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

2012-04-29 22:17綦冬娟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8期
关键词:乙班甲班列方程

綦冬娟

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初中数学一个重、难点内容. 用列方程法解应用题一直是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头疼的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讲解,把学生小学时的算术思维转移到代数思维上来,根据实际问题的设置,建立适当的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去解决,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学习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教给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那么,一元一次方程又能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呢?

一、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优点

数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最大的区别,就是要把学生的算术法解题思维转变为代数法解题思维方式,让学生有意识地、习惯地自觉运用代数法列方程解应用题. 在这个阶段,可能会有很多同学不适应,因为小学阶段,学生已习惯了用算术法解应用题,代数解法对他们来讲还是新生事物. 人们总是对新生事物有畏惧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经历中要通过讲解例题,最好是分别用算术法和代数法解答,经过实际的比较,让同学们认识到列方程的代数解法比算术法有优越性. 经过多次的实际练习,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方式,并逐步适应、掌握代数解法. 如以下试题:

例1 甲乘汽车从A地到B地去,两地相距170千米,先是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从A地驶向B地,4小时后,该汽车改用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行驶,问:他从A地到B地共需多少小时?

解法一(用算术法解):

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我们知道,已知汽车已行驶4小时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那么我们可以求出已行驶的路程,即4 × 20 = 80(千米).又已知A到B相距170千米和现已行驶了80千米,则还要行驶的路程是170 - 80 = 90(千米).4小时后,汽车的时速改为30千米/小时,则剩下的路程所需的时间是90 ÷ 30 = 3(小时). 那么,他从A到B地所需的时间是4 + 3 = 7(小时). 如果要列综合式,即(170 - 4 × 20) ÷ 30 + 4 = 7(小时).

解法二 (用列方程解)如下:

用列方程法解答,首先要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即已行驶路程+将行路程=全程,由此可列出方程. 设他乘汽车从A地到B地共需x小时,则可得出汽车还要行驶(x - 4)小时,那么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可列方程4 × 20 + (x - 4) × 30 = 170,解方程,可得x = 7,所以他从A地到B地共需7小时.

从这道例题的两种解答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算术法费时、费力,步骤又繁琐,稍不留意就可能出错,而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则思路清晰,简洁省事得多. 这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比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优越的地方.

二、培养学生找“相等关系”的能力

列方程解应用题重要的一步是列方程,而列方程最重要的是分析题目和已知条件,先设出未知量,把未知量当成已知量参与运算,从中找出相等关系,进而列方程. 我们常见的这类问题有行程问题、浓度问题、工程问题、增长率问题、税率问题、等积问题等.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分清题目属于哪个类型,然后分析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最后找出未知条件和已知条件的等量关系. 这类问题可以利用公式或不变量找出相等关系.

初中阶段的数学应用题,经常见到的等量关系式有:(1)行程问题:路程 = 时间 × 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 = 溶液 × 浓度;(3)工程问题:工作总量 = 工作时间 × 工作效率;(4)增长率问题:增产量 = 原产量 × 增长率;(5)税率问题:税后利息 = 本金 × 存期 × 利率 × (1 - 利息税);(6)等积变形问题:变形前的体积=变形后的体积. 让同学们了解常见的等量关系式,他们在具体的应用题解答过程中就会变得得心应手. 例如如下例题:

例2 甲、乙两班共90人,期中考试后,由甲班转入乙班4人,这时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80%,问:期中考试前两班各有多少人?

分析 由已知甲、乙两班共90人,我们可以设甲班是x人,那么乙班是(90 - x)人,根据题意,如果甲班人转入乙班4人,则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80%,此时甲班人数为x - 4,乙班为90 - x + 4 = (94 - x)人,根据等量关系,可列方程如下:x - 4 = (94 - x)·80%,解方程可得x = 44,即甲班人数为44人,乙班人数为46人.

从这道题,我们很清晰地看出,解题的关键就是找出相等关系,如果甲班人数向乙班转4人,则此时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80%.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快速而有效地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并提高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的能力.

三、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比较固定,一般有这样几个步骤:设,列,解,检,答. 设,就是设未知数,即用一个字母表示题目中所要求得的那个未知数. 这个未知数一般用字母x来表示(这个未知量一般要有单位),在实际列等式或者是运算时,则把它当成一个常数参与运算. 列,就是列方程,即根据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就是解方程,得出答案. 检,就是检查解得的方程答案是不是正确,这是要注意的事,应用题的答案要符合实际情况,不能违背常理. 答,就是写出正确答案.

总之,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应用题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重点,是中学生由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一次重要的转变. 积极地探索和思考,综合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用列方程解决实际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各种问题,正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章晓敏.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1(11).

[2]练爱群,唐志祥.浅谈一元一次方程与问题解决[J]. 科技信息, 2009(13).

猜你喜欢
乙班甲班列方程
巧用勾股定理列方程
神兄神弟
拓宽思路 一题多解
五十四载青春接力投身铁路调车工作“甲班三调”的风雨坚守
利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
不变量引航 列方程称王
巧解难题
巧列方程,妙解趣题
如何使两班人数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