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暴雨中的“正能量”源远流长

2012-04-20 03:07本刊编辑部
民生周刊 2012年31期
关键词:大灾正能量陌生人

让暴雨中的“正能量”源远流长

汤嘉琛媒体评论员

听过很多道德滑坡的论调,看过很多负面新闻的喧嚣,“正能量”三个字逆势成为最新的网络热词。没有人给“正能量”下过准确定义,但很多人已经习惯给所有温暖的、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向上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的标签。这就好比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一样,人们希望社会能够蓄积更多的“正能量”,进而减少“负能量”的杀伤力和生存空间。

在“7·21”北京特大暴雨中,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让人十分痛心,全社会集体迸发的“正能量”更让人印象深刻。在这场“1951年有气象观测以来的最大降雨”中,我们见证了一大批令人肃然起敬的救援者。这其中,既有在积水现场救助被困群众时不幸遇难的派出所所长,也有把守着井盖用身体作警示标志的环卫工人;既有徒步跋涉十公里救出被山洪围困的学生的消防队员,也有彻夜不眠紧急疏导交通的数千交警……

这场大雨,还让我们见证了一大批令人敬佩的好市民。有人自发组建爱心车队前往首都机场免费运送滞留旅客,有人将自己的家或办公室无偿提供给被困者休息,有人齐心协力将广渠门桥下被淹的车辆拖出来,有人及时通过电台和网络提供各处最新路况,还有人在微博接力转发一条条求救信息……这些平日里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里亲如一家,用爱心传递着质朴的感动和温情,传递着不会被大雨浇灭的“正能量”。

这种“正能量”的本质,其实就是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需的公民精神。相较于传统的熟人社会,如今的“陌生人社会”客观上已经让人变得有些冷漠,但在同一场暴雨中,在同一座城市里,在同样的灾难面前,你我他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大家都在不计回报地以自己的微薄力量为社会付出,在关心自身安危的同时还记挂着他人的危难。

“正能量”的各种积极效应,只有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才能改变每个人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才能持续地消解“负能量”对人心的侵蚀。

其实,这种集体迸发的“正能量”,我们并不陌生,在绝大多数公共事件尤其是大灾大难中,我们几乎每次都能看到类似的公民精神的闪光。这种“正能量”,我们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之后的志愿者身上见过,在温州动车事故之后连夜排队的献血者身上见过,在上海胶州路大火之后的那一束束鲜花中也见过。正是这些“正能量”,让那些身处困境的苦难者燃起了重生的希望;也正是这些“正能量”,让很多遭受挫折的人们重拾前进的力量。

让人多少有些遗憾的是,这些“正能量”的保鲜期似乎总不是很长。有些在暴雨中守望相助的热心人,或许等到天气转晴的时候就忘了对陌生人保持善意;有些曾为受灾群众奔走呼告的志愿者,或许一离开灾区就彻底忘了这片土地。在灾难时刻迸发的“正能量”,有时就像一根燃烧不了太久的火柴,很快就失去了它的光亮。于是,我们的社会恢复到之前的那个社会,我们的人也还原成之前的那些人。

虽说多难可以兴邦,良善社会的建立,也不可能总依赖于一些大灾大难的刺激。毕竟,社会进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能量”的各种积极效应,只有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才能改变每个人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才能持续地消解“负能量”对人心的侵蚀。如何让集中迸发的“正能量”如涓涓细流一样源远流长?最基本的一点,显然还在于让每个人都敢于而且乐于向别人呈献出自己的爱心、善意和信任。

猜你喜欢
大灾正能量陌生人
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农业大灾风险的科学管理
——基于文献研究的风险评估原理、方法与研究展望
大灾大难
我国粮食保险国家级大灾准备金的规模测算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独”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