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荷塘月色》中的比喻新颖、奇特而又富于美感,具有生动形象的感染力量,真是珠玉灿烂,璎珞俨然。它能给我们很多美的感受,同时也能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关键词:《荷塘月色》 比喻 新颖 生动 美感
朱自清写于1927年7月的《荷塘月色》(苏教版必修二,2008年6月)从写作技巧上来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但其中最为突出的还是比喻修辞格的运用,其比喻新颖、奇特而又富于美感,具有生动形象的感染力量,真是珠玉灿烂,璎珞俨然。下面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作者写“荷叶”,用“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就极为生动,赋予荷叶动态的美。由于荷叶“出水很高”,因而作者用“亭亭的”来修饰;又由于荷叶舒展,所以作者用“舞女的”来修饰。这个修饰词是十分重要的,非“舞女的”裙就不能用来作比。它如果不扩张,也不舒展,那么荷叶的优美姿态就表现不出来。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如粒粒明珠”——像明珠一样晶莹洁白;“如碧天里的星星”——白花在绿叶衬托下,在月光照射下隐约闪烁,像碧天里的星星眨眼,因为是“零星的”,所以用了“点缀着”,这主要是从色彩的角度来描写荷花的;“如刚出浴的美人”——“白花”像“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洁净、爽朗,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人教版的旧教材中,“如刚出浴的美人”曾被删掉,编者可能是认为这个比喻“不雅”,对我们的中学生影响不好。但今天,我们觉得这个比喻“卓尔不凡”,它给人以美的想象是无穷的。其实,现在我们也经常夸赞小女孩像花一样美,本体和喻体是一样的,只不过朱自清先生给这个比喻的喻体加了一个“刚出浴”的修饰语,就显得大胆、新奇而值得我们品味了。
作者又是怎样来描写荷香以及荷叶动态的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把“清香”比喻成“歌声”,太妙了!微风中的花香是断续吹来的,时有时无,又若有若无,有如远处高楼上歌声飘扬,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这其实也是一种通感的修辞手法。通感是指人在感知某一对象时,某种感觉可以获得另一种感觉才能得到的感受。其原因在于各种感官的感觉在大脑中形成联系,可以沟通。作者在这里把嗅觉的东西诉诸于听觉,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使读者产生审美想象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是“微风”,所以有“一丝的颤动”;由于月照反光,所以“像闪电”。作者用“波痕”来表现荷叶整齐而又有节奏的波动,同时又用“凝碧”来形容“波痕”,动中有静,静中见动。荷叶、凝碧、波痕三者的色彩又是同一的,实乃天成。
那么,月光又如何呢?雾中的叶子和花又怎样呢?作者用“流水”比喻月光的清澈、明亮,而叶子和花笼罩在雾中,又淋浴着月光,显得柔和而润泽,所以说“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为什么说叶子和花“像笼着轻纱的梦”呢?这是因为雾中月下,看起花来飘忽朦胧,似真切,又不真切,因而说“像笼着轻纱的梦”。在我们的生活体验中,梦是稀奇古怪、变化游离、亦真亦假的,如若“笼着轻纱”就越发如此了。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柳枝上的影子落在荷叶上像是一笔一笔画上去的,浓淡相宜,似画非画,似诗非诗。这样月光和月影就显得和谐而有旋律了,所以作者把它比作“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同样也是一种通感的比喻,把视觉转化为听觉,其中内在的和谐美表现得恰到好处。
作者最后描写灯光,也是独具匠心的:“树缝里漏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作者用极欲入眠而又不能痛痛快快入睡的人的显著表现来比喻黄昏的灯光,出神入化,言浅而味深,结合作者的写作时代背景,令人深思。
总之,《荷塘月色》中的比喻新颖、奇特、优美、生动,它来自于作者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力,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把握以及艺术的功底。它能给我们很多美的感受,同时也能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当然,对《荷塘月色》中的比喻也有持不同看法的,如余光中就认为这些比喻“浮泛”“轻易”“阴柔”“浅白”“不精警”“不美”,这可以说是一家之言,兹不赘述。
陈国栋,江苏省新沂市启明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