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玲
[摘要]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中唐时期,因为其致力于古文改革,加上他作品中独特的创造风格,尤其是在诗歌方面独具匠心的个性化探索,被后人以韩孟诗派的核心诗人来进行研究。韩愈诗歌作品风格的多样化,奇险怪异的审美风格,与其不甘平庸的个性、敢于创新的意识、多次被贬的人生经历以及高度的自信有关。
[关键词]韩愈诗歌奇险怪异审美风格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8-0052-02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闻名遐迩的成就,一是他以复古为标志,倡导古文运动;二是他独特的创造风格,尤其是在诗歌方面独具匠心的个性化的探索。因此,他被后人作为韩孟诗派的核心诗人来研究。笔者试图结合中唐时期“好奇尚怪”的时政潮流,与韩愈的个性化人生历程,解析其诗歌奇险怪异的审美风格。
一、韩愈诗歌作品语不惊人死不休——风格的多样化
笔者对《全唐诗》进行了统计,韩愈的诗歌在诗集中占10卷,多达300余首。但是,我们仔细分析韩愈的诗歌,给读者的感受多为孤僻、冷峭和艰涩。在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一生都在践行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韩愈也不例外。如同一主题的组诗《青青水中蒲三首》——思妇之歌:“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这青青的水中蒲草,塑造出离思送别的情景,蒲草下的鱼儿反衬出妻子思念丈夫的无比孤独。香蒲下的鱼儿成双成对,欢愉而惬意;而妻子要与丈夫分离,难舍难分,道出伶仃而落寞之感——如今您要去陇州,我跟谁在一起呢?简短的四句,率真古朴,彰显出民歌格调。“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以不同方式表现反复回环,思妇寄语随水浮萍,反衬自己不能伴随,感慨伤怀。“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这几句诗则抒发了丈夫的四海之志,让人体味到东汉诗赋的味道。
再如,韩愈在写给张籍的两首七言绝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中写到:“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清新的诗句,给人一种天然纯正的感觉。《叉鱼》诗曰:“脍成思我友,观乐忆吾僚。”诗歌新颖地道出韩愈思念当年同在朝廷做官的朋友的感情。从以上枚举的诗歌,可见其追求风格多样性化的特点。同时显示出其与众不同的纵向人生经历——韩愈诗歌作品,早期平正为多,中期因被贬而出现雄奇险怪,晚期因年纪已高,心境平和而作品多趋于清新平缓,如《南始泛》、《早春》等。
二、韩愈诗歌的审美追求——奇、险、怪与创新
韩愈诗歌奇、险、怪与创新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艺术思想、思想感情等方面。
(一)透过险语奇句,体味独特的艺术境界
韩愈诗歌作品的语言文字奇诡怪异,无不追求奇险的艺术效果。这体现在其诗歌的奇字新语上。如,“五古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 诗歌词句间见诙谐、奇崛之效,语言尚奇,如“横空盘硬语”。可见韩愈读书量之大,并追求语言的奇险与创新。
(二)艺术构思上的奇异
奇险怪异的艺术境界源于其独特的盘空硬语。如,掀天的巨浪在《洞庭湖阻风》中,是“雾雨晦争泻,波涛怒相投”,可见其艺术构思的奇异。再如《叉鱼》中的诗句“刃下那能脱,波间或自跳。中鳞怜锦碎,当日讶珠销”,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景观的奇特。
(三)奇、险、怪的艺术境界源于其忧患意识
韩愈诗歌表现为奇险怪异的艺术境界,如果与其一生的经历相联系,会发现这源于一种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来自韩愈的人生经历和对自我生命的感怀悲叹。这种忧患意识影响了他险怪的审美情趣与艺术境界。
三、韩愈诗风乃浓重历史文化的沉淀
在中唐,以韩愈为代表的韩孟诗派,受到当时“好奇尚怪”的风气熏染,审美具有时代倾向性。在价值体现上,彰显艺术形象,折射出强烈的时代特征,从而使人们的社会心理与审美观发生较大的变化。韩愈诗文中的奇与险,是时代的反应。
(一)不甘平庸的个性与敢于创新的意识
韩愈天性不甘平庸,正是这种不甘平庸的天性让他的诗歌能从李白、杜甫等雄奇浪漫主义前辈诗人那得到继承和创新。正是在这种创新意识的指导下,韩愈的诗歌才具有险、怪、奇的特征。这种特征开拓了李白、杜甫之外诗歌发展的新局面。
(二)奇情奇景源于多次被贬谪
韩愈的诗作中,多能看到奇情奇景的表述,这不仅与其天性爱好有关,更与他一生多次被贬谪的经历有关。他在途中经历的嶙峋神秘的高山、荒寂无人的古刹等天下奇观景象,都丰富了他诗歌创作的素材。因此,韩愈的险怪诗风,不仅反映出其天生的反俗个性,更体现出韩愈对艺术追求的探索创新与向往。
(三)韩愈独特诗风源于其高度的自信
韩愈独特的诗风还源于其心理特征——高度的自信。韩愈任国子博士时作《进学解》一文,表面上是在对学生训话,其实是在学业、德行上勉励大家要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诗文的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他对自己的才、学、识、德的高度评价。
韩愈认为优秀的诗歌作品,必须能抒发作者自己的真实感受。如屈原在悲愤中创作出惊人大作,陶渊明、柳宗元赤胆忠诚但终因不得志而创作出优秀的诗作。韩愈结合自身的坎坷人生经历,在诗歌中就人生价值做出高度的自我评价。如,《从仕》“闲居食不足,从仕力难任。两事皆害性,一生恒苦辛。”表达了其失意的人生与压抑的心理,以及极力想超俗的境界。
综上所述,韩愈超凡脱俗的个性可以从其诗文中得到体现。仕途生涯受挫让韩愈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但同时也加速了其险怪诗歌艺术审美风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查金萍.韩愈诙谐诗风研究[D].安徽大学,2004.
[2]方秀英.韩愈诗歌谐谑风格的表现方法[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3).
[3]吴怀东,余恕诚.论传奇小说对中晚唐诗歌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
[4]少木森.“推敲”韩愈[J].科学与文化,2005,(2).
[5]阎续瑞.韩愈诗歌的审美艺术解读[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
[6]孟祥娟.宋词流派论争之我见[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7]洪艳.庄子生态美学思想探微[J].大学教育,2012,(7):34.
[责任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