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汝武
[摘要]广西教育学院编辑出版专业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专业,因此,其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既要遵循一般的规律,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特殊性。要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方面构建编辑出版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8-0012-05
广西教育学院编辑出版专业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专业,因此,其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既要遵循一般的规律,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特殊性。本文试图从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内容多元化方面构建编辑出版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一、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内涵与评价方式
(一)内涵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现象(包括心理的和行动的)进行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大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对教师所教学科知识水平的评价;
2.对教师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评价;
3.对教师教育思想、工作态度的评价;
4.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5.对教师教学改革和创造能力的评价;
6.对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学设计能力的评价;
7.对教师热爱学生,管教、管导的评价;
8.对教师学习进修、知识更新的评价等。
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价值观有所不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内涵在不同阶段也会有所不同。它随着社会意识形态、教育观念、劳动力需求、科学技术、国家需要的变化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更新的概念。
(二)评价方式
目前我国高校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1.学生
优点:(1)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直接参与教学活动,最有资格评价教师;(2)学生全过程听课,对教学质量有深刻、全面的了解;(3)学生受课堂教学之外的因素干扰少,评价比较客观;(4)评价成本较低。
缺点:(1)有的学生对评价认识不到位,评价不认真;(2)受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等限制,不能深刻了解教学目标,导致评价的偏差。
2.教师同行和教育学专家或课堂教学内容相关领域的专家(专家同行评价)
优点:(1)知识拥有量大、社会阅历深、思考问题的方法科学;(2)可以互相交流、切磋,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3)评价认真、细致。
缺点:(1)评价时比较注重教学的一般规律,容易忽视教学的特性和个性;(2)听课次数有限,对教学质量缺乏全面了解;(3)易受教师职称、学术地位以及感情因素等课堂教学以外因素的干扰。
3.各级教学管理者
优点:(1)评价认真、负责;(2)比较准确地掌握评价标准。
缺点:(1)听课次数较少,了解不够全面;(2)不可能对每个专业都有深刻了解,评价更注重从管理角度出发。
4.教师本人的自我评价
优点: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有利提高教学水平。
缺点:评价难于客观。
二、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一般而言,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致性原则。即评价指标应与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相一致。
完整性原则。即评价指标应全面地、综合地反映教学目标,为教学管理提供全面的教学信息。
独立性原则。即各指标应相互独立,既不因指标重叠而影响评价的科学性,也不因冗余指标而加大评价的工作量,降低评价的可行性。
可回溯性原则。即教师能够通过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来改进教学工作。
容错性原则。即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有较好的容错性,在所得评价信息不完备或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也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三、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的设置
根据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其评价模型设置一般如下图:
■
评价模型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功能:
能计算出被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
能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准确的排序;
能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正确的分类;
能对被评价对象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并给出改进建议。
评价模型的设置包括评价者(评价的主体),如专家、管理者、学生、教师;评价方法,如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综合评价、网上评价;评价结果,如排序分类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意见等。
四、编辑出版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广西教育学院编辑出版专业是依托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而设立的培养编辑出版实用型人才的专业。其培养目标就是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编辑出版理论专业基础知识,通过使学生在《创新作文》、《小学教学参考》、《中学教学参考》、《大学教育》等编辑部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为书刊出版、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输送编辑校对、出版发行的业务人才以及管理人才。
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构建一套适合国情、院情、本专业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现笔者就构建这一体系提出一些浅见。
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突出了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一)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包括学生、系教学督导小组成员、院教学督导委员会有关成员。
学生作为教师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者,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最有发言权,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
系教学督导小组成员由系领导、教学经验丰富及教学工作成效显著的教师组成,这个主体既包括教师又包括教学管理者,可称为复合主体。这一主体既可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又能够在评价中比较准确地掌握有关标准。
院教学督导委员会有关成员专门从事教学督导工作,是教学工作方面的专家,他们经常深入教师课堂听课,并通过学生及其他渠道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因而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二)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包括教师教学设计的监控与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监控与评价、教师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监控与评价、教师教学辅导的监控与评价、教师批改作业的监控与评价、教师考试命题的监控与评价、教师科研活动的监控与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综合评价。
1.教师教学设计的监控与评价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它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个部分。
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对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科专业的培养方向与目标,而且要掌握现代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自己的教学设计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由此可见,教学设计是一项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该门课程的总体教学设计,即按照该课程的性质和培养对象的专业目标要求,从教学设计的三方面内容进行的设计;二是按单位授课课时对授课内容进行的教学设计,亦即编写教案。它是对该课程总体设计的分解,要求在教学设计上与总体设计相一致,通过教师按规定学时的教学,来实现总体设计的全部要求。因此,教师教学设计应列入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内容。
2.教师课堂教学的监控与评价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实施教学策略,实现教学设计目标的过程。在目前大班授课、学生个体异较大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把握和调控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因此,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监控,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监控,可采用听课、评课等方式进行。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系教学督导小组对教师的评价,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对教师的评价等。
3.教师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与评价
编辑出版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较之理论教学更为重要的环节。它要求学生通过组稿、选稿、编稿、校稿等方面的实训,掌握编辑出版工作的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的今天,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得让学生尽快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因此,应把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监控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4.教师教学辅导的监控与评价
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这对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辅导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内容之一。
5.教师批改作业的监控与评价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作业的批改,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质量,检查自身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批改作业也应置于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框架之内。
6.教师考试命题的监控与评价
每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完成后,都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和评定。学生成绩考核由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组成。学生学习成绩考核不仅可以检查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对试题、试卷的分析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帮助和促进学生全面、认真、系统地学习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检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程度。因此。教师组考试命题同样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应予以监控与评价。
7.教师科研活动的监控与评价
科研是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因此,高校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应积极开展科研活动。通过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通过科研项目的立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通过管理者定期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进行评价和奖励,强化对教师科研的监控和评价。
8.教师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
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目的在于为教师的年终考核与评聘提供依据,发现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明确每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努力方向。
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时,应根据分项的评价结果,按一定的权重进行计算,最后得出教师的综合评价结果。
(三)评价方法
1.实行多元化评价
这里的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是学生、系教学督导小组成员、院教学督导委员会有关成员共同参与评价。
不同的评价者在教学过程中所处位置不同,对教学问题的分析和判断也不相同。考虑到不同的评价者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实行评价主体三元化:一是学生评价,这是最主要的评价主体,在评价结果中权重为50%;二是系教学督导小组评价,在评价结果中权重为30%;三是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有关成员评价,在评价结果中权重为20%。
(2)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即教学质量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而应延伸到所有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辅导、批改作业、考试命题、科研活动等,最后再得出综合评价的结果。
2.实行网上评价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由纸质评价过渡到无纸化评价,即由评价主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进行评价,这既可节省成本,又可节省人力。
(四)评价结果
通过各分项评价之后计算出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对评价对象进行准确的排序和正确的分类,对评价对象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并给出改进建议。
如可将评价结果依据排序分别划分为A、B、C、D、E五个档次:处于全系前10%者(含10%)为A档;处于全系前11%~50%者(含50%)为B档;处于全系前51%~70%者(含70%)为C档;处于全系前71%~90%者(含90%)为D档;处于全系后10%者为E档。评教结果除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和年终考核挂钩外,还要与其他评选先进活动相联系,以获得教学质量评价的正面效应。
[参考文献]
[1]安祥林,郑毅,师东菊.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2).
[2]李伟,张素敏,李波.高校要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J].考试周刊,2008,(45).
[3]方海云,李波.对高较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新课程,2010,(9):28.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