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琳
摘 要:在当今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的过程中,中小企业信息化在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中小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对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与建议,以实现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建设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255-02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生产总值、税收的重要贡献者,但是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其规模和管理上的限制,与大型企业相比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点,利用信息化系统,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利润水平,通过有效的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加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面临的对手是同行业各大生产厂家,小企业并不像大企业那样具有雄厚的资金和广阔的营销渠道,信息的收集渠道不畅通,对信息的分析能力较弱,对市场信息的了解比不上大厂家准确、及时。因此,应用信息化技术,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在最短的时间作出响应,是我国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和必要手段。
2.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美国《财富》杂志曾经对美国企业的寿命做过相关的统计,能存活50年及以上的企业只有2%,寿命在5年之内的却占据了大约62%,中小企业能够存活的时间平均不到7年。在我国,统计结果也并不乐观,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破产倒闭。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亟待提高。面临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则选择了信息化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信息化的应用与建设,将有助于中小企业在各个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准确性,为中小企业的预测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有效降低采购、生产和营销环节下工作的盲目性,从而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效率,经营管理系统的高效协调运作意味着缩短时间,从整体上节约成本,同时提高客户的服务质量,最终有助于企业长期收益和发展能力的提高。
3.配合合作伙伴的需要。随着供应链管理的逐步推行,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同时处于供应链的不同环节。一般来说大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其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尤其是库存量的要求逐步降低,这就对中下游合作伙伴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企业信息化建设,例如ERP的实施都在逐渐完善,所以中小企业要争取到合作伙伴,就必须在信息化的建设上与大企业相结合,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加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软件的支持,国内外一些大的软件开发商都相继制定计划,推出自己的产品,对这个巨大的市场进行开发。如2002年Oracle、联想、Sun联手启动的“鲲鹏计划”,2003年IBM的“腾越计划”,2004年惠普的“灵动商务策略”;当然还有比较成熟的用友ERP系统,一向重视个人用户市场的微软也开始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市场发展。总之,软件开发商的支持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政策来促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2003年正式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提出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逐步建立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信息服务系统。工信部也在《“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等措施。这些法规政策都为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同时,在国家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的倡导下,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联合思科系统(中国)技术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联盟,于2005年8月8日在北京宣告成立。该联盟的宗旨是引领中小企业信息化,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主要思路是由政府搭建平台,通过有效的政策吸引相关企业加入,利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政府和软件开发商在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方面所做的工作,为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提供了政策和技术支持。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百分比已经达到了99%,他们创造出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约为60%,其重要性也随之凸显出来。在我国,多数大企业都建立了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也具备相应的财务管理软件,还有部分大企业引进ERP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制造管理系统和SCM供应链管理等相关软件系统,其信息化成效显著;但是与大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起步相对较晚,信息化程度也较低,真正实现计算机高级应用的中小企业所占比例仍然较低,只有10%;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并未建立自己的网站,即使建立了网站也是仅限于企业的宣传和信息的查询,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企业还不足12%,进入信息化建设高级阶段的企业更是少数。总之,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从整体来看,信息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效果明显低于预期,未实现应有的价值,也难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根据研究和分析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足
在最近发布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与现状白皮书》中,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阻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因素中,“企业对信息化作用认识不足”这一因素以59.4%的比例高居首位。对信息化作用认识不足,便会导致信息化观念不强,积极性不高,信息化投入少、成功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停滞不前。企业信息化有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短期难以见到效益,企业高层领导者在做决策时可能对其重视不足,即使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也往往对其理解存在误区,认为拥有几台电脑、企业自己的网站和简单的财务系统就是企业的信息化。企业上下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基础管理不规范
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技术的建设,更是管理流程的革新,最终还是为管理服务,方便管理层作出正确的决策。中小企业规模不大,经营体制比较灵活,实行信息化就需要将原来灵活的管理机制转变为规范的作业流程,这就对其基础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没有健全的管理规范和清晰的业务流程,缺乏相关历史数据的积累和共享,这些都对信息化的建设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三)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仅有24.4%有独立的信息化预算,而52.9%的企业完全没有信息化预算,而且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预算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极低,大约只有1%;同时2005年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小企业在硬件方面的投入占67.6%,而软件投入却相对不足。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多数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高、融资困难、自有资金缺乏,自建信息化的投资回报也不符合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律,因此他们更重视短期的回报,更愿意将资金投向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而不是购置高额的、见效慢的信息化软件系统。信息化系统的维护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持续不断投入,这些高昂的信息化建设和维护费用使许多企业难以承受。
(四)信息化建设不符合实际需求
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缺乏对自身需求的深入分析,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脱离企业的经营核心,没有考虑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些企业还没有对事实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充分性进行论证,在没有确定信息系统充分有效的前提下就开展工作,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困难重重。有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使用了某个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软件,就盲目跟风;还有的中小企业只考虑信息系统的先进性,没有考虑到其实用性,从而导致建立的信息系统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此外,中小企业数量多,行业分布跨度大,信息化层次差异较大,而且中小企业信息化还停留在某些计算机管理软件的使用上,因此缺乏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五)企业IT人才短缺
信息化的建设和维护需要人才,尤其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超过80%的中小企业配备的IT技术人员还不到五名,IT人才缺乏,直接制约着信息化的建设。中小企业本身缺乏有吸引力的用人机制,没有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系统,而且忽视对员工信息化方面的培训,这些都造成内部人才的流失以及外部人才的难以引进。
三、加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是牵涉到中小企业自身、IT方案提供商、政府等多方面的一个系统工程。因此,中小企业要慎重考虑自身信息化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好调研和分析,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走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建设道路,制定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一)强化企业信息化管理意识
要推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企业上下对信息化的认识,尤其是管理层的重视。管理层对信息化有了足够的理解和重视,才能引领整个企业信息化的长远发展,而不是只关注眼前利益。同时,信息化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和所有的业务领域,需要企业上下所有人员的共同参与与合作,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化策略,推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二)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难以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外部环境的配合,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来保证信息化的效率和效益。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行业政策,以此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也使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法可依。其次,政府应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将分散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整合,然后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支持。
(三)合理投入和使用资金
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缺乏,财力有限,不可能有过多的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所以在投资时不可盲目,要根据企业自身实际需求,首先解决最迫切的问题,有重点地、科学地进行投资。总之,要本着合理、实用的原则,制定出个性化的信息化方案,用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最多的效益。
(四)制定长远规划
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建设、维护和管理,需要企业放眼未来,从长期利益出发,制定一个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之前,都要对项目进行科学的论证,编制精确的成本预算,并进行效益分析,然后再论证可行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规划。将长期的建设过程分为若干步,逐步推进和实施,不仅可以缓解资金短缺的压力,也可以逐步地积累经验,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五)完善用人机制,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企业不仅需要精通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要提高企业上下所有员工的信息化素质,实现企业由信息化带来的经营规模的转变。针对这些需求,企业要完善自身的用人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改善内部环境,吸引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要加强培训力度,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活动,培养出企业自己的信息化建设队伍,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
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运行效率,节约运营成本,创造更多的效益。虽然信息化建设面临着众多的制约因素,但是在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采取相应的措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定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徐志斌.联想、Oracle、Sun结盟 鲲鹏计划初露峥嵘.http://www.sina.com,2002.11.
2.张永东.中小企业信息化分析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3,17(277):87-89.
3.蒋彤.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J].情报探索,2008(12):43.
4.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2008
5.王焱.2011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调查.http://www.cbismb.com,2011.12.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青岛 26658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