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潜明
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对要成“东方莱茵河”的湘江有何启迪?
工业遗产旅游注重的是工业考古,强调的是对近250年以来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大发展时期的工业遗迹和遗物的记录和保护,是在从工业化到逆工业化(工业衰落)的历史进程中的废弃工矿业旧址上,将原有的工矿业设施,改造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同时又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购物等功能的旅游新方式。工业遗产旅游起源于英国,近年来我国也已涉及,国土资源部所要求建立的矿山公园即是。
工业遗产旅游开展最好的典范是位于莱茵河畔的德国鲁尔区。19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大规模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逐渐使鲁尔区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和最大的工业区之一。在经历了约100多年的繁荣发展后,于1960年代初开始出现经济衰落,即所谓“逆工业化过程”,煤炭和钢铁工业尤其突出,如1957年有141个煤矿,49万煤矿工人,年产1.2亿吨原煤;可是到1995年只有13个煤矿,不足7万煤矿工人,年产原煤0.4亿吨。逆工业化过程导致大批工人失业、税收减少、污染得不到治理,区域形象恶化,唯一出路就是转产、转型。
此时如何对待和处理大量废弃的工矿业、旧厂房和庞大的工业空置建筑和设施?社会反映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通过毁灭和清除废弃矿山和厂房,恢复工业化时期之前的良好环境,尽量回收和利用仍然有价值的旧厂房和空置建筑,在得到的新空地上发展和建设新设施和新产业;二是摆脱以往对工业废弃地和废弃厂房与设施的传统价值观,重新发现其历史价值,将其视为工业文化遗产,进行工业遗产旅游和区域振兴等相结合的战略性开发与整治。
鲁尔区选择了后者,经过了“否定与排斥”、“迷茫”、“谨慎尝试”等三个阶段后,才进入到“工业遗产旅游之路”的战略化阶段,以“博物馆”、“公共游憩空间”、“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等三种模式来实施。现已建成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有19个工业遗产景点,其中埃森煤矿关税工业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单,从而成功地实现了转型,并使该地区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鲁尔区的经验对要成“东方莱茵河”的湘江有何启迪?虽然湘江没有如鲁尔那样规模宏大的工业区,但是采矿和冶炼工业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地位,许多工矿业遗迹反映了从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到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时期又经历了工业化到逆工业化过程,或者以环境牺牲为代价的工业化发展到绿色工业化发展过程。这些历程对全国以及发展中国家也有代表性。
它们面临着鲁尔区曾有的同样问题,即在毁灭废弃工矿业设施后的土地上重新建设和发展,还是对废弃工矿业设施加以改造开展工业遗产旅游。何以选择?目前建设矿山地质公园就是选择后者即工业遗产旅游。如已建的桂阳宝山矿山公园,现正报建的湘潭锰矿矿山公园,将在资源枯竭、土塌地陷、塘干田毁、山移房裂的矿区内,通过历史文化区、露采区,冶炼工业区、塌陷区、尾泥区、废石堆放区和商贸物流区等的建设,使人们回顾民族资本在中国重工业萌芽时期、被肆意掠夺的日伪时代和新中国的“中国锰都”之历史文化和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工业遗产旅游。
在湘江流域除了以矿山公园形式的工业遗产旅游外,对其他工业,例如郴州和衡阳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生产的原料产地、株洲市曾有亚洲第一的冶炼厂等,实施如株洲清水塘一个200多亩为重金属污染的大湖,将其湖底固化填埋建设成集装箱仓库;还有湘潭市竹埠港26家化工企业关停搬迁,10年建成竹埠港新城等。或许我们还有别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