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接受周边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研究

2016-04-07 11:56杨莉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7期

杨莉

摘 要:以“城市经济辐射效应质量”评价指标修正引力模型,从空间角度分析陕南地区接受周边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情况,结果呈现出中心城市辐射效应与邻近省份中心城市辐射效应相对显著的特征,即西安对陕南地区的经济辐射最为显著,邻近省份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次之,而较远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最差。

关键词:经济联系;经济辐射;中心城市;断裂点理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7-0035-04

引言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发展目标。目前,国内外大量的理论文献与实践证明,依靠中心城市经济的功能疏散及辐射带动,实现联动发展,是省际边缘中小城市冲破经济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

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从总体上看,国内大多数学者都以较发达的中心城市或某一经济圈为研究对象,强调其辐射带动及空间影响力,而较少从接受方的角度考虑经济辐射问题,如何龙斌则从省际边缘区考虑,以陕南地区为例[1],首先从辐射通道、辐射流、辐射动力三个角度定性分析了陕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难点,然后利用断裂点理论定量分析了陕南地区接受周边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强度,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借鉴何龙斌的研究方法,将辐射通道、辐射流、辐射动力作为三大一级指标,引入相应二级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各个城市的综合评价结果引入修正的引力模型,进一步研究中心城市对陕南地区的经济辐射力为陕南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借鉴。

一、研究区概况

陕南地区地处陕甘鄂的边缘地区,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地级市,是我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截至2013年年末,有常住人口589.31万人,占陕西省常住人口的15.66%,行政区划面积总和占陕西省34%,而三市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12.54%,人均生产总值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4.95%。从产业结构上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陕西省总值分别为23.38%、10.95%、11.85%,表明陕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促进陕南地区经济发展,实现陕西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迫在眉睫。与陕南地区在地理上邻近的地区中心城市包括西安、郑州、武汉、重庆、成都。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完全优于陕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辐射效应对于促进陕南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二、研究模型及数据基础

(一)修正的引力模型

1929年,Reilly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了“零售引力规律”[2],Converse[3]于1949年对赖利的“零售引力规律”加以发展,提出了断裂点理论,是目前城市经济辐射研究的主要分析工具,该理论认为,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力与城市规模成正比,与城市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两个城市区域影响的分界点叫作断裂点,在此点辐射力达到平衡。

赵雪雁、江进德等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克鲁格曼指数、城市建成区面积、复合人口对原公式进行修正[4],得到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的测度模型。考虑到这些模型都不能充分反映区域之间复杂的经济联系,本文直接引入城市的“城市辐射效应质量”及两地最短的陆上时间距离作为两地的距离进行修正,构成如下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测度模型:

Fkj=               (1)

式中,Fkj表示k市、j市的经济联系量,Sk、Sj分别表示k市和j市的城市辐射效应质量评价值,Tkj2表示k市和j市之间陆上最短的时间距离。

进一步得到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隶属度公式如下:

Rkj=Fkj

Fkj           (2)

式中,Rkj值越大表示k市与j市的经济联系在城市k的对外经济联系中的重要性越大。

进一步,城市k到两个城市之间断裂点i的时间距离公式为:

Tki=          (3)

而城市k在断裂点j处的场强则为:

Fki=Sk/T2ki                           (4)

式中Fki的值越大,表示城市k在断裂点处的辐射强度越大。

(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本文中使用的数据均来自各地2013年的统计公报及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各个城市间的时间距离则以通过百度地图查询两城市间的最短陆上时间为依据。在构建指标体系上,本文借鉴何龙斌的方法从辐射源、辐射通道、辐射流三个方面[5]依次选取共计15个指标。由于反映各个指标的数据是不同量纲和数量级,因此需要进行无量纲的标准化处理。在此采用于翔、谭德庆[6]的方法,通过如下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如表1所示)。

λij=(i=1,2,…,8;j=1,2,…,15)   (5)

式中dij表示第i个城市关于第j项具体指标的原始数据,Maxj表示第j项具体指标在8个市中数据最大者,λij则为对应的标准化数据。

三、实际数据分析

(一)“城市辐射效应质量”评价分析

采用上述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下页表2的各城市“城市辐射效应质量”指标评价值。

从下页表2中可以看出,重庆市辐射源和辐射流水平在8个城市中最高,其次是成都市;成都市辐射通道水平最高,其次是郑州市,而西安市则在5个中心城市中水平相对较低。说明西安市在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人才交流方面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二)经济联系程度分析

从下页表3可以看出,汉中、安康、商洛与西安的经济联系都最紧密,其次,汉中与成都、重庆的经济联系最紧密;安康与重庆、成都的经济联系最紧密;商洛与郑州、重庆的联系最紧密。结合实际两两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基本呈现出本省中心城市辐射效应与相邻地区中心城市辐射效应相对显著的特征。

(三)辐射强度分析

根据各地2013年统计公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利用断裂点模型及上述公式,计算出西安、郑州、武汉、重庆、成都五个周边中心城市对陕南汉中、安康、商洛的经济辐射强度(如下页表4所示)。

下页表4结果显示,西安对陕南地区的经济辐射程度最强,其次是重庆与成都,而武汉对陕南地区的经济辐射强度最弱。

结论与启示

其一,从经济联系程度方面,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程度与城市间的地理位置邻近性密不可分。陕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实际情况中,中心城市并未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应如武汉、成都与安康的经济联系隶属度之和仅为0.2286,不如重庆与安康的经济联系隶属度0.35。提高各市联系隶属度,关键在于陕南各地应加快解决交通不畅的问题,提档升级城乡结合部和乡村道路,积极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其二,从经济辐射强度方面,无论是辐射源、辐射通道还是辐射流指标方面,均表现为西安对各地的辐射强度最大,其次,成都对汉中的经济辐射最强,重庆对安康的经济辐射最强,郑州对商洛的经济辐射最强。结果依旧呈现出本省中心城市辐射效应与就近地区中心城市辐射效应(下转64页)(上接37页)相对显著的特征。对此,地方政府在加强自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应该打破区域之间的壁垒,加强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其三,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由于各别指标数据无法获取而舍弃,可能对于结果的准确程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何龙斌.省际边缘区接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研究[J].经济纵横,2013,(6).

[2]  W.J.Reilly.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retail relationships [J].University of Texas,Bulletin,1929.

[3]  P.D.Converse.Elements of Marketing[M].Englewood Cliffs,N.J.,1949.

[4]  赵雪雁,江进德,等.皖江城市带经济联系与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J].经济地理,2011,(2).

[5]  何龙斌.我国三大经济圈的核心城市经济辐射力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14,(8).

[6]  于翔,谭德庆.基于断裂点模型的可持续发展辐射效应研究——以成都市金牛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为例[J].软科学,

2014,(10).

[责任编辑   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