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呼唤从“课本化”向“生活化”转变

2012-04-29 00:24王晓会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2年9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有效教学生活化

王晓会

【摘 要】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呼唤,顺应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使教学内容从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要以信息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验,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要建立和谐与全面发展的教学价值观。

【关键词】生活化;信息技术;生活教育;有效教学

最近网上一段微博很火:“几年前,我会做三角函数,会写文章,背文言文,会画大气环流图,虽然我英语不太好,可是我也知道either or和neither nor。再往前,我能背化学元素周期表,知道氧化还原反应和中和反应,看得懂电路图,知道牛顿三大定律,会做基因的遗传分析,但是现在,我觉得,我就是一文盲!”平时所学知识根本发挥不出来,或者所学知识仅仅停留在课本上,长时间不用就慢慢的变成“无用”了,这不由得引起我們的深思。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发展,教师不仅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更要考虑教什么和为什么教的问题。

大教育家杜威曾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开篇就明确指出:“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也强调:“依据生活而教育,培养活生生的人”。科学知识本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如果脱离生活实际教学,学生得到的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悬而空洞的说教,不仅会使学生学而乏味,更会使他们感到学而无用。所以实施“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贴近生活,感受“生命”的灵动

要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要囿于原有教材的编排。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它为我们提供了学习一堂课的基本思路,但这个思路不一定千篇一律。信息技术老师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重新整合教材上的知识点和各类资源,千万不要被教材束缚住手脚。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教材是死的,但学生是活的,课堂是活的。课堂教学不能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而应当随时随地的给教材灌入新鲜的源泉。“生活化课堂”就要对教材进行创新,使旧的教材富有新的生命力,对旧的教材进行加工、调整教材、补充教材、开发教材使教材内容贴近我们现实的生活!目前仅仅依赖于信息技术教材上简单的几个人物和完成步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挖掘其深层次的内容并对其思想教育及审美情境等方面扩充,感受“生命”的灵动。

二、优化课堂设计,源于生活,激发“生命”的活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实践性课程,因此,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是很必要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形,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入手,将信息技术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整合起来,找到生活与知识的契合点,把知识和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在《文件的管理》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小动画:找书。同学们都充满了好奇与兴奋,随后大家一起观看了两个小朋友在书包里面找书的过程。一个翻箱倒柜,“混乱”的花了好长时间;一个只花了十几秒就完成了。然后,我让同学们回忆自己平时是怎么找书的,让学生介绍经验,引导学生说出迅速找到书的秘诀——有规则的摆放。最后由我总结,电脑就像书桌,如果随意摆放文件,就会很混乱,就会像第一只书包一样不便于我们查找,从而引入《文件的管理》这课的内容。这样不仅教会了学生如何整理自己电脑的文件,而且还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整理自己的东西,做到有条不紊。将所学的知识回归到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展现“生命”的内涵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依据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是当将15克盐放入一万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生活之于教育,犹如汤之于盐。

“生命课堂”要求教师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课本为载体和依托,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课本知识融会贯通,使课堂真实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应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做到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即应该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技能。不能因为拘泥于教材的安排而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Word的艺术字以后,我结合学校的争创文明班级的活动,给学生播放校园里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提出校园文明广告语的设计比赛,让学生以一个广告设计师的身份来参加到Word的艺术字综合应用中。又如:五年级学生在学习WORD时学会制作电子小报,于是在班级的墙报上,在学校的走廊两边都可以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制作精美的电子小报,既美化了校园,同时又展现出他们学习的成果。

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教育需融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

四、学以致用,在收获中感悟“生命”的精彩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课本中提供的抽象的、学生较难理解的、毫无现实意义的内容转变成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尽量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的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

例如,在介绍《遨游因特网》这节时,正好马上要“十一”长假了,许多学生家庭都有出去旅游的计划。因此,在学生练习这一环节,我放弃了书本上要求学生利用“百度”网站查找“网络安全”相关信息的实践练习题,而是结合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查找自己“十一”长假将要出行或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包括一些景点介绍、门票价格、当地的土特产、网友分享的旅游攻略等,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事先做好相关准备。由于搜索的信息正是学生所急需的,所以大家表现都很专注,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生活化”的课堂练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

我们呼唤生活化的教学走进信息技术课堂。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生活走进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学习信息技术,创造性的应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信息技术课堂走向生活,才能使信息技术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才能构建信息技术生命课堂。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2]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2000年11月14日

[3]张剑平.李慧桂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9)

[4]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04.12.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有效教学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传递真爱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