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分级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2012-04-29 13:59:31李路赵德钧
大学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提高班普通班分级

李路 赵德钧

[摘要]依据上海近年来招生情况,分析了大学数学分级教学的必要性。结合我校分级教学的试点经验,提出了大学数学分级教学的原则,分析了分级教学的利弊以及配套分级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第二课堂等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为我校全面实施分级教学做好必要准备。

[关键词]大学数学分级教学教学原则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8-0100-02

一、大学数学实行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从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在学生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性教育质量的不同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生源总体差异显著加大,按总分录取的方式使单科成绩差距悬殊的现象存在。自扩招以后,各批次的录取分数线间的差距相应增大,表1是上海市历年的一、二本的录取分数线及分差。从表1中可以看到,从2000年-2007年,总体上一、二本录取分数线呈越来越大的趋势,这说明地方二本高校的学生的基础分化呈越来越大的趋势,2007年以后,分差基本稳定。如何解决数学基础差异较大带来的教学难题,全国已有多所高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分级教学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大学数学分级教学的实施

(一)大学数学课程分级教学的原则

分级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贯彻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遵循教学规律,承认和体现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人选择,服务不同专业需要,培养创新人才,保证大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我校大学数学课程分级教学的构思

1.分级方式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大学数学的主干课程均按提高班和普通班两个等级实行分级教学,根据入学成绩与学生自主选择两方面结合的方法分级,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今后发展的目标来自行选择层次。这种“责任自负”的选课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引入竞争机制,高层次班的学生如果不及格要降到低层次,而低层次班的学生成绩突出可上升到高层次班。这样做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分级教学的教学内容

尽管由于扩招使现在学生的基础不如扩招前,但是培养目标仍然是本科层次,课程的定位必须保证本科的线,必须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依据教育部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高班在“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适当增加了一些内容。即使相同的内容,不同级别的班级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处理上也要求不同。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要求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对理论性强的概念,结合几何解释,理解其思想,重在应用。而对于提高班的学生则要求不仅要深刻理解概念,还要让他们学会用数学语言和数学表达来处理问题。

3.分级教学的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层次班级的具体情况,任课教师应尝试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普通班的教学中可加强习题课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在提高班可补充一些综合性例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一些扩展知识。同时,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信息量,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特点的“逻辑型”和“过程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分级教学的利弊分析

分级教学的整体思路重在分层次,对于相同教学目标的学生分级教学时,教学目标就较难实现。分级教学让尖子生放在一起,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让提高班的学生学得更好。但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会影响整个班的学习气氛,使部分学生放弃学习,导致两极分化,这个问题要引起关注。

(四)分级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

大学数学分级教学对教师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精心组建教学团队,分别成立大学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以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效果好的高职称教师领衔,团队中老、中、青教师相结合,分别承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以及大学数学网上资源平台的建设,不断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保证教学效果。教学团队负责课程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编写符合分级教学的配套教辅和习题册,保证分级教学的教学质量。

(五)第二课堂建设

为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要加强课外学习平台的建设,构建多元化学习环境。[4]如每天的辅导答疑值班,为学生随时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机会;建设大学数学主干课程的网上教学平台、精品课程学习网站,方便学生的课后学习;积极开展大学数学的校内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和上海市的高等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我校分级教学的探索

我校对分级教学模式已有多年的探索,在高等数学课程实践上作了积极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将继续通过对学生分层次目标的培养、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分级教学模式,也希望能为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的数学教学改革作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大潜.数学建模与素质教育[J].中国大学数学,2002,(10):41-43.

[2]赵冰,阮晓青.新形势下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等数学研究,2010,(13):7-9.

[3]许晓曾.浅谈高等数学分级教学中的利与弊[J].科技信息,2012,(11):262.

[4]崇金凤,卓泽朋.高等数学课程分级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1):88-90.

[责任编辑:钟岚]

猜你喜欢
提高班普通班分级
我们的童画世界
秀江南(2024年1期)2024-04-02 20:43:07
“破境”而出,向上生长
试析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与方法
权衡小学教学中的平等对待与差异对待
分级诊疗路难行?
若想成功,就别把路堵上
就业后的廊坊师范学院“提高班”(下)
计算机教育(2016年8期)2016-12-24 10:09:47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50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2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