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静
现代中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推理、计算、空间想象等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是素质教育的内涵之一。几年前,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中学数学的素质教育或者说中学数学素质的教育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世纪以来,数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计算机的结合,使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代中学数学教育的观念和内容也与以往有所不同了,解决问题、理解概念和实际应用三者结合起来就是现代数学教育的主旋律。
一、关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课程标准是左右新一代人数学素质的行动性纲领,不同的课程标准培养出不同的人,重视数学素质教育的课程,一定比注重数学分数应试教育的课程标准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更多而且精。可以说,课程标准是指挥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社会和家长形成数学教育观念的魔棒。在教育普遍受重视的今天,课程标准的制订更是关系一代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我国现行的课程新标准较以往的教学大纲,显然是先进了不少,更符合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制订的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应用性、发展性、创造性,现阶段看来是合理的,课程新标准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也是完全正确的,也完全符合数学文化素质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界定了数学素质的内涵,其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更是精华;把数学看成是工具,用以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等;把数学看成是为其他科学提供语言、思想和方法的基础学科;把数学看成是培养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手段;把数学看成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后二者是十分重要的理念,这就为数学的素质教育拓宽了视野,开启了思路。
如果要求大部分人都掌握高深的数学计算、推理和证明,并当作是人人都必须掌握和接受进一步教育的敲门砖,那就会使有的青少年把数学认为是拦路虎,而失去信心、失去机会,这当然是课程标准的罪过而不是数学的缘故。但是,课程新标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从实践的角度考虑,如何解决“个体化教学”与班级授课制这一现实之间的矛盾,课程标准的制订应是一个长期的探索的过程,不可能几个专家一挥而蹴,要反复实践,不断修改,不断更新,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二、关于教师教学的思考
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根据所要完成的教材内容,从学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教师要抛弃师道尊严,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组织、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与学生合作,努力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习、渐渐进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锻炼思维,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仅仅学到知识,更学到方法、思维。事实上,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改变,有的教师关注教材比关注学生的时间还多,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教师教学当然离不开数学教材,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依托,是学生学习活功的主线,教材不可能适应每个班每个人,教师要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学习利用教材,在课堂上,关注学生要多于关注教材。教育是一种关注,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教学还要紧跟时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习的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自然增加了教学的魅力,使学习者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现代教育技术停留在纸上者居多,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也没有真正落实,甚至有的地方现代教育技术的设备只是不动资产而已,这是相当可惜的资源浪费。
三、关于学生评价的思考
教与学都要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测验与考试,只关注学习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只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事实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比关注 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更有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要把学生理想化。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要重视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课堂上适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学生,还应评价教师的教学,认真征求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意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时时进行整改、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四、关于教育观念的思考
现在,家长和社会的教育观念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应试教育观念上,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不在于课程标准,也不在于教材,而在于教师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上。
首先,对学生评判的手段单一,还是分数论英雄,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要当英雄就得拿高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是被激励出来的,而是分数驱动下产生的。
其次,教师教学也并未脱离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还停留在口头上,对教师而言,不是不想进行素质教育,这里有水平、观念的原因,也有其他原因,还有社会观念的原因。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光靠课程新标准的制订和执行,光靠新教材的开发利用,光靠教师和新教法,靠新的学生评判机制,都不足以形成,必须一步一步地走,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为了尽快缩短这个过程的时间,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强大,多出人才,必须大家都行动起来,加强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