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林 杨英琪
〔摘要〕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大规模增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试从生态系统发展观出发,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从微系统、中系统、宏系统三个层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个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生态系统观;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5-0008-03
一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数以千万的农民离开了农村的土地,进入城市寻求生存,他们由于自身的社会条件、生活条件及城市的政策性限制,大部分人只能将子女留在家乡,这种长期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造就了规模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由单亲或祖父母或其他亲人代为抚养以及监护的,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人。
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这些留在农村的孩子缺乏家长的监管和保护,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这种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不正常的生活方式的长时间存在,使大量的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各个方面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存在着各种问题。李宝峰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4个因子差异更明显,在271名被试留守儿童中,78人(28.8%)有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6人(2.2%)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的素质,也影响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的持续稳定。那么,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基于以往的研究,笔者将从生态系统发展观的视角进行探讨。
二 、生态系统发展观
生态系统发展观是指发展心理学应当在自然的环境下和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探讨个体心理发展问题的一种研究取向。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Urie. Bronfenbrenner于1979年提出的关于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所组成的生态环境作用的结果。Urie.Bronfenbrenner有关发展的生态系统模型是生态系统发展观的典型。在该模型中,行为系统被用于指人生活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分为四个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 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这四个层次是以行为系统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界的,从微系统到宏系统,对学生的影响从直接到间接。
微系统指对学生产生最直接影响的环境。根据Bronfenbrenner的界定,微系统是处于特定环境中的个体的活动方式、角色模式和人际关系模式,该环境所具有的特殊的物理、社会及符号特征能够容许、促进或抑制个体在该环境中的活动方式,以及个体与该环境之间持续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个体生活中的微系统有家庭、学校、同伴、医疗机构及网络等。中系统指个体与所处的微系统及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过程,行为背景不但影响着个体的行为,个体的行为也对背景或环境有影响作用。外系统是大于中系统的生态环境单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境系统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人的发展有着间接影响。如家庭的延伸、邻居、家庭友人、大众传媒、社会福利机构和法律机构。宏系统是指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的组织、机构和文化、亚文化的背景以及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它涵盖了前述的微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并对它们发生作用、施加影响,进而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发展。
生态系统发展观认为,个体处于一个复杂关联的系统网络之中,既不能孤立存在也不能孤立行动,人的心理发展是发展着的系统变化的结果,强调生活环境多水平系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各系统水平的循环因果性以及系统的动态特征。所有发展的个体均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动因的影响; 个体主动塑造着环境,同时环境也在塑造着个体,个体力求达到并保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以适应环境,个体的心理发展变化不过是个体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节的必然结果。
三、 生态系统发展观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一)微系统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 个性心理特征
留守儿童自身的个性特征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关系。性格是先天素质与后天学习的结果,人的遗传因素决定了脑细胞的构筑特征和工作强度,后天的学习,训练了一个人脑细胞工作的灵活性。国外有研究认为,个性特征对个体的行为、情感、意志适应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影响;不同个性的学生面对应激时,通常会采用不同的应对行为方式,因而心理健康状况差异较大。国内学者曾谨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童版评定留守儿童的个性特征,同时采用周步成等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情绪稳定性(N)、精神质倾向(P)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其中情绪稳定性(N)影响最大,情绪不稳定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出现的危险影响因素。
2. 性别
性别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心理卫生问题男孩多于女孩,而留守儿童却呈现相反的状况。在留守儿童中,女生比男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更易出现对人焦虑、自责、恐怖。岳慧兰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浙北地区422名留守儿童的分析显示:男生在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和自责倾向方面均明显好于女生。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父母外出务工后相关环境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二是可能与女孩所受的教育、生理发展特点等有关。女孩比较多愁善感,心理较为脆弱,在情感上更依恋父母,心境易受环境改变的影响,更容易产生焦虑、恐怖等情绪障碍。相对来说,男孩独立性较强,在情感上对父母的依恋更少,且对新环境的适应也较快,因而心理健康状况比稍好。
3. 年龄
关于留守时的年龄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刘正奎认为父母在孩子越小时外出打工,对儿童的焦虑水平影响越大,甚至会深刻地影响儿童的特质焦虑。父母在儿童2 岁或2 岁以下时离开,儿童的抑郁水平最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抑郁水平表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
(二)中系统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同伴关系是个体成长的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个体成长的最初和最重要场所以及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氛围和同伴关系的质量影响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1. 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生最初始和最基础的教育环境,多项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及感情的总和,包括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留守儿童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导致家庭教育结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临时的不稳定的教养结构,家庭抚养方式、家长素质等家庭要素方面均存在诸多弊端,易引发儿童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与心理障碍,虽然这些问题大部分是暂时性的、发展性的,但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成人之后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经商,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巨大改变,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作用不同程度减弱,家庭的教育功能在不断弱化。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实施教育和监管,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总体上来说是弊大于利,这是因为老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脱节,对孩子往往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专横、任性等不良个性品质;另外,祖父母易过分保护孩子,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容易使孩子变得更加娇气,降低了他们的挫折耐受力;祖辈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影响孩子接受新信息能力和创新品质的形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引导鼓励可以有力地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亲子教育的弱化无疑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家庭亲情缺失对留守儿童情感生活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饥渴是最为严重的问题。留守儿童长期处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缺少必要的家庭氛围,缺乏与父母正常的亲子互动和情感交流,既感受不到父母春风化雨般的关爱和与呵护,也无法及时对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子女和父母之间必然会产生心理隔阂,使儿童丧失最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这将导致他们性格内向封闭,不善于与人沟通,情感世界出现空白,出现严重的“亲情饥渴”,变得自卑、孤僻、抑郁、暴躁,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2. 学校教育环境
学校是个体个性、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教师是儿童、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家庭生活的不完整,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使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但一些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无法真正地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许多农村中小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心育。仍是应试教育占主流,素质教育疏于形式。特别是大多数农村的中小学多为大班教学,每班平均在80人以上,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对留守儿童特别的心理、感情需求更无法顾及。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3. 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同伴关系包括同伴接纳和友谊。同伴关系是发展儿童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也是满足社会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个体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王晓丽等人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多数条件下友谊质量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抑郁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说明友谊质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留守儿童而言,有问题时很难及时与父母沟通,因而时常求助于朋友,故友谊质量对留守儿童的影响非常大。
(三)宏系统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在生态系统观中,宏观层面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对个体起着作用。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中,宏观层面的研究不可忽视。
1. 生活社区的作用
社区作为个体生活环境的一个外系统,可以为个体提供丰富的资源,如照料孩子、培训父母、就业指导、培养社会技能、进行身心健康教育、个体和家庭心理咨询等,提高了个体各方面素质和抗击打能力。再者,良好的邻里关系,积极的社区同伴关系能给个体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因此我们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时,必须要重视生活社区所起的作用,否则就不能完全解决他们的问题。
2.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中国传统社会中,“读耕”是一种至高的追求,而大批农民工涌向城市,他们赖以生存的广阔环境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观念也受到了质疑和挑战,整个社会系统中的观念、价值观、意识形态在悄然改变。广大农民进城打工,相比其在家务农收入颇丰。于是一些人认为读书是无用的,一时间“读书无用论”充斥着农村家长的思想,很多家长便不愿让孩子读书接受教育,而是选择让孩子外出打工。生活在这个时代转型期的农村儿童,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不是父母外出打工的“目前体验到的丧失”,而是在这种浮躁观念误导下对人生最初的判断和把握的偏失。
在农村还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辈、祖辈文化程度不高,无法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在教育孩子方面,能力不足,观念和方法都很落后,对孩子不是溺爱就是打骂,更不用说进行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这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又一个环境因素。
四、结语
以上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动态的、多因素的、多水平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应该全面进行,应把其作为一个多水平的有机体,从个体水平的研究扩大到整个系统中去。按照生态系统发展观,使留守儿童生活的环境系统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能够在不同水平上,为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不同方面的资源;充分协调和发动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昆.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 (8):976-978.
[2]李宝峰. 农村“留守子女”教育健康问题及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3]Zuravin,S.J.,Benedict,M & Somerfield,M.‘Child maltreatment in family foster care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1993,63(4).
[4]曾瑾. 四川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况及干预研究[D]. 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4.
[5]王东宇. 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5):354-355
[6]岳慧兰,傅小佛,张斌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06(10):4-6.
[7]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 177 - 179.
[8]高文斌,王婷,刘正奎等.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 239.
[9]肖三蓉,徐光兴. 家庭环境影响青少年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J].心理学探新,2009,29( 2):71-75.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封,475004)
编辑/于 洪 杨 怡 终校 / 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