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姝静
从别墅到摩天大楼,从传统农业到高标准农田、科技园,华西村向天增地的理念得到彰显,也实现了真正的“寸土寸金”。
华西村曾被称为“别墅村”, 鳞次栉比的别墅群成为华西的独有印象之一。伴随人地矛盾、劳动力外流、土地空置的出现,华西村开始面临“空心村”局面,成为阻碍发展的一道难题。
从2004年开始,华西村逐步探索建立多层公寓住宅和高层塔楼,以取代容量有限的别墅式住宅。用原村支书吴仁宝的话来说,华西村要建成一个“增地空中新农村”。从别墅到塔楼,再到后来的摩天大楼,从传统农业到高标准农田、科技园,华西村向天增地、提升产能的理念得到显现,也实现了真正的“寸土寸金”。
平地扩容的转向
“向天增地”理念的转变始于2001年。当时的华西村,根据江阴市有关政策,通过土地流转,陆陆续续兼并了周边的华明村、前进村、泾浜村、三余巷等20个村庄,联合组成“大华西”,并将其划分为13块区域。依次命名为华西一村、华西二村,直到华西十三村。华西村的土地面积由此增加到35平方公里,人口从2000增至3.5万。
按照当时的规划,华西村并村后实行“一分五统”模式: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下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
经过如此土地流转之后,“大华西”虽然面积增加,“一山一河”地分隔成农业、工业、生活三个较为明显的功能区,但土地总量与利用率依然受限。为了能在平地扩容,华西村想了很多办法,包括到村外买地。但是,在城镇发展与土地集约节约看似对立的矛盾上,华西村认识到:完全依赖平面增地只能是无止境的扩张,也只会离华西村的发展中心越来越远;只有科学用地,盘活现有土地才是最佳出路。
摩天大楼与多层别墅
向高空发展,以高度换总量,走更加集约的路子,是华西村的一大尝试,也让大华西的“增地”获得新的可能。
在华西村塔群西南侧,有一座被吴仁宝称之为“空中新农村”的摩天大楼,建立在原带钢厂、毛纺厂等村企搬迁后的存量土地上。之前,由于铜厂等老村企的污染较高,在华西村进行产业调整时被淘汰掉,毛纺厂搬到了村南部的工业区,这块占地21亩的空地正好就被利用起来,建造了目前中国农村最高的摩天大楼和世界最高的农民公寓大楼。
大楼共有74层,高达328米,总建筑面积为21.2987万平方米,可以安置400户村民。华西村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摩天大楼为华西村节省了近400亩土地,相当于十分之三个华西村。
“增地空中新农村”开启了华西高楼运动的序幕。2010年,华西村在江阴市外滩筹备开发一栋超高层大楼,占地面积366亩,主体建筑 129层、高600多米,其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摩天楼。
本质上说,“空中增地”直白表露的是华西村对土地的渴求,但更重要的,是透射出华西村增地、用地、节地理念的不断升华。“我国长期以来村庄是没有规划的,这样土地的利用性很差,房子东建一块西建一块,造成资源浪费。因为土地分到各家耕种,所以房子只能在自家宅基地上建。”
华西村新当家——现任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吴协恩如是说,“但华西一直是有规划的。把零零碎碎的村庄集中起来,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以集中修建基础设施,自来水管道、道路修建的成本大大降低了”。
目前,华西村已建设了10多座塔式农民公寓,每座塔楼建筑面积 1.2万平方米,占地面积仅 2.4亩,可住 48户村民。和原先的别墅相比,每户节约土地 0.4亩;和上世纪70年代的联排平房相比,不仅实现了空间上的优化,更在硬件与配套设施上实现了飞跃。因此,在华西人看来,向空间要地,既节约了土地,更是造福百姓的好事。
科技化的高标准农田
向天增地,向地要产。华西年产值以百亿的速度速增,得益于华西三大产业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从2005年开始,华西村投入资金5亿元,对龙砂山北侧4个村的土地全面进行基本农田整理,新增耕地全部用于生态农业项目,目前已建成一个由“高产农田、苗圃基地、粮油基地、休闲廊架、百花牡丹园、百果生态园、百树生态园、智能化农业大棚”等组成的“万亩农林科技示范园区”。除3000亩种水稻外,其他土地全部种植观光花木、瓜果蔬菜。利用高科技进行大棚种植,成熟的南瓜有的可达150公斤。
可以说,农业作为华西的发家之本,带动了工业,工业发达了,反过来又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和工业发展了,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又兴旺起来。近年来,华西村把目光转向发展第三产业,相对于华西村的传统产业,这些行业往往不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单位面积土地收益同样不小。
“有人说我们这里人多地少,寸土寸金。其实我并不这样理解,中国大地上,哪怕是沙漠,都是很宝贵的,关键是如何利用,这需要我们去用心。用心用好每一寸土地,每一寸土地都能有高产出,我们国家也就能强盛起来。”对于土地利用的价值,吴仁宝如此总结。
工业用地“增值”
回顾华西村消除“空心村”的措施与规划,整合工业企业,提升土地单位的产值与产能,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与建立高标准农田一样,具有弥足重要的地位。严格来说,华西村产业最关键的资源既不是人力也不是技术,而是土地。原因就在于,要以一个村的面积为基本条件,铸造“天下第一村”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对增值幅度较大的工业企业用地加以高效利用。
以华西村的功能分区而言,龙砂山以北的农业生产区是华西村的“粮仓”,中间华西中心村及周边共3平方公里区域是居住区,而向南跨过张家港河的5平方公里区域就是华西的工业区,也被认为是华西村的“钱庄”。
从2005年开始,为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华西村就通过技改等途径,不断调整和提升传统产业,对那些占用土地资源多、产出效益低、污染大、产能落后的旧工业企业,逐步予以淘汰,调整产业结构,并大力发展旅游、仓储、物流、金融等服务业。通过将传统工厂企业搬迁,揉入新的工业区加以重组和整合,华西集团拥有的60多家下属企业,横跨了钢铁、纺织、仓储、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从提升工业产值的经济效益上来说,吴协恩所在的华西集团,给员工发完工资,税后还有30多亿元的可用资金。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也是华西老百姓的宝贝。目前的华西村老百姓收入人均超8万元,过上了“学有优教、劳有高得、病有良医、老有保养、住有宜居、信有手机、行有好车、路有大道”的“八有”幸福生活。这也充分证明,华西村的科学用地并不只是一句口号。
(部分资料来源:《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
延伸
近年来空心村整治三类主导模式
城镇化引领型模式
区域特征——城市郊区,以及平原农区、山地丘陵区和草原牧区的城市或城镇边缘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民以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为主的村庄。
农民意愿——农民外出打工较多,农民对耕地依赖性不强,具有推进村庄整治、盘活存量土地,实现中小城镇化的强烈愿望。
整治内容——产业和居住用地向市区或中心城镇集中,发展加工业与农村服务业,整合村委会组织,形成新的社区化管理模式和行业协会组织。
中心村整合型模式
区域特征——平原农区中远离市区或中心城镇,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土地闲置面积大,村落比较密集,具有集聚化趋势。
农民意愿——农民扩大耕地规模意愿较强,能够接受的耕作半径大,推进村庄整治和中心社区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意愿强烈。
整治内容——迁村并居,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整治旧宅基地、退宅还田;规划中心村产业发展,建立新的村庄行政组织和经济组织。
村内集约型模式
区域特征——山地丘陵区和草原牧区,以及平原农区中村庄空心化问题不很突出,但闲置土地面积大,基础设施条件差,且与其他村庄距离较远。
农民意愿——农民外出打工较少,对扩大耕地规模的意愿不强,能够接受的耕作半径小,但对整治村庄环境、改善生活条件意愿强烈。
整治内容——规定村庄建设边界,利用废弃以及空闲土地建设新房,植树造林、发展养殖业,改灶、改圈、改厕,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