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娟
[摘要]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一直是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根据职业院校的使命与教学特质来认识职业院校采用的各种课堂教学方法,可进一步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选择课堂教学方法的问题,并探寻我国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
[关键词]课堂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改革趋势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8-0029-03
当今我国职业院校教学中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性研究,轻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在课堂教学中,重讲授,轻启发引导;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职前师范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课堂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双师型师资资源不足,教学计划及实际行课中教师倾向于填鸭式教学。这种现状亟待改善。现今,教育部、财政部严把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同时,力争给各职业院校配备高技能的师资、配备充足的实训设备,争取培养适应社会各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一、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及其发展探析
(一)课堂教学方法的定义
关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概念,基本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广义的,一种是狭义的。在广义上,潘懋元等人就认为课堂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的总称,其中也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材编写方式等。郭淑敏认为课堂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有秩序的活动方式,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它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李定仁理解为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而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途径、手段和活动方式的总和。关于狭义的概念,潘懋元则这样定义:教师如何对学生施加影响,怎样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的方法。
实际上,课堂教学方法不会孤立存在,它与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模式、教学媒体与技术等密切相关。
(二)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阐释
1.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的定义
薛天祥教授认为,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手段,也就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才能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因而,课堂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潘懋元教授认为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是受教学目的目标、内容、学习者个人三方面因素制约,教师向职业院校生施加教育影响的方法;是教师如何对学生施加影响,怎样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的具体方法。笔者认为,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的技术、技巧、程序、步骤等。课堂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活动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它与教学目标、教学主体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层次性。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又有其特殊性。
2.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
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随着职业院校功能与理念的演进得以发展。在中世纪大学产生时,大学唯一的职能是教学,强调把普遍的学问传授给普遍的人,以培养教师、律师、医生、牧师及有一定专长的公职人员。因此,中世纪大学的课堂教学方法有三种,即讲授、背诵和辩论。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后,大学的职能强调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这种把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的作法,导致教学形式的革新与创新。随之,演讲、讨论、研究等课堂教学方法得以运用。近年来,为了培养职业院校生的实践操作技能、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课堂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几种典型的研究性课堂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法等在职业院校教学实践中得以发展。
3.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的分类
在我国,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这样归类:按组织形式分为讲授法(讲解、讲述、讲演)、自学指导法讨论法、故事线教学法、种子教学法以及多元智能教学法;按知识来源分为直观方法(演示、图示、参观)和实践方法(练习、创造性作业、实习作业法、实验实训法、操作练习法、项目研究法);按积极性与独立性分为图例讲解法、复现法、问题性讲述法、局部探索法、发现教学法和研究性课堂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又叫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按教学活动过程分为考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学导式”教学法。
国外职业院校现在基本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如案例研究、模拟训练、观点烹调、精品觅食、演习教学法、综合考试法等。日本盛行讲座制与自主学习教学法。讲座制是教授与演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研究方法,注重传授新知识、新动向。美国职业院校用得较多的则是程序教学法、个别化教学法、计算机辅助和计算机管理教学法、探究—研讨教学法。俄罗斯现在则有问题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强化法、暗示法、业务游戏法。德国的脱钩教学法,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法都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课堂教学方法。
二、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多种因素对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的影响
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是不会孤立存在的,它与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模式、教学媒体与技术等密切相关。课堂教学方法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育对象和师资条件等因素有着内在的关联,受其影响和制约。职业院校教育的使命与具体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学习风格特征、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特征、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其他社会性、动态性因素都会影响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
(二)院校使命以及职业院校教学的特质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导向性影响
职业院校的使命就是职业院校要致力于使职业院校生成为精神和道德的领袖,培养其独立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使职业院校生成为理性的旗手,促使其知识的传递与发现,智力的培养与提升,智慧的播种与点燃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职业院校还要致力于使职业院校生成为综合型和技能拔尖型人才,具有完善的素质结构,既要专而精,又要博而通,有突出的专业性,丰满的个性,更强的独立性、创造性和批判性。
职业院校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职业院校教学内容具有职业倾向性和前沿性,职业院校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职业院校师生在教学关系上具有相对独立性,职业院校教学与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些都是职业院校教学的特质。
因此,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就应该考虑到职业院校的特殊使命以及职业院校教学的特质。选择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方法与教育目标密不可分,方法本身就蕴含着教育的价值。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应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势
以教师、学生的多边活动作为出发点来设计课堂教学方法,由重视传授知识转向重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在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上强调多样性、灵活性和综合化,关注教学中的三重对话:意义与关系的重建。无论怎样改革,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职业院校的教学更加有效!有效、优质教学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是教学的每个参与者所希望达到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呢?笔者认为,关键在教师。教师要牢牢地掌握并灵活运用耶伦(S. Yelon)的有效教学的十项原则及戴维斯(B. G. Davis)的有效教学的四个基本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十项原则
十项原则包括意义性:激励学生并协助他们把主题与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验进行联结。先备条件:评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准,仔细调整教学,让学生作好下一个阶段学习的准备。开放沟通:能确实让学生知道所要学习的内容,以专注于学习内容。编选与组织精要的内容:协助学生专注且建构重要的内容,以利于这些内容的学习与回忆。教具(或学习辅助器材):协助学生使用各种设施,让学习更快、更容易。新奇:变化教学刺激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示范:向学生展示记忆、思考、行动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为他们做好练习前的准备工作。积极而适当的练习:提供记忆、思考、实作与解决问题的练习,让学生能够应用并促进自身的学习。愉悦的情境与后果:让学习令人感到愉快,学生就能对学习内容感到舒适;让学习令人满意,学生就能持续学习,且能应用所学内容。一致性:让目标、测验、练习、内容与教师的解说彼此一致,才能让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内容,而且能在教学以外的情境应用所学的内容。
(二)有效教学的四个基本策略
首先,教师要以适合学生能力的方式组织并解释教学材料,因为对教材和学生的理解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其次,创造学习的氛围;再则是帮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自我约束的学习者,最后是教师要不断反思并评估自己的教学。
总之,我们要认识到:课堂教学方法本身各有优缺点,不能一味摒弃;对于国外职业院校所使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也不能全盘接受,要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法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想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不仅仅限于对具体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而应对教学思想、教学技术和手段、教材以及课程设置进行综合考虑;课堂教学方法是在改革中发展的;我国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以课程内容体系与课堂教学方法为核心;强调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的开发与恰当利用;强调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方法;关注教学改革经验与教学资源的共享。
职业院校教学方法要致力于改革与创新。职业院校教师应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挖掘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寻求知识、养成技能。
[参考文献]
[1]唐安国,祈福良.高校教学概论[M] .上海:上海交通职业院校出版社,1991:83.
[2]潘懋元,王伟廉.邬大光.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3:253.
[3]冷余生.从讲授为主导自学为主——论我国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的历史性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6:59.
[4]郜岭.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J].淮南师院学报,2003:68-69.
[5]米鹏.构建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体系的新趋势[J].教育研究,2006,(8):110-112.
[6]孙泽文.简析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J].高教研究,2006:134.
[7]郭淑敏.应用型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方法的选定及评价[J].北京教育.2006,(4):33.
[8]石姚亮.高职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4):27.
[9]张璐.论高职综合英语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大学教育,2012,(5):55.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