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摘要: 在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和教师都面临着改变和更新原有的思维模式及教学方法的问题。教师职业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沟通障碍及改进策略和高校中教育和管理的问题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 现代教育改革职业角色沟通障碍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
要扮演好一个称职的、学生喜欢的教师角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际情况是,在我国高校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传统教学法主要的特点: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缺点是与现实脱节,学生的实践性不强;二是传统教学法以教材为中心,学生仅仅是依靠书本知识去认识世界,缺乏主动性;三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样一来,老师的主体作用发挥代替了学生所需要发挥的想象力、动手力,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能照本宣科,除了拥有丰富的知识外,多样的教学手段也是必需的。如大学新生刚刚离开父母,告别一天到晚需要背书、看书的高中时代,对大学既陌生又充满好奇。首先,教师应该从心理上对他们进行引导,使他们尽快适应这个空间上的转换,充满信心地投入新的学习中。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是不同的。大学教育更加侧重的是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应该适当地转变学习的方法,由以前依靠老师来获取知识转变自己去寻找需要学习的技能与知识。其次,教师不能一味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教师是整个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担负着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的重任。具体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之交流,使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是读死书,而是让学生具备更强的动手能力。再次,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许多学生刚到大学时不适应大学的生活与学习,从而自闭及厌学,怎么样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障碍呢?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多交流,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方法。最后,高校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因为它会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几年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教师的角色,不是那么容易去定义去诠释的,只有在实践中继续摸索与完善。
二、师生沟通的障碍及改进策略
首先,高校迅速扩招,师生关系的失调现象随之产生;其次,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逐步增强;最后,学生处于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一种角色转换,从心理上觉得自己成熟了,不再受父母老师的约束,渴望所谓的自由。这些现象都促使师生关系发生变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
随着扩招师生比例由原来的一对几十人授课到现在的一对一百甚至两百人,学生跟老师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老师对学生只能从宏观上了解,细化到某一个的学习情况的了解却是很困难的。学生慢慢地产生对老师兴趣的减弱及对学习的倦怠。这种沟通的障碍来自于客观的因素,老师无法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辅导,因为学生人数太多,老师无法照顾周全。
另外学生跟老师之间沟通的障碍在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且不说独生子女都是娇生惯养的,确有少部分学生的自我性太强。有的甚至会对老师怀着一种不信任感。但是如果用平等的方式交流,大家都会敞开心扉,管理慢慢地就容易许多。
教师与学生存在的沟通问题在于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很多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及学生所追求的价值存在不同。如何协调这个问题呢?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内心的需求与想法。教师起到的作用应该是引导而不是主导。
总的来说,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都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的。教师应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上位心理,平等待生,不厚此薄彼,以成人的心态而非以家长的心态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营造平等的沟通氛围,引导学生展开沟通;而学生则应消除对教师的偏见与下位意识,逐渐形成成熟的个人沟通心理,同样以既相互尊重又彼此信任的成人心态而非儿童心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同时还要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教师在课后可以给学生留下可联系的电子通讯方式,这样做不但可为学生提供可联系的直接方式,更重要的是教师在第一时间通过公开联系方式的方法很好地表现教师积极的沟通思想及对学生的信任,给予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以后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础;学生亦应主动将联系方式告知教师,以方便师生之间沟通。其次,在学校网络上建立“师生论坛”,学校相关部门定期在论坛上发布、更新相关信息,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可在论坛上与教师交流。通过论坛,师生之间可以在此敞开心扉,从而增进情感,还为教师及时发布教学信息,通过教学事项提供快速的服务,为师生沟通提供互动的平台。
三、高校背景下教育与管理的关系
在高校中,教育与管理是并肩存在的。二者的存在既是不可分割又是相互制约的,只有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正常开展工作,实现效率、质量并进。教育的持久性需要管理的辅助,需要教育的调节。
在高校中,学生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逐步成长起来的。当前,高等教育的推广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校园学习,大学生群体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特点,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已很难满足社会、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由于缺乏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内涵与关系的准确定位,不少高校都出现了教育功能趋向变弱、管理薄弱等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对高校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的发展阶段,大学生群体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群体需求和个人思想行为日益多样化。高校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后,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明确。学生逐渐习惯于根据其合理利益来评价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包括学生工作,而不是根据管理者的承诺来进行评价,对校园生活环境、学习、交往、精神和发展需要的满足,已经成为学校能否赢得学生信赖和支持的重要因素。如今,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发展的基本内容是为学生服务,它要求学生事务管理要以服务学生为使命,向学生提供一系列专业服务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强化服务功能现应成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突破口与重点,这既是总结过去面对现实的理性选择,更是着眼未来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黄福涛.外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刘念才.我国名牌大学离世界一流有多远[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4]华惠芳.试论外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3).
[5]刘润清.外语学习者的个人因素[J].外语教学资料通讯,1996(3).
[6]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郭梦秋.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个性需求[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4).
[8]刘凤阁,孙莉娜.动机、性格、情感的个体差异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