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发旭
能力的形成,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各种教学目标中最重要的一个. 针对初中数学而言,需要培养的能力有很多种,比如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能力等. 但不管哪种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获得,这都可以成为他未来获取知识和独立学习的基础. 只有培养学生具备更强的能力,我们的教育也才会获得持续的进展. 但我们应该看到,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各个学校普遍不同程度地把提高学生成绩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各种教学方法也都是围绕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来开展. 新课改的实施把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步拓展开来,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实验、分析,自己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成了初中数学教育的主流思路. 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逻辑性极其严密,对学生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准确性要求都非常高,并且数学是学生未来学习中许多知识的基础,因此,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思路设计,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新时期初中数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
一、构建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主要途径
1. 科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很难想象,学生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还会产生学习的动力,更不能想象培养出能力. 正如布鲁纳曾说的,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 另外,许多心理学家研究也显示,兴趣作为智能活动的动力系统,可以有效地维持大脑积极兴奋的工作状态,激发大脑组织加工与探索创造的能力. 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采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思路设计中也有很多种方法.针对课堂开局,教师可以结合课堂讲授知识利用一些有趣的故事吊起学生的“胃口”.比如学习“三角函数”之前,教师可以引用一句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真的想看到一千里之外的景色,那得登多少层楼?学生们众说纷纭,兴趣很是高涨,这时教师再引出下面的知识,让学生带着兴趣用学到的知识去计算到底需要多高才能看到一千里之外的景色.
2. 适时推进差异化教学模式
新课改明确指出:“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从而在培养对象上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要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对数学教育发展要尊重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的一个协调性指导,同时也是对初中数学教学要开展差异化、区分层次的教学的一种要求. 开展差异化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个体之间的爱好、智力等进行仔细的调查,然后把情况相似或者相同的学生分成一组.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把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打乱,重新排布上课群体,这样有利于师资力量的有效利用,也为不同群体的学生都能获得属于自己能力范围的教学方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分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科学性,不能流于形式,采取就近原则或者性别原则等,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 另外,分组后的教学思路要根据学生情况设定.
3. 逐步完善能力培养的环境
二、结语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彥芳. 初中数学兴趣教学之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1(25).
[2]颜明.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 科学教育,2011(2).
[3]沙良军.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源[J].教书育人,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