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以学生为中心”的俱乐部教学形式的研究

2012-04-29 22:45陈建华杨薇
黑河教育 2012年6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高校体育

陈建华 杨薇

[内容摘要]本文围绕“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我国普通高校俱乐部形式开展公共体育课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此作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科学依据,促进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研究

大学公共体育课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接受体育知识和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高校体育教师要顺应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和改革的需要,真正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理念。本文以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俱乐部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及学生学习的情况作为研究角度,通过教学实践进行验证,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找出对策,制定方案,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形式

1952年,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主题为“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1998年10月5日至9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主题为“21 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了与主题同名的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及相配套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宣言》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宣言》还要求各个国家和高等学校的决策者“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包括参与教育重大问题讨论、评估、课程及其内容改革,制订政策与院校管理等等”。这是以学生为中心首次见诸联合国机构的正式文件,从此这一提法逐渐成为权威性的术语和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世界一些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以及现代大学的本质要求来看,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逐渐得到国内高校的认同。

二、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形式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弊病甚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传统型体育教学严重忽视了人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的主体性问题,产生使人困惑的现象。在体育教学价值上,表现为重视功利性价值,忽视非功利性价值。由于长期只重视功利性价值,其结果是教学过程基本上成为一种强迫、外在过程,学生主体性发展受到限制。在体育教学目标上,显现为“模型化”状态,试图用一个模子把所有的学生造成标准件,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当前我国高校实施的俱乐部型的体育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以培养和建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掌握1-2项长期从事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充分发挥个人的体育才能、兴趣与爱好,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的一种以俱乐部形式组织进行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提高体育能力,其优点在于能够较好地发挥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于这种体育教学模式能够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是当今高校一种较理想的体育教学模式。

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在于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体育知识变为主动选择运动项目、授课教师、考试内容、上课时间、练习伙伴等,引导学生全面安排、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实现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特别强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学习进度的快慢,起点高、学习效果好的同学可以将学习的步伐加快或自行设置更高的标准并突破它,起点低、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同学可以慢一点,避免传统统一教学可能会出现的“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要求,又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根本上保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深圳大学以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为对象开设竞技、保健、娱乐3种类型共23个运动项目的俱乐部,大连理工大学开设7个俱乐部19个体育项目,鞍山师院以1999级和2000 级学生为对象开设8 个俱乐部进行实验研究,其共同特点是学生自由选项、教师集中辅导、学生自我练习。

三、俱乐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机制的施教方式

1.三自由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从近年来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青少年个性发展问题已经被普遍重视,传统教育中追求高分率和合格率牺牲了学生的个性兴趣、情感、爱好、才能,而人的个性要求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俱乐部型体育教学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例如,云南省红河学院实施的公共体育俱乐部形式的教学总目标是:根据“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和体育的多功能特征,着力体现终身体育教育的目标,为终身体育的最终养成,培养体育兴趣;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实用运动技能水平,增强个性化社会适应能力。突出三自由,自由选择俱乐部、自由选择上课时段和自由选择教师。

2.以学生为中心的俱乐部式的公共体育课教学

公共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每学期开学前,部分普通高校由体育学院或体育部根据全体任课教师自己的专业特长,开设以竞技项目、保健休闲、民族传统为主体的项目俱乐部,并根据学生兴趣和自身技能水平进行初中高级分级选择,向学生公布每位教师的简历,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和任课教师,并通过学院选课系统进行检索选课。在开课前,由公体教研室统一组织,面向学生介绍俱乐部选课及修读内容。学生在学校规定的任何时间内均可选课,也可在一周的任一单元的相同课程(俱乐部)的任一教师处上课。这样,通过选课机制引入公体教学,使每位教师都会有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的紧迫感;打破了传统的单元授课制,使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更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并与培养终身健康的合格人才这一长远目标相结合。

3.俱乐部式以人为本的教学实施

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空间形态。众所周知,学生的个性是在交往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通过交往进行比较,以认识他人、认识自己;通过交往结交朋友,以融入群体,摆脱孤独;通过交往充分表现,以强调自我,寻求承认;通过交往与他人竞争,以充当强者,避免失落;通过交往与他人协同,以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红河学院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学采用了多类型、多层次的组织形式。以前上课时全班学生排成几列横队或几路纵队,学生相互间接触少,便于听取教师的讲解和观察教师的示范,虽然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控制学生的体育行为,但它极不利于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现在各俱乐部根据各项目特点,均采用分组、分时段、小团体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方面、多层次交往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型体育教学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了整体教学功能。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在独立或自主行为中展示出来,这种教学模式能满足学生对体育课多种选择的需要,进而从宏观上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条件,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尽管俱乐部式的公共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但在具体实施上更多还是表现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对俱乐部体育应该发展的校园文化、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等方面还较为薄弱,特别是对教育培养机制、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制度等方面更是少有涉及,但只要教师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己任,学校和各部门树立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的责任意识,一定能为学生营造更好的体育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罗达勇,汪海燕.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272-374.

[2]刘志敏.普通高校“传统型”与“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比较[J].体育学刊,2003(2):79-80

[3]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08(4)

[4]刘英梅.健康教育思想与高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7

[5]郝英.高校俱乐部式体育教学可行性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3):362-363

[6]许敖敖,李嘉曾. 以学生为中心:一种挑战性的先进教育理念[J].澳门教育,2006(4)

[7]饶志华.论构建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动力机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1):16-18

[8]李瑞贵.高校·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及实施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133-134

(责任编辑:冯璐)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高校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2016体育年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我们的“体育梦”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