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霏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四步法”的实施,使学生在课堂内不同时间段目标明确、有事可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有效教学目标,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四步法;课堂;有效;教学
我所从教的赣州市第四中学自推行“课堂教学四步法”以来,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广大教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笔者认真学习“课堂教学四步法”并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四步法”包括以下四步:
第一步——检查反馈(5分钟左右):进行听默写,检查以前所学知识。
第二步——知识讲解(控制在25分钟内):精讲内容,讲重点,突破难点。为提高课堂听课效率,保证教学质量,要求学生在书本上作学习笔记(教务处将不定期对学生书本进行学习笔记的检查)。
第三步——能力拓展(5分钟左右):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气氛活跃,课堂效率大幅提高。
第四步——巩固训练(10分钟左右):针对本节课重点、难点,精选题目进行针对性课内训练,做到“堂堂清”。
检查反馈:进行听默写之前教师要认真准备,所听默写的内容要充分考虑从学生思维出发,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结合;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坡度,要善于给学生“架梯” 。
知识讲解: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是化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学习的内在动力得到激发和强化,从而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课前,教师应认真备课,分析教材,准备相应的补充资料。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时,应补充一些化学小故事,丰富课堂,激发学生情绪。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材料做依托,充分发挥学生合作交流的效能,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提高自己的分析、思维和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动脑。要让每个学生学会动脑、肯动脑,动脑后有成功喜悦,因为学生智商基础是有显著差异的,反应时间亦有差异,为此,课堂要及时检查反馈学生动脑与否、程度如何。其次,要让学生动口。好的课堂设计,就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动口,允许学生插嘴,甚至七嘴八舌,乃至争执不休,这是创设学生求知最佳情境。让学生动口既可以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发现错误随时纠正,更可喜的是不少学生还能说出水平与档次。再次,要让学生动手。化学教学中,许多教学设计都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动手做实验,以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情趣。事实上这些动手实验,学生若不掌握相关知识,是很难完成的,它是解题作业的另一种形式。与其他学科相比,实验手段是化学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学生最兴奋的莫过于能够亲眼看到化学变化和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势利导,使他们把兴趣转化成乐趣,保持对化学学科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能力拓展:四步法教学强调的是师生交往中的“对话”,它是教师和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信息背景和知识经验,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共享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由浅入深式的台阶式提问可以使学生人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又能显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全体学生的智力发展。教师应本着素质教育“面向全体”性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去探究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从而获得一种成功感。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的知识王国,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在课堂上,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不断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和深入探究的兴趣,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回答给予积极肯定或鼓励,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
巩固训练:巩固训练的检测题制定一定要分层,由简到难,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学生作完后,教师可当堂公布答案,方便省时,效果明显。在巩固训练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必然的矛盾,那就是个性与共性冲突的矛盾。教师在授课时要充分考虑到“一般”水平、一般“需要”,既满足优秀生的较高要求,又照顾到学困生的水平,应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不必“统一”的可以不去“统一”,以便进一步思考。教师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学生展示一个个问题的同时,也应将一个个问题串联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做才能使学生明白,学习不是单一的问题,而是相互关联的。
总之,教师在“四步法教学中”要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努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敏勤 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研究,2006(1).
(责任编辑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