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历史方位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012-04-29 13:00德力格尔玛,候凤石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8期
关键词: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

德力格尔玛,候凤石

摘 要:以党的历史方位为视角,全面分析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内容,提出正确判断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是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前提,也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前提,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党正确判断和把握自身历史方位的过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194-0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中华民族振兴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党的指导思想和历史使命,既要求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求我们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双重要求相结合,体现在党的历史中,就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的事业发展。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笔者以为,党的十六大总结和提出的关于“党的历史方位”的判断,对于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在科学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党的历史方位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概念。所谓历史方位,指的是客观事物在历史发展中所处的位置。党的历史方位,即党在时代和历史发展中所处的位置。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关键在两点:一是科学判断时代的特点,二是科学判断时代特点所要求的党的任务。“历史方位是世情、国情、党情等各种因素的交汇点”[1]。回顾90年来党的历史,我们会发现,科学判断与把握党的历史方位,是一个事关党的理论创新与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全部历史经验表明,每当我们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了历史方位,党就能够取得重大的理论创新,党的事业就能够取得重大的发展;相反,每当我们在历史方位问题上出现偏差和失误,党的理论创新就会陷于停顿,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地判断和把握党的历史方位,指出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这一具体历史条件,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党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路线和方针政策。正是由于科学判断和把握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在理论创新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的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最伟大的实践成果。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我们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中心任务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建国初期,我们党正确把握了历史方位,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成就。但1956年后,我们党对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判断出现偏差,导致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严重偏差。在理论方面,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实践方面,政治上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致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绝对化;经济建设上,则左倾冒进、急于求成;社会所有制关系上,急于求纯,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分配方式上,大搞平均主义。对历史方位判断的失误,给党的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挫折,教训是深刻的。沉重的教训,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了科学地判断和把握历史方位的重要性。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认真总结我们党以及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我国基本国情,科学分析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从而提出了我国提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科学论断。在科学把握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党在理论上不断创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论”,“改革开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这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构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如果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的话,那么,邓小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取得,是与党对自身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密不可分的。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党的历史方位是历史的、具体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到上世纪90年代末,无论是国际国内形势还是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党是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履行执政职能,制定各项政策和开展各项工作的。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困难和风险。”[2]这种困难和风险,具体体现在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上。

首先,从国际局势来看,世界局势逐渐发生大的转折。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不可测因素进一步增多。在这种世界大局大变动的条件下,能否抓住机遇,能否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的强大和最终统一,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大挑战。

其次,国内局势也在发生大的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革命的推进,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和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这些都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带来了深刻影响,同时也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再次,从党的建设看,经过近80年的发展,党的自身状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与此同时,我们党又处于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党的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同时在一部分人中也存在着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漂浮等问题,腐败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全面提高党的干部队伍素质,成为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情况对我们党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在这种形势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马克思主义者与时俱进的精神,科学分析和把握了新时期党的历史方位,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及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党的理论发展推向新的阶段。

如果说毛泽东思想是我党在革命时期科学判断自身历史方位并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邓小平理论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科学判断自身历史方位并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我党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科学判断自身历史方位并进行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列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和善于判断历史方位并及时进行理论创新的精神风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对党的先进性做过深刻的阐述: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和强调整个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因此它是代表“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3]。共产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是来自无产阶级同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先进性,共产党人的使命和生命力也在于这种联系。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4];衡量一切政党也包括共产党先进性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够解放生产力,代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为之不懈奋斗。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党建理论。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并明确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5]。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进一步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实质,说明了只有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坚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正确把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确把握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才能永葆先进性,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和胜利,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了“三个代表”;之所以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归根到底也是因为在不同程度上违背了“三个代表”。历史经验表明,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永葆生机和活力,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生产力问题,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造具有中国特色而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文化,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根本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根本任务,为我们在新世纪推进党的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80年全部历程和基本经验的精辟总结,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对新世纪保持党的先进性提出的根本要求和前进方向,是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科学发展观是新形势下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成果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这些情况表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发展的这种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正是基于对党的新的历史方位的正确把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立足现实,总结过去,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它的形成有着充分的历史与现实依据、理论与实践依据,它是理论、实践、主观认识、客观规律、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具体有机的统一。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学说,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深远意义。

科学发展观更新了发展的理念。“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统筹安排、统筹运作,克服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和自然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平衡带来的种种弊端,开拓了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境界。与其他发展观相比较,它更加全面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诸系统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

科学发展观更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准则,重新审视和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两者看做一个整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人类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身,破坏自然就是破坏自身;人类的发展有赖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的发展有赖于人类的科学发展,从而自觉以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规律来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

科学发展观升华了发展的价值追求。科学发展观突破了过去人们从物的角度来看待发展的那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的局限,强调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确定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不但要满足我们的物质需求,而且要倡导人们完成文化重塑的历史任务。它注重精神生活在人类全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使人们从过度追求物质生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从而保证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它以系统性的观念更新和思维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科学发展观以“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系统的理论说明和论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补充了极为重要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也深化了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党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理论性创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诉求,是当代人类文明成果的中国化运用,是对当代人类发展问题的中国式回答,也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新问题的新回答。

总之,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发展和推进,则取决于对党的历史方位的正确判断和把握。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我们必须从中国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研究和解决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使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6]

参考文献:

[1]原方.准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的深刻内涵及实践要求[J].理论探索.2004,(1).

[2]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85.

[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09.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9.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9.[责任编辑 杜 娟]

猜你喜欢
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浅谈科协组织如何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其作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