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摘 要】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教学交往不仅能切实地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有效地实现教育的目的。因此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交往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教学设计》课程为案例来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交往如何实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教学交往;传统教学
一、信息技术时代的教学交往含义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宽泛应用,教学交往也被注入新的“血液”。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本文所指的信息技术环境是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支撑的具有丰富教学信息的并影响师生活动的各种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学信息是共享的,也是动态开放的,交往机会是相等的,也是更丰富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交往的特点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交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计算机及网络作为交流媒体,使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克服的弊端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在网络化的虚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借助于网络聊天室、BBS 站点、QQ 技术的。在这些交互通道中存在以下的优点:教学交往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学交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公平公正的、教学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交往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基于网络媒体具有的广泛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即时交互性特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交往具有以下特征:
1.交往的媒介性
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教学交往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交往主要是借助网络媒体,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种通道,以多种方式进行的交往,具有媒介性。它不同于传统交往中面对面的,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即时交往,借助网络媒体信息容量大、不受时空地域限制并能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信息无限量的链接等特点,排除了面对面交往中情感、态度、地位等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2.交往的开放性
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教学交往,由于方式和通路是多样的并且不受时空的限制,呈现为开放性。交往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方式;可以网络课程或者是某个信息资源站点作为学习的主线和信息获取主要来源,也可以向在线专家请教或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还可以与教师和学习伙伴协作学习共同探讨。
3.交往信息的丰富性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数据可以是可视化的,也可以是动态模拟的,交往的信息已不再拘泥于现实世界的直观信息。而是现实世界中通过感官感知到的信息与抽象语言符号信息进行的融合再现。
4.交往对象的可变性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主体交往是以“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交往人数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也可以是多对一、多对多。学习者面对的交往对象可以是教师、专家、其他学习者以及网络访问者,并可随交往的需要自由变换,因此交往主体是多样和随时变化的。
5.交往过程的可再现性
在虚拟课堂中的交往不同于传统课堂,我们可以把所有的交往过程进行记录,以便于以后学习的查询和巩固。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交往的优势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交往存在着以上五个方面的特点,使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交往存在以下的优势:
1.平等性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拥有数量相当的资源,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道、授业”,而是教学交往的组织者、教学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学生和教师的交往由于是在网上进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增强自信心,以平等的心态去面对教师。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教学交往,每一个主体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通过网络,主体在相互作用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意义的建构。
2.主动性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虚拟课堂中,教师通过网络提供教学情境,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教学主题的建构者,他们以自己的整个身心去感受教育情境中的问题、事实、情感和价值,并通过网络生动地传达自己的思想,积极地进行教学交往,无论是学生和教师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教学任务。
3.参与性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网络课堂中,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协作学习,教学交往主体都必须积极参与网上交往才能实现自身的学习,主体既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把关人,如果没有主体的参与,则虚拟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就不能进行,教学交往也不能展开。
4.合作性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虚拟课堂中大家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分工协作学习,有关课程和问题的讨论随时可能进行并要求即时反馈,因此对于每一个主体而言都要具有一定的合作性。而在虚拟的网络课堂中,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协作学习,教学交往主体都必须积极参与网上交往才能实现自身的学习,主体既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把关人,如果没有主体的参与,则虚拟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就不能进行,教学交往也不能展开。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交往比传统的教学环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它也有着一些弊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时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巨大功效。
参考文献:
[1]程胜.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4):73—74
[2]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