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其勇
摘 要:文章通过对温州银行在案件防控、特别是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推进温州银行稳健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银行案防工作 风险控制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85-02
一、当前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
温州银行自2011年初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银监会开展“银行业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活动,在案件防范、排查、整改以及长效机制构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针对各业务条线排查中暴露的各个内控薄弱环节、操作风险点,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从推进合规建设、改革机构架构、改造业务流程、完善制度体系、导入经济资本、改进考核体系、加强风险管理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构建内控案防长效机制,深化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风险意识。一是在全行开展“银行业内控和案防制度执行年”主题教育活动,稳步推进“制度大梳理”、“合规大教育”、“风险大排查”、“执行力大推进”、“内控大评比”五大活动。活动期间,在内网开设“案例天天讲”栏目,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学习,加强员工内控合规警示教育,强化员工风险意识和案防意识。二是面向高管,以参观展览、听取讲座等形式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从岗位特性入手,警醒高管人员防范职务犯罪。三是面向各级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通过不定期通报、下发金融案例分析,组织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案防意识。四是面向新入行员工,开展“银行业案件防范和职业道德教育”,从源头上筑牢防腐倡廉思想防线。
2.全面开展制度梳理,规范制度管理。一是在2011年6月底制订了《业务制度管理办法》,对全行业务制度进行规范管理。二是由合规部牵头,制定制度梳理初步方案,于2011年上半年向总行各部室、分支行(营业部)发出制度建设意见、建议征求的通知,征求现有制度建设存在的缺陷、不足,业务操作流程设计的不合理和存在的风险隐患等意见建议,并采取调查了解,学习同行,分组讨论的形式,对全行180个规定、办法、操作规程进行制定、修订、合并、补充和废止。目前已将制度梳理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使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更具有可操作性。
3.开展全面排查,防范风险隐患。一是以风险全覆盖为原则,制定大额不良贷款排查方案,确定排查标准和范围。二是加强抵(质)押物权证管理。在全行范围内开展抵(质)押物风险排查,修订《抵(质)押物权证管理办法》,实施抵(质)押物集中管理。三是开展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专项调查,对信贷资金流入民间借贷市场情况及我行新增不良贷款进行全面分析。
4.优化组织架构,提升管控能力。一是建立总行、分行、支行三级组织机构体系,科学界定三级机构之间责、权、利关系,充分发挥管辖行的枢纽作用,让管辖行在柜员调配、客户经理管理、资源分配等基本职能中发挥应有的管理作用。二是强化条线管理。为适应总分支三级架构管理模式,设立零售信贷部、个人金融部、信用卡部,加强对小企业、个人信贷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公司业务,信用卡业务的条线管理机制和营销框架,坚持“专业化经营,系统化管理”的原则,切实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三是加快审计体制改革。在分行设立审计部门,试行分行内审人员派驻制,分支机构内审部门负责人与专职审计人员由总行委派,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四是健全监察监督管理。在四家异地分行以及鹿城区以外的四家管辖行设立监察室,其余管辖行设立纪检组,建立机构健全、监督有序的监察体系。
5.完善考核机制,发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一是完善分支机构考核机制。在考核内容上从经营效益、业务发展、资产质量与内控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二是提高内控管理在考核分数中的占比。将合规经营管理职责落实情况列入各分支行考核指标体系,取消业务发展指标中时点存款任务指标和考核指标,并对《2011年分支行经营目标考核管理规定》进行修订,将内控管理考核指标由原来的15%调整为20%。三是完善薪酬管理。邀请第三方咨询公司重新设计员工薪酬管理体系,明确薪酬由固定薪酬、可变薪酬和福利性收入等构成。基本薪酬不高于其薪酬总额的35%,分支行高管绩效薪酬根据年度经营考核结果,在其基本薪酬的3倍以内确定,对重要风险岗位员工,其绩效薪酬的40%以上采取延期支付的方式,且延期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并特别规定主要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薪酬的延期支付比例应高于50%,有条件的应争取达到60%。如果高管人员和员工在职责内的风险损失超常暴露,将全部追回已发放的绩效薪酬,并停止发放所有未支付部分薪酬。
二、在风险控制、特别是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诱发案件的外部环境因素更加复杂化,使操作风险防范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在从紧货币信贷政策背景下,宏观调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个别企业或个人不择手段,以假权证、假按揭、假公证、假委托、假注资、假报表等非法方式骗取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同时,由于资金供求失衡,温州市社会民间资金借贷十分活跃,一些企业单位及个人非法进行垫款融资,获取高额利差。这些外部环境必然会影响行内部员工,从而诱发道德风险,使操作风险防范面临着严峻挑战。
2.银行内控合规文化的营造与认同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十案九违规,这是对各类案件进行剖析后得出的重要结论。由合规管理不到位所引发的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的问题,是导致各类操作风险发生的最主要原因。随着案件专项治理活动持续深化,近年来在各类内、外部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章问题及受处罚人次方面,在数量上不少。从问题的结构方面深入分析,发现抵押权证管理、贷款“三查”、票据承兑贴现等基础性业务违规违章操作问题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这反映了一些经营管理人员没有树立科学的绩效观,重市场、轻合规,重业务、轻管理,以牺牲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代价取得粗放型发展,极易导致严重操作风险的发生。
3.一些分支机构内部控制体系运转存在缺陷。主要归结为几个不到位:一是管理小组运转程序不到位,一些本该上会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却由分支机构负责人拍板决定。二是机构负责人、中层干部在内控合规检查上不到位,没有坚持定期不定期组织对业务高风险点进行检查。三是违规违章问题整改不到位,一些分支机构对各类内外部检查发现的问题,不积极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给今后重复发生违规操作留下了隐患。
4.总行业务管理部门在操作风险防范上存在缺位。一是规章制度覆盖仍有不到位现象。如对风险预警发布及流程、高风险点业务突击检查、内部关联人贷款回避等业务和管理活动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二是一些业务制度及流程设计上存在缺陷。总行个别管理部门对一些规章制度制订及出台没有经过严密论证或相关会签程序,致使一些相关制度,在体系上存在操作性、严密性、关联性不强的问题。三是审计监督体系未能充分有效发挥作用。表现为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对存在的问题审计披露深度不够;对重点机构、重要业务、重点岗位审计监督覆盖不到位;审计工具、方法和手段仍停留在手工操作、现场检查为主。
5.思想教育缺失。银行属于高风险的特殊行业,其从业人员需要更高的职业和道德要求。温州银行成立时间不长,员工整体素质与同业相比,原本就有不小的差距,尽管在员工业务技能、从业资格的培训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忽视了员工思想层面的教育和警示,低估了社会不良风气对员工道德的侵蚀作用。
三、加强风险管理,推进温州银行稳健协调发展
通过前期全面整改打下的扎实基础,继续加强风险管理,将风险防范和内控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1.管好方向,力促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围绕温州银行“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打造“公众上市银行、区域领先银行、管控优良银行、温商服务银行、品牌知名银行”的发展目标,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战略投资者引入步伐。初步设想,拟引入几家战略投资者。同时,与战略投资者在公司治理、市场定位、内控管理、产品开发、科技信息、公开上市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有效促进管理水平、盈利模式、企业文化及竞争力等全面提升。二是树立发展特色。在客户市场细分中,凭借温州特有的地域优势以及同温商之间血脉相通的情感优势,确立在温商金融服务市场的优势地位。同时继续拓展服务中小企业的传统优势领域,创新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完善小企业“六项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小企业贷款满足率、覆盖率和服务满意度。三是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优化盈利模式、创新金融产品;按照转型升级年要求进一步推进业务结构、客户结构、收入结构、渠道结构转型,通过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建立基础客户群体、探索多元化增收渠道,逐步改变依赖存贷利差的现状。
2.管好企业文化,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引,树立健康经营理念。一是培育金融企业合规文化,营造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通过教育与管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既要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还要使人的自觉行为与制度对人的约束有机结合。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牢固树立先规范、后发展的经营理念,严禁违规办理业务。二是严格岗位职责管理,要以风险防范为前提,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岗位职责要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和下属分支机构的内控职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实行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做到定人、定事、定责,做到工作岗位、工作范围、职责权限清晰,使内控覆盖所有风险点,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重要岗位、主要风险环节做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
3.管好风险,逐步建立案防合规内生机制。一是高度关注宏观形势和监管政策。根据国家监管政策动向和业务开展中出现的新问题,重点对政府平台融资、信贷资金流向、二套房政策执行、财务费用管理、内部控制以及贯彻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等进行监督检查,高度关注信贷客户第一还款来源,确保受托支付比重达到80%以上。二是加大审计成果运用。通过非现场审计系统建设、审计条线垂直管理改革等措施,逐步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加大对分支机构的稽核审计和检查监督频率,并由事后查处为主转向事前预防为主,强化审计在发现、纠正、建议等方面的作用。三是持续关注重要风险点。锁定案件高发区的特点,突出重点机构、重点业务、重点环节、重点人员和检查监督等五个方面案防工作,特别是将柜面人员、客户经理、资金交易人员、信用卡营销和审核人员、基层网点负责人列为案防重点对象,突出对其行为监控和排查,加大对参与民间借贷、票据倒卖等行为的排查力度。
4.管好队伍,建立科学选人育人机制。一是把好“进人关”、“用人关”。要继续引进和培养能有效推动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的高素质人才。引进人才、提升干部时,强调“以德为先”,杜绝“镀金入行、带病上岗、带伤履职”现象发生,并要求本人或保荐人承诺对履职经历、奖惩情况等真实性负责。同时,建立诚信举报制度,鼓励和保护诚信举报和反映违纪违法事实的行为,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复。二是强化干部员工教育培训,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整体素质,使员工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同时,提高员工薪酬待遇,重视引导员工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充分调动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让员工看到职业发展前景,达到引人、育人、留人、人尽其才的目标。三是加强全员行为监督。继续落实干部交流、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强制休假等制度,规范员工八小时内廉洁从业和八小时外守法做人。发现问题深入调查追究,严格执行“上追两级、双线问责、一案四问责”等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作案人员严肃惩戒,形成震慑。
5.管好机构,强化对分支机构的管控能力。一是进一步理顺管理架构。加大对分支机构的检查监督、业务指导力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整改,违规行为处罚到位。同时继续推行审计、信贷、财务等队伍条线化管理,加强垂直管理和集约化经营能力。二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内部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以考核“指挥棒”督促分支机构端正经营理念,追求长期、真实、稳定利润,摒弃片面追求规模的经营理念,突出风险管理类指标,加强对日均存贷款的统计监测和考核,坚决打击违规揽存行为,遏制存贷款季末、月末冲高现象。三是加强各级班子建设。分支行层面,一把手要抓大事、抓难事、抓实事,要对改革发展、风险控制、安全管理负全责,副职按照分工切实履职,对分管工作过程和结果负责,且年度考核要与其分管条线业务完成率挂钩,形成权责相当、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炜.关于制定民间融资法规的思考.当代经济,2006(1)
2.秦玉洁.民间借贷若干法律问题研究.现代金融,2010(10)
(作者单位:温州银行 浙江温州 325000)
(责编: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