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甬温区域城市流强度的实证研究

2012-04-29 10:20袁媚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8期
关键词:中心城市

袁媚

摘 要:随着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中小城市正朝着“都市圈”、“城市群”空间模式发展壮大。特别是作为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三大城市——杭州、宁波、温州,其城市增长极效应正不断增强。从城市外向关联性的角度,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城市流强度来剖析这3个中心城市在浙江城市群中的经济辐射地位以及变化情况。主要涉及3个中心城市的相关外联性行业城市流强度的测算和城市流结构的分析。

关键词:中心城市;城市外联性;城市流强度;城市流结构

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081-03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十二五期间,如何实现浙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较好地实现城市化由中期向后期的过渡,将成为我们今后面对的重大课题。浙江省十二五《纲要》明确指出要着重加强不同层次中心建设,其第一层次就是指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而这中心城市的建设主要是指对杭州、宁波、温州三大城市的建设,增强其辐射和聚集能力。与此同时,不同的城市功能赋予了三大中心城市不同的城市外联性,即其对周围城市的辐射方式和强度有所区别,并且这种区别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动而发生变化。本文将从城市外向关联性的角度,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城市流强度来剖析这3个中心城市在浙江城市群中的经济辐射地位以及变化情况。主要涉及3个中心城市的相关外联性行业的区位商、城市流强度的测算和城市流结构的分析。

一、文献综述

城市流是指在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空间流在城市密集区所发生的频繁、双向或多向的流动现象 [2]。换句话说,就是城市的形成,需要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在空间上的汇聚和流动。有形要素流动包括人的迁移、货物的交换以及资金发生的借贷关系,而无形要素的流动则包括信息和技术的交流。城市流强度则是指由这种城市流产生的对外联系强度。这种对外联系强度既包括本城市对其他城市的辐射强度,也包括吸引其他城市流动要素的能力。

有关城市流的研究文献很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城市流强度的测算来比较研究相关城市的城市外联性强度,二是影响城市流强度相关因素的研究。如朱英明等(2002)通过沪宁杭城市密集区的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值的测算,将中心城市分为高、中、低三类。王海江等(2007)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城市流强度与结构的分析,研究了河南省17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大小和城市流的产业分布情况。孙继琼等(2010)通过建立城市流强度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用数据相关性分析方法实证了成渝经济区城市流强度影响因素。周加来等(2010)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加入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建筑业,测算了安徽省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并划分了安徽各城市层次,同时,对安徽省的城市流强度进行了结构分析。刘微(2010) 在对环渤海都市圈城市间分工与合作关系分析时也运用了城市流强度测算的方法,加入了制造业指标,从而反映各城市在都市圈内的联系地位,为城市间的分工合作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上述关于城市流的研究文献有其客观性和科学性,但是不同的研究对象,其指标的选取必将有所区别。所以,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将以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际情况选取相应指标来对杭甬温这三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杭甬温城市流强度实证分析

(一)城市流强度模型

计算城市流强度的公式是F=N·E,其中F为城市流强度,N为城市功能效益,即城市间单位外向功能量所产生的实际影响,E为城市外向功能量。在实际运用中,如要计算某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即Fi=NiEi,对于i城市的功能效率Ni,我们采用人均从业人员的地区生产总值GDPi来表示,即Ni=GDPi/Gi,Gi为i城市总的从业人数,从而Fi=(GDPi/Gi)Ei=GDPi(Ei/Gi)=GDPiKi,Ki为i城市外向总功能量的比例,反映了i城市的总功能量的外向程度。对于i城市外向功能量Ei,其计算公式为Ei=Eij,即将i城市m个行业部门的外向功能量加总。其中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为Eij=Gij-Gi,Gij为i城市j行业部门从业人数,Gj为i城市所在区域j产业部门的从业人员总数,为i城市所在区域总的从业人员数量。在计算Eij前,我们需要对各行业的区位商进行计算,以此来验证i城市的j行业是否是相对专业化行业,从而判定该行业是否具有外向功能。计算区位商的方法如下:Lij=(Gij/Gi)/(Gj/G),若Lij<1,则表示i城市j行业部门的从业人员占i城市总从业人员的比重小于j 行业部门的从业人员占i城市所在区域总从业人员的比重,即Eij=0,说明不存在外向功能。若Lij>1,则表示i城市j行业部门的从业人员占i城市总从业人员的比重大于j 行业部门的从业人员占i城市所在区域总从业人员的比重,即Eij>0,说明存在外向功能。

(二)研究对象概况

本文选取杭甬温这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这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分别位居浙江省前三,另一方面是因为这3个城市是未来浙江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增长极。2010年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占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22%、19%、11%,非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51.8%、35.4%、21.5%。这3个城市的发展有其代表性和独特性: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城市,在政策优惠和受政府关注度上就有其历史性的优势;宁波和温州都是沿海城市,但他们的发展却有很大的差异性(宁波主要依赖其深海港的优势发展了交通运输业,带动了国际贸易,而温州经济主要依赖于民营资本的积累)。由于经济发展的模式以及进程的快慢,3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也有所区别,但总体来说,3个城市第3产业发展良好并呈上升趋势。

(三)指标的选取

正如相关文献所述,对于城市流强度指标的选取,需要遵循各城市实际发展规律以及分清城市产业结构的异同。朱英明等(2002)在测算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强度时,选取的外相关联性部门包括交通仓储邮电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教育文化广播影视业、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王海江(2007)在测算河南省城市化强度时,考虑到河南省的经济结构偏向于第二产业,所以在第二产业中,选取除专业化职能特强的采掘业以外的其他3个产业部门: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建筑业。在第三产业中,选取了除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部门、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部门的其他全部产业部门。周加来等(2010)在测算安徽省城市化强度时同样考虑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加入了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建筑业。笔者基于浙江省地处沿海发达区域,城市化进程较快,经济结构偏向于第三产业,通过对不同指标的比较分析,包拢了第三产业大部分指标,如交通仓储及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教育、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4项行业的从业人员指标。各城市的行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的计算时的参照比重区域为浙江省行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即Gj为浙江省j行业从业人员数,G为浙江省年末从业人员总数。

(一)测算的结果和实证分析

1.各城市城市流强度实证比较分析

根据城市流强度计算公式,笔者分别得出2003—2008年期间,三个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如表1所示。

表1杭甬温2003—2008年城市流强度Fij计算结果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2009版。

由表1可以得出,杭州市的城市流强度值全在100以上,到2008年超过了400。宁波市的城市流强度值基本都在100以下,温州市的城市流强度基本处于10以下。从数据的位

数就可以看出三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存在明显的级别差异,从而可以尝试将这三个城市化为三个等级,即杭州市属于强外联性功能城市,宁波市属于较强外联性功能城市,温州市属于弱外联性功能城市。以时间为标准作纵向比较可以发现,杭甬温三城市的城市流强度除2005年和2006年有所波动外,基本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杭州市,上升速度明显加快,2008年城市流强度提高24%。宁波市和温州市的城市流强度虽然也呈上升趋势,但是其上升速度明显要小于杭州市,而宁波市的上升速度要稍高于温州市。

由以上实证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杭州市的城市外向性功能明显强于宁波市和温州市,而且差距逐渐拉大。(2)宁波市的城市外向性功能发展趋势良好,其服务性行业的外向关联性正在逐步显现。(3)温州市的城市外向性功能较弱,服务性行业的外向关联性尚不能显现。

2.城市流强度结构分析

由公式 Fi=GDPi·Ki可知,影响城市流强度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城市经济总量和城市外向总功能量的比例,即具有较高的城市经济实力和较高的外向服务能力,才能使城市具有较高的城市流强度。任何一方面的欠缺都将影响到城市外联性功能的发挥。

下面单独取2008年数据对杭甬温三城市的城市流强度结构做比较分析。首先对于杭甬温三城市的GDP和K值进行标准规一,主要是利用公式GDP′=GDPi/GDPmax和K′=Ki/Kmax计算出各城市GDP和K的相对值。将计算得出的值作图比较,如图1所示,三个城市的GDP相对值均大于K相对值。杭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其城市经济实力和外向服务能力都较强,这也解释了杭州市的城市流强度较高的原因,说明杭州市的外联性功能的发挥水平主要是取决于城市经济实力和外向服务能力的水平。宁波市作为浙江省副省级城市,其城市经济实力较高,但是由于城市外向总功能量的比例较小,拉大了与杭州城市流强度的距离。而对于温州市,其城市经济实力就与杭州和宁波两市有一定的差距了,再加上其城市外向总功能量的比例很低,从而极大地拉开了与杭甬两市城市流强度的距离。

图1 杭甬温城市城市流强度结构

由以上分析可得,城市流强度的加大需要两方面力的共同作用,任何一种力的缺失,都将对城市外联性功能起到一定的削弱作用。事实上,城市经济实力和城市外向总功能量的比例具有相互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即城市经济实力的加强,将吸引更多的城市流要素向城市聚集,要素的聚集,特别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将极大地推动城市外向性行业的发展,城市外向功能得到提升,在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本城市的经济实力。城市流强度结构的分析对于政府制定有关提高城市外联性功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主要表现在,若一个城市已经具有了较高的经济实力,那么应该充分挖掘其外向性行业发展潜力,努力提高其城市流倾向。而对于城市经济实力相对欠缺的城市,政府应该依靠本地优势产业首先发展经济,特别是着重发展那些具有前后向关联性的产业,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从城市可持续性角度出发可以考虑如何提高城市流强度。

三、相关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实证结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城市流强度。

(一)进一步提高杭州市的城市流强度

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其城市外向性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其不仅显示了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城市产业结构合理性以及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所以对于服务业发展良好的杭州市来说,进一步提高其城市流强度主要是依赖于各项外向服务业的均衡发展。如在保持交通仓储运输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将政策更多地倾向于教育、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以及社会性组织服务业。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城市外联性功能处于不断强化的趋势,为周边城市集聚产业的发展提高坚实的服务后盾,从而,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更好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二)逐步提高宁波和温州的城市流强度

宁波和温州作为浙江省的主要中心城市,其对所在区域的经济具有直接的增长极作用。如果其产业结构不能及时地由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化,其城市流强度将会受到间接的抑制,其城市外向性功能就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所以,宁波市的城市外向性功能的提高在于进一步利用其交通区位优势,建设临港经济,不断增强交通运输业对外围城市的辐射作用。同时,在政策制定方面也应该适当向教育、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以及社会性组织服务业靠拢,使城市的外向功能性的深化提高必要且充足的资源储备。而对于城市外向功能水平较低的温州市,其后期任务更为艰巨。首先,其要从根本上实现从制造业向外向性服务业的过渡;其次,要在转化的过程中注意度的把握,如果当制造业全部向外围城市迁移时,外向性服务业没有及时的跟进将会导致城市发展的空心化。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温州这样一个民间资本充足的城市,适当发展民间金融业是个客观的选择。同时,政府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科学积极地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教育、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公共管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服务性行业。

(三)加强中心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杭州、宁波、温州这三个中心城市各具发展优势,同时各城市由于发展程度的不同,产业层次和结构也有所差异,但是总体来说,浙江省经济的发展有其明显的趋同性,特别是制造业的同构性。然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功能的差异性开始凸显出来,各城市的分工和合作成为调节区域经济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在城市分工和合作中,杭州市应该发挥其总部经济的优势,承揽产业链高端环节的分工,同时要为宁波和温州两地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和研究技术服务。而宁波市和温州市在接受杭州外向功能辐射时,要及时地调整产业结构。在吸收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的同时,要努力将其转换为自身发展和创新的动力,从而实现城市功能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英明,于念文. 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J]. 城市规划汇刊,2002,(1):31-33.

[2]王海江,许传阳,陈志超. 河南省城市流强度与结构研究[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4):390-395.

[3]孙继琼,徐鹏. 成渝经济区城市流强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10,(30):52.

[4]周加来,项伟. 安徽省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4):53-58.

[5]刘微. 环渤海都市圈城市间分工与合作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

[责任编辑 李 可]

猜你喜欢
中心城市
城镇化进程中的五大中心城市人口均衡发展比较研究
宜春市成为赣西三市中心城市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研究
湛江环北部湾中心城市建设研究
蚌埠市建设皖北中心城市战略研究
成都:跨越两千年的“中心城市”
我国物流经济空间组织模式探讨
经济腹地与中心城市金融集聚的影响关系分析
陕南地区接受周边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研究
把宜春建设成为赣西中心城市的应用对策研究
河南省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