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2).
[4]余文森.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J].河西学院学报,2007(3).
[5]王传金,谢利民.论有效课堂教学的教师基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