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是评论员的职业底线

2012-04-29 00:44王珂
新闻爱好者 2012年9期
关键词:双汇评论员公正

王珂

做记者写新闻报道,应谨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原则,同样,当评论员写新闻评论,也要遵循一定的准则,才能肩负起“抑恶扬善、引领舆论”的重任,使所写之评论,真正成为“媒体的灵魂、报纸的旗帜”。这个准则也就是评论员的职业底线,那么,它究竟又是什么?

笔者认为,公正评论是一名评论员的职业底线。

评论员是写评论的,评论是什么?

“评论,评论,‘凭心而论”,只有怀着一颗真心、良心、公正的心,冷静客观,直面新闻,分析思考,下笔作文,白纸上写出的黑字,方能切中肯綮,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反之,偏离公正的评论,犹如火上浇油,只会使问题越发复杂难解。

道理往往讲起来容易,但在媒体竞争越发激烈的态势下,在五花八门举不胜举的利益诱惑下,在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驱使下,评论员更应该坚守准则,一不小心就会被淹没在利益纠葛、情绪冲动、信口开河等所构成的复杂氛围中。

粗略分析一下,近年来,纸质评论呈现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快”,一些热点新闻、焦点新闻,刚一报道,即时评论就迅速充斥于媒体上;二是“多”,一起新闻事件,往往会引来几十甚至上百篇相关评论;三是“杂”,不同角度、各抒己见的多元评论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评论多、观点多,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日趋多元化,各种看法都亮出来,有助于反映各方的心声,了解人们的真实想法,弄清事情的真相,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毕竟,理越辩才越明。

事物都有两面性,评论“快、多、杂”,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个新问题——如何保证评论的公正性?当下,评论已经成为纸质媒体相互竞争时赢得眼球、占据市场的一把利器,为了在热点新闻、焦点新闻上不失语、不失声,甚至出语惊人、力压四邻,有的评论员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新闻事实,就匆忙下笔,急于抛出新观点,推出新见解,以“意见领袖”自居;有的热衷于抓细枝末梢,喜欢道听途说、以偏赅全,目的是追求“轰动之效果”。

就拿“瘦肉精”事件来说,2011年3月29日,农业部发布消息称,经过半个多月的排查,共抽检存栏生猪31万头,确认“瘦肉精”阳性生猪134头,检出率为0.04%,且集中在案件发生的孟州、沁阳、获嘉、温县等4县市。农业部的结论是:“河南‘瘦肉精事件是个别县市的少数人明知禁用,仍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引起的,属于个案。”

遗憾的是,这么一个权威的结论,却没有多少媒体评论员予以重视,不少人津津乐道的是“双汇就是三鹿”、“让双汇倒下未必是坏事”、“双汇‘作秀给谁看”等等,言辞之间,表露了欲除双汇而后快之偏激观点。

观点虽偏激片面,但因为迎合了某些读者的“口味”,迎合了社會上的某种氛围,能吸引更多的眼球,扩大自己的影响,带来更多的广告,所以就有人乐此不疲地评、不遗余力地评。

当然,观点偏颇、有失公正,不仅仅缘于主观故意、带着情绪作评论,也有自身业务素质不高、不善于把握提炼新闻事实等因素,原因可谓多方面,但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公正评论呢?

笔者认为,应该在把好评论操守、提升评论能力、控制评论情绪上下真工夫。

把好评论操守。写评论为了什么?是为了一己私利、集团利益,还是为了公共权益、百姓福祉?是为了鞭挞社会弊端,痛斥不良风气,让生活更美好,还是为了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面化,充当一个不光彩的“搅局者”?答案显而易见,就是要本着“对发展有利、对事业有利、对民生有利、对人民有利、对改进工作有利”的原则,为社会发展、人民幸福鼓与呼。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写评论,应该遵循职业道德底线,坚持真理,严谨求实,客观公正,下笔慎重。我们常说,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其实,评论员笔下一样事关“人命关天、是非曲直、毁誉忠奸”。甚至某种程度上说,其“杀伤力”更强更直接,对“尺度”的要求更精准、更严格。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米博华曾说:“批评要特别的慎重,因为事情本身包含着非常复杂的因素,是我们很难完全看得到的。”换言之,把握好“度”非常重要。作为评论员,每天一睁眼,有必要想想,自己今天要写的文章,观点、立场、方法能否站得住?写出来发表后,读者会怎么看,被表扬、批评的一方会怎么想?对一区一地一单位的发展大局是帮忙还是“添乱”?总之,做评论员写评论,时刻不能忘记自己的职业底线,处处要牢牢把握好政治观、大局观、舆论引导观,端正写作目的,绝不迎合炒作。

提升评论能力。评论能力,是评论员写作评论文章的能力水平。在评论写作中,因为评论员写作水平不高而影响文章立场、观点的现象并不少见。汉语言文字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有的时候,差之毫厘,就可能谬以千里。我们在写作中经常碰到词不达意的情形:想要表达的意思,写不出来;不想表达的意思,却往往写在了纸上;或者自认为所写的东西意思表达清了,但读者却不知所云,甚至曲解、误解其内容。所以,熟练掌握运用汉字,是评论员的一个基本功。这话说起来简单,真要做到炉火纯青、老练精准,要付出一辈子的不懈学习与努力。

做一名称职的评论员,不仅要语言基础好、文字功底实,而且要有很强的分析新闻事实、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新闻每天都有,五花八门,鲜活多样,这其中,哪些需要评,怎么评,都需要细细斟酌。我们常讲,写评论要树“靶子”,一件新闻,可能会有很多“靶子”,如何取舍,怎样破题,不仅能反映评论员的大局观,而且能看出其提炼问题的境界和水平,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控制评论情绪。写评论与写小说一样,只有思想而缺乏激情,感染力上不去,想让读者“为之所动”委实很难。但评论毕竟不是小说,可以随意铺张宣泄,恣肆张扬。总体而言,写评论是一件严肃、认真的工作,像虚构、夸大、缩小、猜忌、臆想等手法,都不能出现在评论中。米博华曾说,评论员写评论,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要把握住自己的情绪,批评更不能情绪化,因为毕竟媒体影响很大,话说重了,对于被批评的一方就是很大的问题。

可惜的是,在写作实践中,“情绪左右观点,感情替代逻辑”的现象还是很多。从字里行间不难窥见,有的作者“怒发冲冠、义愤填膺”,有的“咬牙切齿、暴跳如雷”,有的“喜不自禁、乐不可支”,有的则是“垂头丧气、愁红惨绿”,评论员自己情绪不稳,大起大落,不可避免会影响评论的公正性,进而影响舆论、影响大众、影响事情的正常解决,对其危害我们决不能小视。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猜你喜欢
双汇评论员公正
双汇发展的高股息能否持续
迟到的公正
2020,化工跃上风口
“十四五”财政改革 更多关注支出划分
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有为谱新篇
双汇
公正赔偿
弗雷泽的三维公正观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