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旺
摘 要 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提示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矛盾,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精彩的课堂提问都是教师在潜心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预设的技术性的提问和生成艺术性的提问的结果,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和常识。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提问 技术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0079-02
一、提问的技术主要表现在课前教师预设的问题上
(一)挖掘好教材是问的基础
特级教师张大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语言—思想—评议”的教学规律,即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研究课文的语言文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再反复思考这样的思想为何通过这样的文字载体反映出来。而教师的“问”也就是通过问题的形式要学生去把握文本的思想与语言。所以只有把教材挖掘透了、通了,提出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品味。
(二)课前预设的问题是问的关键
1.预设的问题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当我们提出的问题学生不会回答时,不要认为学生笨,先看一下自己设计的问题如果是树上的桃子,学生蹦一蹦能摘到吗?比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松鼠》一课时,开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找出文中概括松鼠特点的词语”,学生花费了二分钟的功夫还是找不到点子上。其实我们可以这样问,“作者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对松鼠的特点作了介绍,请找出这句话。并从这句话里找出概括松鼠特点的词语。”改后的问题学生就容易回答了。这样的问题遵循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从整体到部分”让学生先找句子再找词语,给学生的认知提供了一个台阶,让他们能蹦一蹦摘到桃子。
2.预设的问题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针对优秀生
比如学习一首简单的诗,教师不能用“当堂全部背出来”要求学生,应当有“读流利、读得有感情、背出来、熟练背出来”等要求,既让优秀生吃得饱,又让后进生吃得了。具体的提问中对优秀生和后进生的提问可比中等生的略少一些,高难度的提问要少一些,但又可针对优秀生做一些拔高性的提问。
3.预设的问题在内容上要有进展,不能重复
一位教师在教《乡愁》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中“小小”的作用是什么?(2)长大后“乡愁是一枚窄窄的船票”中“窄窄”的作用是什么?(3)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中“矮矮”的作用是什么?(4)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中“浅浅”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这种琐碎的提问完全是一个问题,即“诗歌中叠词运用”的问题。所以只需用一个问题“诗中用了四个叠词,请找出来读一读,分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这样的提问可引导学生去读文本,在读中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内容;又可提醒学生在读中品味文章的写作方法,深刻理解叠词在诗歌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4.预设的问题要有“眼”
一篇文章需要问的问题可能很多,但我们一定要围绕跟文章中心有关的问题来问,尽量使问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全国特级教师余映潮在设计《孔乙己》一课的问题时只用了一个问题”孔乙己的长衫到哪儿去了?”学生便展开了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从文本的蛛丝马迹中寻求答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5.预设的问题要有“序”。
一篇文章如果实在需要设计很多问题,那么问题的顺序应这样安排: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思考问题。具体做法是:有关文章主要内容的问题放在最前边,中间问题的答案应能在文本中按照由前到后的顺序找到或者是暗示到,最后是开放性或探究性的问题。这样的“序”既是文本的“序”,又是学生认知的“序”,还是由难到易的“序”。
二、教师在课堂中生成性的“再问”是教学艺术的有力展现
课堂是生成的,有时学生会向教师提出一些有价值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而教师若能对这些问题进行巧妙性地再问,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于漪老师在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时就做到了这一点。课堂上一位学生问“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话音刚落,大家都笑了,该生脸红了。于老师说:“这个问题不用回答,大家都知道万万是一亿的意思。可是,既然‘万万是‘亿,作者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呢?”这一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有人说“感觉好像万万比亿多。”有人说“‘万万读起来觉得顺口。”于老师于是归纳学生的意见,小结叠字手法的作用,然后问:“关于叠字的知识我们是怎么学来的?”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刚才那位学生。刚才提问的学生如释重负,脸上露出自豪的微笑。这个例子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很简单,而且表面上和语文无关。但于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揪住了课堂生成的契机,提出了新的问题“课文为什么要用这个词?”于老师这一问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首先及时调控课堂,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的问题上来,让混乱的课堂立即恢复平静。其次,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问题,进而组织学生讨论,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使教材在动态的阅读过程中生成了新的内容。再次,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保护了学生思考问题、积极发言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这是人文教育中最重要的。
我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当引导学生体会愚公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时,一个学生突然问“老师,我认为愚公有人定胜天的思想是对的,值得学习。可文章结尾却说‘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这说明还是上天移走山,并不是人定胜天呀?”我略一思索,反问他“山是很早就存在的,为什么天帝早不移晚不移,偏偏在这个时候移呢?”学生看过文本后马上答到“帝感其诚”,我接着说“对呀,所以说山还是因人而动的,是人定胜天呀。另外,我们开始上课时说过这是一篇神话故事,它就是借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学生点头,我趁势又说“这位同学把我想提给大家的问题提前提给了大家,很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希望大家多向他学习,做一个勤动脑,多发问的人。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现在就可以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解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开始挖掘文本,争着提问题。
总之,开放性的课堂形成了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独特体验。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一定全部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的“多元解读、独特体验”, 如果我们一味尊重迎合,势必会误导他们,他们的价值观就会出现偏差;如果我们生硬地给予否定或者不理睬,那将会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他们的内心会永远结着“疙瘩”。面对学生远离课堂内容的问题,我们也不能以一句“这不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或下去再说这个问题”把学生搪塞过去。我认为面对学生非本节内容的提问,要进行有针对性地再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巧妙地重新引到文本当中来,不能让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课堂的调控者是教师,面对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偏方向性理解,我认为教师要学会倾听,敏锐地发现、捕捉生成信息,将“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思路及文本的需要,生成新的问题,用教师的智慧开启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提问。课堂提问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愿我们在掌握这门技术的同时能使这门艺术放出灿烂的光芒!
(责任编辑 刘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