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穆青作品中的情感符码

2012-04-29 18:17陈戈
新闻爱好者 2012年9期
关键词:穆青

陈戈

【摘要】本文将对穆青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涑水情》两篇通讯进行剖析,以发掘其在字里行间体现出的人民情结,探讨情感因素在文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分析穆青在塑造人物情感时写作方式的运用。

【关键词】穆青;《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涑水情》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穆青的文品和人品一直被视为记者的标杆。回顾穆青的新闻作品,从最初的《赵占魁同志》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再到新时期的《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难忘那双手》,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多是人民群众和模范人物,作品中除了他笔下熠熠生辉的先进人物外,还有他用“心”采写的真性情。

穆青的作品中常暗含着“情感”二字。他的这种情感既含有对党伟大事业的大爱,也有对劳动大众的关爱及对祖国大好山河乃至大自然的热爱。其中,《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涑水情》这两篇写吴吉昌的通讯中,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穆青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真挚情感。穆青曾经多次说过,一个无产阶级的记者,最重要的是两点,即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高度的责任心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人民群众是一切新闻报道的丰富源泉。[1]显然,这两篇通讯不仅让我们认识了种棉模范吴吉昌,更从穆青的细腻文笔中捕捉到了他与吴吉昌之间的真挚友谊,感受到了情感因素在其人物通讯作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甄选主题,真情之中紧扣时代

穆青作品所记录的事迹大都与时代需要相契合,有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正是这种情感促使他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破除但还笼罩于两个“凡是”的阴影之时,与陆拂为、廖由滨合作完成了《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样一部被认为是中国新闻媒体上首篇公开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作品,在还相对僵化的社会氛围中,文章描述了吴吉昌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用现在的眼光去审视这种无畏精神,其勇气令后辈新闻工作者敬仰。

《涑水情》是穆青继写《为了周总理的嘱托》12年后,重访吴吉昌所写的另一篇情深意切的文章。此篇是穆青独立创作并以第一人称的口气完成的,通篇贯穿了穆青本人极具散文式的通讯手法,重忆了这位视棉花为生命的农民科学家,动情又质朴的细节描写与情感氛围,再次让那种“至死不忘周总理嘱托”的农民科学家精神感染着沉浸在新生活中的人民大众。这两篇通讯,虽创作的时代背景不同,但却都蕴涵着对当时那个时代的呼应,及穆青本人对吴吉昌惦念不忘的那份情谊,作品始终坚持弘扬新闻的主旋律,以宣传先进典型为己任。

重视与采访对象的情感搭建

往往有些记者下去采访,只满足从被采访人那里获取现成的“材料”,资料搜索到一点就心满意足,觉得写文章有了底气。穆青却恰恰相反,他重视与采访对象的情感沟通,挖掘大量的新闻素材。

在采写这两篇通讯时,穆青与主人公已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从写下《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到《涑水情》,间隔12年之久,虽然一个是国家通讯社的社长,一个是种棉高手;一个远在北京,一个扎根于山西省闻喜县东镇涑阳村。这看似产生不了关系的距离,却早在1978年就铸就了穆青与吴吉昌之间多年的亲密、深厚、真挚的友情。这种情感在穆青的《涑水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老人早早就在家门口等我,一见面就拉着我的手,高兴得不知说啥好,又像怕人听见似的小声对我说:‘人家都说想啥梦见啥,俺夜里做梦,梦见地里的棉花长得可神气哩,就等着你来看了。可不知为啥,一转眼都冻死了,急得俺直跺脚,棉花死了,俺还让你看啥呀?一伤心,眼泪哗哗流下来,梦也醒了。俺寻思,是不是老天爷给俺通个信儿,你忙得顾不上来啦?”吴吉昌的激动之情表露无遗,若不是建立在深厚的友谊基础之上,一位晋中农民也不会对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有如此的热情。

吴吉昌也把穆青当做自己的亲人和知己,每次去北京都要专门去看穆青,到他家做客吃饭,有时候还给穆青带点棉花、小米等农作物。在《涑水情》一文中吴吉昌就曾交代老伴说:“俺老了,离该走的日子不远了,等俺走时,啥也不带,就把老穆送给俺的这两本挂历给俺带上。”在吴吉昌患癌症动手术期间,穆青给他安排了医院而且还常去看望他。吴吉昌去世以后,穆青还专门写了两副挽联让秘书送去:“谋求老百姓的幸福沐雨栉风披星戴月一生艰辛从不曾谋私逐利,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满腔心血都付于棉树银花。”[2]从这许多的细节来看,他们更像是一对生死与共的战友、情同手足的老兄弟,而非记者和他的采访对象。这是当下很多新闻工作者所做不到的。

以真情实感、真人实事为写作基点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论是交往情谊还是新闻事件都要真诚、真实。这种历经时代的打磨与检验的真实,才能将新闻作品推为经典佳作。在修改《為了周总理的嘱托》时,穆青秉承实事求是、真人实事的原则,对每一句话都反复斟酌。“他聚精会神,全力以赴,从夜晚9时开始写作,有时要写到深夜”,“初稿叫《棒打不低头,银花遍地开》,陆拂为写的二稿叫《伟大的使命》,三稿改为《庄严的使命》,穆青三易其稿,第四稿定为《为了周总理的嘱托》”[2]如此的几易其稿,最终成就了这篇震动全国的著名新闻通讯。由于《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涉及吴吉昌在“文化大革命”中遭批斗的内容,在当时“文化大革命”刚消散的僵化氛围中发表这篇通讯,就是穆青敢于求真的具体表现。

穆青把自己的心血、情感、灵魂都融入作品之中,力求每一篇文章都能走进人物的内心,用“心”感知人物内心世界,这就需要采访者带着真实情感与被访者沟通。在采访吴吉昌的过程中,穆青对他本人也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在与吴吉昌的交往过程中,穆青意识到这是一个坚强不屈、勇于探索、淳厚朴实的农民科学家。因此,在他的文笔之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真实的吴吉昌。当他被批斗、被火烧、被诬陷“偷棉籽”时,他从未低过头。在死神向他招手时,他断断续续地说:“我不怕死,可我不能死……我还没有完成总理给我的任务……”吴吉昌那倔强的韧劲呼之欲出。在《涑水情》中当吴吉昌几次前去探望穆青时,“几句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我想老人的一片真情,我怎能不领呢”,当老人为回去种棉花不住院时,穆青“听着老人这滚烫的心里话,望着他手术后苍白的面容,我能说什么呢”,两个反问句极富情感共鸣,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吴吉昌老人不忘周总理嘱托的淳厚朴实的诚挚感情,更看到的是穆青对吴吉昌老人发自内心的如同手足的深厚情感。

巧妙运用细腻文笔升华情感

朴实文风贴切人物原型。如果说文风是思想作风的反映,那么历来对人民群众饱含关爱的穆青,在写作上更是追求朴实的文风。穆青在这两篇通讯中摒弃了华丽词藻,多采用不加修饰的白描手法进行写作,力求将最真实的吴吉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在1985年吴吉昌老两口到北京,穆青请他们吃海味时,《涑水情》中写道:“‘系白围裙干啥?听的人想不通,以为北京请人吃饭还让人下厨房哩,以后才知道那是餐巾而不是围裙。惹得大家好笑了一阵。当时,有人还追着问:‘究竟吃些啥?老人说:‘吃啥俺也记不清了,反正就是不让俺吃馍,没上馍……‘啊……听的人都感到奇怪。因为在当地,不吃馍就不叫吃饭。既然请人家吃饭,为什么偏偏忘了上馍呢?老人十分认真地重复说:‘是没馍,穆社长请俺吃的饭是没吃馍呀!人们说,这也许是他一生中唯一一顿没吃馍的饭,所以记得特别清楚。”这一系列的白描手法,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中将当时老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心态表露无遗,不仅勾勒出了吴吉昌朴实忠厚的鲜活形象及两人深厚的友谊,同时也平添了几分平实的风趣。

细节描写拉近与人物的距离。精彩的细节往往能增强通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起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效果。而细节描写恰恰是穆青人物通讯中的特长,他的人物通讯大多都有细节描写,这些细节生动、形象,常给人以新意。在《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文开头部分穆青就先写道:“他握住吴吉昌的手,炯炯有神的目光凝视着吴吉昌说,‘我把解决落桃的任务交给你了,你把它担起来。吴吉昌迟疑地说:‘中,可我是个大老粗,一没文化,二来岁数也大了……,总理打断他的话问:‘你多大了?吴吉昌答:‘57;总理说:‘你57我67,毛主席比我们都大得多,我跟你说,再过20年,我87,你77,咱们一起用20年时间,把毛主席交给的任务完成,行不行?热血涌上吴吉昌的脸,他紧紧握着总理的手,响亮地回答:‘行!”这个对话是文章的点题之笔,一问一答既把文章主题给烘托了出来,又把主人公的人物关系说清楚了,以此为由引出主人公未来不平凡的人生道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涑水情》中,当老人得知穆青本人要来时,赶到县里晚上睡不着觉,“半夜,老人突然醒了,也可能他根本就沒睡着。他叫醒了我们那位记者,心事重重地说:‘你说,你们穆社长那么忙,真会从北京到俺家来吗?老人索性披衣起床,怔怔地呆坐在床沿上。”之后,老人不放心“说着又突然从床沿上站起”。穆青将吴吉昌在等待与他见面前的激动心情及行动,都在文字中看似不经意地做了交代。从全文看,是用平实的语言进行叙述,但却通过对老人心理活动与动作细节的捕捉,将两人之间酒逢知己的那份心情摊开来给读者品味。

文字画面感促生情感共鸣。穆青的通讯作品中散文式的描写手法,往往会将所写景物推至溢于言表的美好境界中,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强烈的画面感。穆青笔下状物写景,简洁优美,笔调含蓄,耐人寻味。《涑水情》以“今年初夏,晋南的涑水河河水不大,但沿岸300多亩芦苇却长得格外茂盛。站在闻喜县涑阳村桥头一望,风吹苇动,绿浪起伏,萧萧的芦苇随着弯曲的涑水河直铺天际。这里就是全国劳模吴吉昌老人的家乡”为开场白拉开了重访全国劳动模范吴吉昌的序幕。三言两语便简笔勾画出十几年后再次见到的涑阳村,意境油然而生。比如,在《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当吴吉昌发现邻队社员真诚欢迎他去帮助指导种植棉花时,就“立刻放下草筐,向棉田走去。他抚摸棉苗,就像抚摸自己久别重逢的孩子,两手颤颤发抖”。穆青只写了他“抚摸棉苗”这个动作和激动的心情,虽是寥寥几笔,却展现出了感人的画面,让读者看到的不只是被批斗的吴吉昌仍保持着对种植棉花的热爱与激情,也有穆青本人对吴吉昌完成周总理嘱托的决心的敬佩之情。

语言平实奠定群众基础。穆青向来主张新闻记者要博采群众口语,增强表现力。在他的作品中,到处闪现着群众语言的光彩,许多用词都非常贴近农村地方特色,这对于时常写农村人物典型的穆青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比如,在这两篇人物通讯中时常出现的“啥”、“哩”、“中”、“吃蒸馍”、“一大嘟噜”都是原汁原味的农民语言,吴吉昌老人在《涑水情》中说的:“究竟吃些啥?”“是没馍,穆社长请俺吃的饭是没吃馍呀!”这些语言都带着泥土的芬芳,既亲切又朗朗上口,进而也形成了穆青作品的又一独特风格,拉近了与吴吉昌等农民群众的距离,无形中让穆青走进了群众之中,真正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记者。

透过这两篇写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的人物通讯,字里行间可以感到穆青那颗圣洁的赤子之心,在忠于党的新闻事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穆青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正如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所说的那样,穆青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永远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和公仆,他永远为人民写作。“情感”始终是穆青创作新闻作品、塑造人物的灵魂与内核,作为一名记者,也只有怀揣着一颗真挚的心进行采访、写作,才能实现自己新闻事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穆青.穆青论新闻[J].记者观察,2004(11).

[2]叶广济.穆青与吴吉昌[J].记者观察,2004(11).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编校:赵 亮

猜你喜欢
穆青
扶沟人民的老朋友穆青
穆青年表(1921年~2003年)
穆青五上红旗渠
在潮湿的雨季,邂逅温暖的你
在潮湿的雨季,邂逅温暖的你
浅析穆青通讯的语言艺术
从穆青笔下的“老坚决”谈民族精神的传播
我愿输你我这一生
我愿输你我这一生
大气磅礴的穆青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