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2012-04-29 06:43杨栩,于渤
商业研究 2012年8期
关键词:综合评价

杨栩,于渤

摘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科技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本文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展开分析。基于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构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科技成果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熵值法确权;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B

目前,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强大动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和产业化为整个经济的增长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提供强大支撑。现今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作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因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矛盾分析和某一专业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分析研究[1],对有关科技成果转化效益的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而且测度方法也不成熟,主要以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成果应用率、科技成果推广率等单一指标来衡量。因此,构建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是把科技活动的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即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评价是对科技成果转化后的商业化和产业化的效果优劣的评价。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提供一种基于熵值法确权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基于上述方法,地方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可以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来分析该地区在转化过程中的得与失,为提高我国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供相关决策信息。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评价是为了对我国各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设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熵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各个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进行定位,从而为各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指明方向,为提高转化效率提供依据。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是指在建立评价指标和筛选评价指标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它包括:(1)全面性原则。所有指标应该涵盖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依据科技成果转化的科学内涵及性质特点,反映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而且每一个指标应尽可能边界清晰,避免相互包含。(2)客观性原则。所有指标应该考虑科技成果转化的客观规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机理,具有客观的含义,尽可能的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3)可比性原则。应注意指标内容、口径、计算方法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可比,对于不同地区的同一指标计算口径保持一致。(4)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以现实条件为前提,具有可操作性。如果选取的指标过多,而又收集不到数据,研究结果也缺乏实际意义。

(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1.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评价内容。当前我国企业界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主要侧重于经济效益的评价[2]。由于外部性作用,科技成果转化的关联主体和政府主管部门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主要侧重于社会效益的评价;学术界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尽管学术界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展开了大量研究,但是研究过于理论化,缺乏实用性。

本文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确认我国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评价应该综合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出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后的盈利能力、获利能力、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等方面。(2)社会效益。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往往会对某一地区的人民生活质量带来变动,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由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转往往会带来更多的专家学者对该成果转化的研究热情,会为进一步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宝贵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3)科技效益。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评价离不开科技效益,主要考核技术流向地域合同数、专业技术人员数和科技成果扩散的范围[3]等方面。(4)环境效益。任何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都不应该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要坚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同样不能忽视。环境效益主要从固体废弃物、废水和废气三个方面考察科技成果转化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依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通过相关性分析,本文构建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由1个目标层指标、4个准则层指标和12个指标层指标构成,其中的12个指标层指标的具体含义如下:

(1)销售利润率(C11)是指科技成果转化新产品的税前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之比。比值越大则表示利润率越高,越能刺激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用公式表示为:

销售利润率=税前利润总和销售收入×100%

(2)投资收益率(C12)是指成果转化的收益与成果转化的投资之比。其中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包括成果转化后节约的成本、增加的收益以及技术转让带来的收益,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包括购买技术的价格、开发的费用和投入的投资额,比值越大表示投资收益率越高,越有利于投资资金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集聚,用公式表示为:

投资收益率=成果转化收益成果转化投资×100%

(3)成果转化收入占GDP的比重(C13)是指成果转化带来的产业收入在地方GDP中所占的比重,比值越大说明由于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的促进增长作用越大,用公式表示为:

成果转化收入占GDP的比重=成果转化产业收入地方GDP×100%

(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C21)是指城镇居民的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居民生活情况,最主要指标就是居民恩格尔系数。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果最先应用于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较强的城镇居民,可以选择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来判断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该比例越小表示该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越好,居民生活水平越高。

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综合评价模型

(一)熵值法原理

本文引入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进行指标确权,避免了主观赋权法在确权过程中由于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受评价者个人的主观性影响,造成评价结果的偏差。它是由评价指标值构成的判断矩阵来确定指标权重,它能尽量消除各指标权重计算的人为干扰,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其原理是:在信息系统中的信息熵是信息无序度的度量,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信息熵越大,信息的无序度越高,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小,其指标的权重也越小;反之,信息熵越小,信息的无序度越低,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大,其指标的权重也越大。

(二)熵值法确权过程

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指标客观赋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采集客观实证数据、对实证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依据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具体的确权步骤如下:

1.根据采集的客观实证数据,构建一个(Xij)m×n矩阵,表示基于n个评价指标的m个待评对象的判断矩阵,其中xij表示第i个待评对象的第j个指标值,而且1苅苖,1苆苙。

2.用极差变换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原始的指标数据之间量纲不同而且指标间的数量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需要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计算公式如下:在判断矩阵(Xij)m×n中,

对于正向指标:yij=xij—min xijmax xij—min xij,

(1苅苖,1苆苙);

对于负向指标:yij=max xij—xijmax xij—min xij,

(1苅苖,1苆苙);

其中,正向指标是指标数值越大越好的指标,负向指标是指标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由此得到了极差变换的标准化矩阵(Yij)m×n。

3.计算评价指标的熵值Hj:

Hj=—k∑mi=1pijInpij,1苆苙

(pij=yij∑mi=1yij,k=1Inm,0艸j1)

4.计算差异性系数gj:

gj=1—Hj,(1苆苙)

即对于给定的j,xij的差异性越大,则Hj越小,gj就越大,则该项指标对于待评的对象的比较,作用较大,指标越重要。

5.权重wj的计算:

wj=gj∑nj=1gj,(1苆苙)

(三)熵值法指标确权

数据来源于2009年、2010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汇总2009年的我国各省、直辖市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依据上述熵值法的确权过程,得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2所示。

(四)基于熵的综合评价模型

设第i个待评对象第j个评价指标的的评价指标值为uij,利用熵值法计算出来的权重为wj,则基于熵的综合评价值则为Ui,其计算公式为:

Ui=∑nj=1wjuij

其中(1苅苖),Ui的取值范围为[0,1]。当Ui趋近于0时,该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低,而当Ui趋近于1时,该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高。

三、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实证分析

(一)评价结果

本文对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的四大效应的12个指标值进行汇总,运用熵的综合评价模型来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评价,得到评价值如表3所示。

表2基于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的过程参数 过程参数

评价指标Hjgjwj销售利润率0.910.090.06投资收益率0.810.190.12转化收入占GDP的比重0.840.160.1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0.930.070.04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0.800.200.13国内专利申请受理数0.760.240.15技术流向地域合同数量0.830.170.11专业技术人员数量0.860.140.09科技成果扩散的范围0.920.080.05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0.940.060.04废水排放达标率0.950.050.03废气去除量0.890.110.07表3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值指标

对象综合评分

(Uj)指标

对象综合评分

(Uj)北京0.60湖北0.33天津0.41湖南0.32河北0.27广东0.56山西0.20广西0.23内蒙古0.17海南0.12辽宁0.36重庆0.33吉林0.44四川0.33黑龙江0.20贵州0.14上海0.56云南0.19江苏0.61西藏0.10浙江0.50陕西0.26安徽0.30甘肃0.17福建0.29青海0.12江西0.19宁夏0.14山东0.48新疆0.13河南0.29(二)结果分析

由表3和知,3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大体可以分为4个类别:

第一个类别的转化效率评分是介于0.75—1之间,说明该类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非常优秀,转化的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效益都非常的显著。由结果看来,没有省市自治区的评价分数位于该区域,说明我国所有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没有优秀的,表明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整体水平没有达到优秀,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第二类别的转化效率评分是介于0.5—0.75之间,说明该类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良好,转化的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效益都比较显著。位于该评价区域的地区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这五个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迅猛的政治中心和东部沿海城市,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资源环境和技术环境,说明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第三类别的转化效率评分是介于0.25—0.5之间,说明该类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中等,转化的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效益都还可以。位于该评价区域的地区有天津、河北、辽宁、吉林、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和陕西。这13个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无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仅次于东部沿海地区,需要发挥该类地区的各种资源优势,相关政策引导,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第四类别的转化效率评分是介于0—0.25之间,说明该类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差,转化的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效益不高。位于该评价区域的地区有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江西、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这13个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无论科技成果转化的人力资源还是财力资源都比较缺乏,需要相关政策偏斜、人才引进等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性。

四、结论

目前,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综合评价研究定性的较多,定量的较少。本文依据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从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的原理建立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评价模型,对我国2009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评价,证明了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陈伟,康鑫.基于GEM—DEA模型的区域高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研究[J].软科学,2011,4(25):24—25.

[2]段捷,刘勇.科技成果转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性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6).

[3]冯尧.基于DEA方法的我国高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J].学术交流,2011(3):102.

[4]刘家树.菅利荣.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114.

[5]张运华.基于价值链的科技投入及成果转化效率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2):187.

(责任编辑:关立新)

猜你喜欢
综合评价
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吉林省居民生活质量评价
基于AHP的织金洞智慧旅游资源条件综合评价研究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推动我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运用目标分析最优指标法综合评价广西市某医院2011—2015医疗质量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探究
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高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