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存在问题的地理备考复习策略

2012-04-29 00:44吕凤秀
地理教育 2012年9期
关键词:固态降水题目

吕凤秀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专题测试、面批面改、引导学生说出做题的思维过程、听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试题等多种渠道了解到: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审题不当、思维混乱、表达不清、抓不到主要矛盾;对一些重要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及规律的理解不到位或不透彻,对一些重要的地理过程、地理关系理不清;生活阅历浅、常识不足;考试过程中的焦虑心理和不良习惯等问题是导致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为此,笔者采用了一些精细化的备考复习策略。

一、规范解题程序,梳理答题思维,进行针对性训练

每到课间或课后,笔者身边总是围拢着一群学生探讨、争论各种地理问题,借着这份兴趣和热情,学生对考试要求的知识点大多掌握不错,但考试过程中审题不到位、提取解读有效信息能力不足、规范表达能力差等过失性原因使许多学生的成绩总是上不去。所以第二轮复习开始,笔者便对学生考试或练习的过程进行程序化训练,使学生在限时条件下有效地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Ⅰ: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图1示意S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S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2)分析S半岛主要山脉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自然原因。

第一步:明确题目要求。注意设问的行为动词和问题指向。如第(1)题:说明(行为动词)S半岛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问题指向)及其主要原因(问题指向)。若将行为动词改成“指出”,问题指向“固态降水率的分布特点”改成“固态降水率线的分布特点”,“主要原因”改成“主要影响因素”,答案和评分标准则都不一样。同样的道理,若将第(2)题中的行为动词“分析”改成“简述”,答案也要更简单。

第二步:调用相关知识和方法。根据问题指向能准确调用相应的知识和方法。如第(1)题需调用的知识有“固态降水率与气温高低有关”、“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需调用的方法有“描述等值线分布的一般方法如走向、弯曲、密度等”和“描述等值线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数值分布的一般方法”。第(2)题需调用“影响森林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等知识,这些都是学生已经掌握并整理好储备在脑子里随时可被灵活调用的知识与方法。

第三步:观察提取有效信息。回到题目中图表、文字等资料中,观察提取对解题有用的信息依据,包括一些隐含条件,并能解读信息链的逻辑关系。如第(1)题利用经纬网及海陆轮廓进行空间定位,再判断气候特点及成因;第(2)题根据河流水系的分布特点推测地势的高低和坡度的陡缓以及土层的深厚等。

第四步:规范组织答案。要求分行分点,层次分明;抓住主要矛盾,理清逻辑关系;规范用语,简洁明了。在写答案之前,要求学生在草稿或腹稿中明确答题的角度、要点和表述方式。在第(2)题中,“东南坡森林覆盖率高”的自然原因一般要从“光、热、水、土”几个方面去分析,东南坡是湿润西风的背风坡,降水或水分条件比西北坡差,只能从“光热”和“地形土壤”两方面去分析;坡度较缓→土层深厚;纬度较低、向阳坡、晴天多→ 光热较充足; 第(1)题中固态降水率的分布有多个特点,是每一个特点后跟上原因还是特点写完后再分析原因,需先想好后再落笔。

要求学生每次做题都按以上程序进行,并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写在试卷或草稿上,养成习惯后,解题中那些过失性的失分就会大大减少。同时也要求学生按以上四个程序分析考卷和反思错题,看问题多出现在哪一个环节:若出现在第一、三个环节,则要加强审题训练;若出现在第二个环节,则说明知识的缺漏较大,重点查漏补缺;若出现在第四个环节,则需加强文字表达训练。

二、能力踩点强化,知识融会贯通,促灵活迁移运用

当学生头脑在短时间内储存进大量知识之后,往往会出现信息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理解模糊,导致在做题中出现判断推理的失误,出现知识性的失分。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发现,对那些做错的题目,学生都有自己独到的解释,只是对某个知识的理解有一些偏差或误区,或者无法建立起某些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有部分学生虽然知识掌握不错,但无法在新情境中灵活应用。所以,对那些学生普遍掌握不好、出错率比较高或较难转化成能力的知识点,笔者对其进行踩点强化训练,举一反三,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迁移应用,尽可能将考核内容的知识转化为考核目标中相应的能力。

1.强化对地理概念理解的训练,提高判断能力

在文综地理选择题的应试中,有不少需要对地理概念的准确理解而作出快速判断的题目,一旦对题目所涉及的地理概念理解不到位,或无法正确揭示地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做错的概率就特别高。

例Ⅱ:地—气系统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图2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A.4月 B.6月 C.7月 D.8月

该题正确答案是D,但相当多学生在理解辐射差额最大时,系统的热量盈余最多、气温最高,所以选C。这是因为没能准确揭示出“辐射差额”与“温度变化”两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辐射差额为正值,系统热量处于盈余状态,温度就会上升,当系统热量从盈余转为亏损时,温度达到最高,辐射差额最大时,温度升高幅度最大但仍然在上升)。通过对题目的分析,笔者要求学生找出这类问题在情境设置和问题指向方面的共同点:题中出现的概念可能学过也可能没学过(会作简要介绍),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准确理解该概念的内涵,并将它与设问内容(概念或事象)建立起准确的内在联系,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2.熟悉掌握地理过程的演变,提高推理能力

一些重要的地理事象的变化(或演变)过程是揭示地理前因后果的知识基础,所以熟悉并掌握这些地理过程,并抓住不同阶段的片断特征,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考试过程中的推理能力。

例Ⅲ:内蒙古某山北坡有一处花岗岩(侵入岩)“石林”景观(图略),“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

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花岗岩是侵入岩,要形成地表景观,必需经历下列地质过程:岩浆(侵入)活动——地壳上升——(将覆盖其上的地表岩层)风化、侵蚀、搬运(花岗岩出露地表)——风化、侵蚀(形成“石林”景观)。在解题时除要了解各地质过程,还应抓住各过程中的特征,如岩浆侵入到地壳上部而凝固形成的花岗岩是被其它岩层覆盖的,只有地壳上升上部的覆盖岩层被风化侵蚀搬运后,花岗岩才能出露,再经过风化侵蚀才能形成多姿多彩的“石林”景观。如果演化过程中的前后顺序和过程特征注意不到或没弄清都容易出错。答案为C。

3.理清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关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高考考查的最突出能力之一是综合分析。准确认识地理事象的整体特征,分析各地理要素内在关系和矛盾,是考试拿高分的基础和保证。

例Ⅳ:读“2009年甲、乙、丙三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表1),下列推断最可能的是:

A.甲国能源利用率最高 B.乙国人口死亡率最高

C.丙国能源消费量最多 D.丙国人口迁入率最高

解题过程中,不少学生都试图将各选项中表述的地理事象与表中的的某一数据建立起独立的内在联系,这样很容易出现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错误。正确的做法应是将表中各项数据综合起来考虑,综合分析出三个国家的整体特征,如丙国城市人口比重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婴儿死亡率低→医疗卫生技术水平高,老龄人口比重高→生育率或出生率低→经济文化水平高,综合看该国是一个发达国家,这样人口增长率高,就只能判断以机械增长(迁入)为主。如果只看人口增长率就不能推断它是一个发达国家,同理只看乙国的城市人口比重高就判断它是一个发达国家也有失偏颇。三个国家的整体特征认识清楚后推断这些选项就很容易。答案为D。

三、积极疏导情感,缓解考试焦虑,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的考试除了知识性和过失性失分之外,还有因考试紧张焦虑、学习习惯不良等一些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失分。笔者也特别注意在这方面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如坚持以亲切平和、欣赏鼓励的语气和神态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能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一份定力、信任和安全感;应学生之需陪他们散步、谈心,针对其心理紧张焦虑的原因进行情感暖化和理性疏导,理顺纠结、打消顾虑,让他们能轻松快乐地学习备考;指导学生训练一些放松心情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还有对学生不良学习或考试行为习惯的改进给予具体的指导和训练,如通过限时训练把握做题节奏和把控各题的用时量;做题时养成将提取和解读的信息及思维过程写下来;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的训练;考试过程中如何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等。

在备考复习阶段指导和帮助学生对重要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查漏补缺显得极其重要,除上面措施之外,还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和使用错题集(要有错因或思路、正确思维和答案)、问题本或卡(可随身带、随时记和问),做校准思维(对虽然做对但可能是懵对或思维方法非最佳的题目进行反思)和答题效率评析(对虽然做对但所花时间太长的原因进行分析);要求学生观察和收集各重要知识点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例子或题目进行思考分析;指导学生做命题或拓展性学习训练(对考完讲评过的题目,基于原题所提供的材料另外提出至少一个或多个设问并给出参考答案)等,让学生信心百倍、胸有成竹地迎战考试。

猜你喜欢
固态降水题目
黑龙江省玉米生长季自然降水与有效降水对比分析
固态Marx发生器均流技术研究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透明陶瓷在固态照明中的应用进展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为什么南极降水很少却有很厚的冰层?
降水现象仪模拟软件设计与实现
宽禁带固态功放在导航卫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