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不丹看“藏戏”

2012-04-29 11:28阿兹猫
读者欣赏 2012年8期
关键词:帕罗藏戏不丹

阿兹猫

帕罗(Paro),是不丹的门户,也是我探索这个隐秘王国的起点。帕罗虽不是不丹的首都,但其重要性一点不亚于廷布,作为西部重镇,不丹政府在这里建有国家博物馆、电力工程、工艺美术中心、购物中心以及许多文化机构和宗教寺院。在不丹旅游,不能不认识这个字—Dzong,即“宗堡”的意思,简称为“宗”。宗式建筑是17世纪初期由不丹第一位神权领袖拿旺喇嘛(Ngawang Namgya)所创建的,是集政、教、法于一身的寺院兼城堡,不丹几乎每个重要谷地都有“宗”,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的要塞。始建于1644年的帕罗宗(Paro Dzongkhag)位于帕罗山谷最险要的位置,飞机降落时便可以看到,因为山势较高,走在帕罗的任何地方你都不会错过它,这也是不丹最著名的宗之一。

站在帕罗宗下,我不禁感叹,与相同气质的尼泊尔和印度相比,不丹处处都很干净,青山碧水蓝天和宗堡建筑又让人想起西藏,好一处绝佳的清净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旧保持着古老的传统文化,我开始理解不丹决策者的观点:国内生产总值不等于幸福,而幸福才应该是社会发展的真正目标。

这一次我是慕名来参加不丹一年中最重要的帕罗节(Paro Tshechus)的。作为世界上唯一以藏传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宗教给不丹的文化历史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而节日更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不丹信奉藏传佛教噶举派,帕罗节由三部分组成:节前准备、帕罗宗内庆典活动和三天歌舞庆祝。因为要参加这么隆重的节日,我也决定入乡随俗,好在前天委托旅行社帮忙定做的不丹传统服装“旗拉”已经拿到了,非常合身。一大早,穿戴一番后,我和向导扎西来到帕罗宗。宗堡建在山丘上,下面流淌的帕罗河清澈透亮,水声淙淙,背后的群山绵延交错,映着蓝天白云。帕罗山谷一带自古较为富饶,也是不丹发展较早的地区,这里的海拔只有2250米。

这一天,通往宗堡的小路上行走着三三两两盛装的当地人。听说前一天,国王和众大臣还特地来为帕罗节主持开幕仪式,在帕罗宗日蓬堡(Rinpung Dzong)里进行,禁止拍照。从第二天开始便是连续三天在帕罗宗前的广场上以歌舞方式庆祝,这期间当地人都会穿上最隆重、正式的传统服饰,前往他们信仰中的圣地并接受上师的祈福。

我沿着山路走到日蓬堡,因为今天里面依然有政府的活动,不对外开放,便拍了些外部景观—宗堡的内部通常也是不允许拍摄的。仪式在半个小时后开始,人们朝帕罗宗广场方向走去,我也融入盛装的人流中。帕罗宗本名应叫做“仁增潘世珍宗”,意思是“堡垒上的珠宝堆”,这里曾是保卫帕罗河谷的堡垒,现在则和不丹其他堡垒一样,既是佛教寺庙,又担任一些政府职能,国民议会的会议大厅和地方法院都曾建在这里,现在仍居住着约200名僧侣。听说不丹著名的电影《小活佛》便是在此取景。一抬头我看到山顶上有个不丹传统的圆顶建筑,问扎西那是什么,他说是古时用作帕罗宗瞭望塔的“塔宗”,不过现在已建成不丹的国家博物馆,藏有多达3000件艺术品,可惜正在维修中,没有对外开放。博物馆的圆形外观据说是佛教吉祥法器海螺的形状。

帕罗节是不丹最具特色、最为隆重的佛教节日,为颂扬莲花生大师而设。莲花大师他的诞辰是农历某月第十天(每年不同),而帕罗节则正是在这期间以隆重的庆典仪式庆祝。每年帕罗节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当地居民和游客前往,场面相当热闹,不亚于我们的春节。来到广场上,看台上已经挤满了人,有许多外国摄影爱好者和游客,我挑选了一个方便进出的位置,旁边一位不丹阿妈友好地递给我一个坐垫。

9点半左右,人群渐渐安静下来,随着长号鼓乐齐鸣,一场佛教盛会便拉开序幕。眼看重要的僧侣们鱼贯入场就座,大戏即将上演。有趣的是在开始前,不时有面具小丑串场的即兴表演,一般都是多人。小丑也称为“阿嚓啦”(Atsara),红色的大鼻头格外醒目,他们的表演滑稽生动,开始我以为只是开场和中间休息时才有,后来发现,小丑的戏份很重,尤其当节奏缓慢的舞蹈让人感到乏味时,小丑们的滑稽演出便可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他们的台词90%都是现场随机创作的,要根据现场气氛编出一些故事来,逗得观众哈哈大笑,既有娱乐观众的作用,同时也负责维持场内的秩序,观众和外国游客可以走近他们,还可以施舍一些钱财。

然而,让我感到惊讶和不解的是,每个小丑手里都攥着一个木质阳具,不时挥舞着,彼此调戏着,甚至用它轻轻敲打观众的头顶,开一些露骨的色情玩笑。在这个宗教至上的国度的宗教盛会上,“阿嚓啦”是唯一可以不受束缚、自由表达情绪和挑战宗教社会秩序的角色,当然得在一定限度和范围内。不丹有一个特别的风俗,认为男性生殖器是阳刚有力的象征,力量是无穷的,是上天赐予人类的好东西,他们很自豪地认为这能驱邪避凶,保佑平安,并能带来好运,旺丁旺财。因此,小丑们以木质阳具敲打观众头顶以示祈福,被敲打者不仅不怒,反而会感到高兴。

舞蹈开始了,和中国的藏戏一样,表演者主要是僧人,也有经过歌舞训练的信徒,他们头戴各式宗教面具并穿着精致的丝绸、缎面服饰,手持法器。舞者在表演场地中央,一边吟唱着旋律美妙的传统歌曲,一边被滑稽小丑打扰和调戏,娱乐观众的同时又传递着佛教的理念,讲述了圣人降伏恶魔的胜利成就。面具颜色多样,种类繁多,制作精美,从魔鬼到天神,还有动物形象,大多为泥塑木雕,或平和,或威猛,或青面獠牙式的丑恶狰狞,给人印象强烈而深刻;大袖宽袍的神服更是五彩缤纷,前襟后背绘上人脸和骷髅头,威慑感十足。而主要的舞者均是从经过密宗灌顶的五官端正、精修佛法的僧人中遴选出的,按仪轨,舞蹈时必须默念神咒,祈请观想,使自己的心神和所饰本尊融合为一,如果做不到,就会触怒护法神,降下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面具下的每个人都一丝不苟,用心演绎着各种宗教神话。

我一抬头,正好看到帕罗宗的三楼上面,一些年轻的小僧人正探身到窗棂外,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下面的表演,淳朴的笑容深深感染了我,风吹起黄色的窗帷与红色袈裟,在我的镜头中构成了一组美妙的色彩—不丹的色彩。

虽然我不懂戏中的内容,但看到周围的观众如痴如醉的入戏表情,不禁心生羡慕。几百年来,不丹人一直悉心维护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当春天来临时,帕罗民众们就这样沉浸在蕴轻于重、沉重激烈中有轻松诙谐、华美隆重中有狰狞威严的表演中,沉浸在信仰所带来的美好与快乐中,年复一年。

不丹处处都很干净,青山碧水蓝天和宗堡建筑又让人想起西藏,好一处绝佳的清净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旧保持着古老的传统文化,我开始理解不丹决策者的观点:国内生产总值不等于幸福,而幸福才应该是社会发展的真正目标。

这一天,通往宗堡的小路上行走着三三两两盛装的当地人,听说前一天,国王和众大臣还特地来为帕罗节主持开幕仪式,在帕罗宗日蓬堡里进行。从第二天开始便是连续三天在帕罗宗前的广场上以歌舞方式庆祝,这期间当地人都会穿上最隆重、正式的传统服饰,前往他们信仰中的圣地并接受上师的祈福。

小丑也称为“阿嚓啦”(Atsara),红色的大鼻头格外醒目,他们的表演滑稽生动,他们的台词90%都是自己创作的。在这个宗教至上的国度的宗教盛会上,“阿嚓啦”们是唯一可以不受束缚、自由表达情绪和挑战宗教社会秩序的角色,当然得在一定限度和范围内。

猜你喜欢
帕罗藏戏不丹
加拿大滑雪名将摘金,抗癌斗士逆风飞扬
帕罗特只争朝夕
藏戏面具
在不丹,用脚步丈量大地
吉尔吉斯斯坦总理 要贪官还钱
浅析巴塘藏戏在演出形态方面对西藏藏戏的传承与创新
演藏戏·促非遗扶贫——2019年藏戏演出季完美落幕
不丹王国蹒跚前行的新闻传播业
不丹:一尘不染的幸福王国
传统藏戏的新时代再造——评新编藏戏《朗萨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