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的后奥运时代

2012-04-20 03:07崔靖芳
民生周刊 2012年31期
关键词:奥运场馆水立方场馆

□ 本刊记者 崔靖芳

水立方的后奥运时代

□ 本刊记者 崔靖芳

当雄心勃勃的伦敦奥运会大幕拉开之际,水立方、鸟巢等北京奥运场馆游客数量却正在逐年减少。奥运场馆赛后运营已是世界性难题,如何走出困境,水立方在建成后的4年里一直进行着艰难的探索。

2011年中国花样游泳锦标赛在水立方举行。图/受访者提供

国家游泳中心,俗称“水立方”,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与国家体育场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2008年北京奥运过后,水立方和鸟巢共同成为北京市新地标。

4年,一个奥运循环,在伦敦奥运会拉开序幕之际,水立方和鸟巢的业主单位并不讳言,奥运场馆游客数量正呈逐年下降趋势。

水立方自2008年奥运会后向社会开放,曾是万人空巷、一票难求。然而,后奥运时期的水立方游客人数逐年下降,年平均降幅约20%左右。下降幅度之大与奥运会后面向公众开放之初人潮涌动的场面同样出乎人们的预料,水立方赛后运营面临巨大挑战。

高额的运营维护成本导致奥运场馆在赛后大多经营状况不佳,遭遇闲置乃至废弃。奥运场馆赛后运营已成世界性难题。如何走出困境,水立方在建成后的4年里进行了一场艰难探索。

赛后运营规划

“游客人数的下降不是说水立方的魅力不再。奥运场馆这类特殊的旅游资源,在奥运期间参观人数达到峰值后,随着赛事的结束,游客人数下降应该是客观趋势。”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票务经理贾宇说。

游泳中心副总经理杨奇勇认为,2008年年接待量500万人次,可以说是一个巅峰的峰值,这个峰值不可能也不应该延续。“现在,旅游参观收入仅占水立方各项运营总收入的40%左右。当然,客流量是运营场馆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

完全跳出体育场馆本身的局限性,开始进行多元化探索,这是北京国家游泳中心历经4年时间努力在做的事情。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之一,水立方在设计之初就已考虑到赛后的运营问题。水立方中方总设计师赵小钧表示,当初他们的方案之所以中标,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赛后运营方案规划得科学、详尽。

在当时的游泳馆招标任务书上,已经明确了场馆赛后要作为北京市康乐水上设施进行运营。当时,水立方的运营方案划分为7大运营板块,包括商业楼、网球场、热身厅、嬉水乐园等。

“实际上,2006年我们就开始为赛后场馆的运营做准备。当时决定分两步走,赛时状态和赛后状态。直到2009年闭馆改造,在赛时状态和赛后状态的转换过程中,才把已经想好的运营项目组装了起来。”杨奇勇解释。

2009年“十一”黄金周后,水立方开始按计划进行为期9个半月的整体闭馆改造。2010年7月28日,场馆二期改造完成并向公众开放。改造后的水立方全面实现了“大型室内水上多功能中心”的赛前规划目标,成为既能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又能为公众提供水上运动、健身、文化休闲、旅游参观等综合性服务的大型场馆。

“游客人数下降不是说水立方的魅力不再。奥运场馆这类特殊的旅游资源,在奥运期间参观人数达到峰值后,随着赛事的结束,游客人数下降是客观趋势。”

再次面向公众开放的水立方,运营面积从原来的4.9万平方米增至7.7万平方米;占工程总面积的比例由改造前的54%提升为改造后的76%。

“水立方的赛时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一般满足奥运会场馆功能需求的游泳馆建筑面积在4万平方米左右就已足够。多出来的面积就是为了保障赛后运营的需要。”杨奇勇说,“在满足今后继续承接大型体育赛事和承办大型文化活动功能需求的同时,场馆将不断增加服务游客的运营项目,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重新亮相的水立方拥有比赛大厅,可举办国际、洲际跳水和游泳比赛,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和演出,并继续对公众开放参观,不定期推出跳水及花样游泳表演。此外,水立方还建有热身池大厅、嬉水乐园、水滴剧场,以及承接大型活动的多功能厅等区域。

“改造后,水立方在收入结构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据杨奇勇介绍,2008—2009年间,旅游参观收入大约占水立方运营收入的70%,非旅游收入占30%左右。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公众奥运热情的持续高涨,“这一年间,只要水立方开门,就可以赚到7000万元的旅游收入。”

“随着参观人数不断下降,旅游收入也在下降,但同时,非旅游收入却在慢慢增加,填补了旅游收入下降带来的空白。”杨奇勇表示,“从嬉水乐园一票难求的状态就可见一斑。目前,收入结构已经颠倒过来了,旅游参观收入大约占30%—40%。2011年,水立方实现非旅游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68%。”

目前,旅游仍然是水立方经营收入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通过挖掘游泳项目资源、推动大型活动的举办、完成旅游配套设施的招商、拓展特许商品及广告开发等多种经营,非旅游收入总量和占比均实现了突破。

承接高水平赛事

赛后改造在保留奥运风格和承接国际赛事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赛时,水立方1.7万个座椅中的1.1万个已经拆除,在剩下的6000个坐椅中,有2000个是活动座椅,长期固定的坐席数为4000个。国际泳联规定,举办世界性比赛的场馆必须拥有4000以上坐席,由此可见,设计之初水立方已计划好保有举办大型游泳赛事的功能。

2011年短池世界杯北京站于11月8日开始在水立方举行。2011年12月,水立方举办了国际泳联花样游泳大奖赛,这是国际泳联旗下最高水平的花样游泳赛事之一。2011年,全国花样游泳冠军赛暨2011中国花样游泳公开赛、跳水系列赛北京站比赛也陆续在水立方开赛。

作为举世瞩目的奥运场馆,水立方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之后,已经成为国际泳联举办比赛的首选之地。

杨奇勇介绍,水立方力求在奥运后打造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这些重大赛事的举行是水立方致力于打造精品赛事的重要成果,也反映出北京在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方面更趋深入、成熟。

杨奇勇认为,2011中国花样游泳公开赛是国家顶级专业花样游泳赛事,十分符合水立方的定位,“我们希望该项赛事能在国家游泳中心长期举办。”

“我们有一个经过奥运会锻炼的、成熟而富有经验的团队来组织比赛,还有世界上最好的游泳、跳水体育场馆,没理由办不成一次高质量的比赛。”贾宇说。

同时,水立方相关负责人正在与国家体育总局、国际泳联沟通,希望把更多的高水平赛事放在水立方,其中既包括中国花样游泳公开赛这样的赛事,也包括世界花样游泳大奖赛等。

“我们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让同级别的高端比赛固定在水立方,让比赛越做越大,越来越好看,逐渐形成奥运场馆内举办的有代表性的品牌赛事,这点我们是有信心的。” 杨奇勇说。

2011年,根据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有关政策,国家游泳中心申报了跳水、花游、短池3项国际赛事的产业扶持资金。通过评审,游泳中心最终获得了9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

“举办大型赛事很费钱,我们没有等、没有靠,虽然申请到了政策资金支持,但还是需要水立方自己掏腰包填补不够的数额。即使这样,我们也要主动承担责任。”杨奇勇说。

对于这样的比赛,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更看重的是社会效益和比赛本身的质量及吸引力。

2012年6月22日,水景红楼梦在梦幻水立方驻场演出。图/受访者提供

杨奇勇认为,作为奥运场馆,支持体育运动开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另外,承接大型体育比赛是场馆综合利用的重要方面。高端比赛对体育场馆美誉度有十分显著的拉动作用,这将为开展场馆多元化经营提供良好条件。

可持续性探索

杨奇勇透露,2011年,水立方场馆自营业务成本费用税金总计近亿元,这其中包括能耗、场馆维保费用、二期资产折旧、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因为场馆能耗较高、维保单位多,劳动力成本较高,这部分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但2011年度场馆自营收入,加上专项资金支持、政策扶植和其它多元化收入等,水立方完全可以达到收支平衡。

奥运旅游参观热度持续下降、大型场馆的维保费用高昂、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以及稳定、有规模的市场收入来源尚未形成,使水立方的赛后运营面临巨大压力。

“旅游人数我们每天都有统计,下降的趋势十分明显。”贾宇说。

据杨奇勇介绍,2011年,水立方接待旅游参观、游泳、嬉水游客总数达208万人次。与2010年二期改造完成后重新对公众开放的同期旅游参观统计数据相比,本年度旅游参观游客总人数同比下降了30%左右。

“参观人数下降而成本不变,甚至某些方面的成本,如劳动力成本还有3%—5%的上涨,我们压力很大!”杨奇勇说,处于探索期和培育期的水立方赛后运营,未来发展将面临维保成本高、周期性品牌体育赛事相对较少等实际困难。在履行场馆公共体育服务等重要职能方面,还需要政策扶植和产业资金支持。

然而历经4年探索,水立方于2011年举办了68项151场次的体育赛事、大型文艺演出、企业活动等,接待人次近14万。

水立方嬉水乐园 图/受访者提供

“各项活动接待的人次弥补了旅游参观下降的人数。以前下降的趋势呈抛物线状,改造后基本上已经趋于平稳了。”杨奇勇说,“我们的合作伙伴也从普通企业扩展到世界500强。”

2007年底,由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市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推出的“水立方”茅台酒成为第一款以奥运元素命名和定位的高端白酒。 随后,以“水立方”冠名的矿泉水于2008年5月上架。

今年4月,伦敦奥运会进入百日倒计时之际,水立方推出2012伦敦奥运主题旅游体验系列活动,以场景再现的方式模拟真实的奥运体验,领略伦敦城市景观和人文风貌。5月16日,水立方奥运英伦风情街开街,成为游客观光拍照的热点景区。

“大型活动这一块发展得越来越好了,合作伙伴从普通企业开始向世界500强这样的大企业扩展。现在,一楼展厅就正在举行全新一代BMW 3系在北京的发布活动。”

然而,我国多数大型体育场馆采取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机制,大多处于亏损状态,由政府财政实行差额补助建设。当前国内缺乏高品质、成熟的商业赛事,且体育场馆申办国际性赛事的费用较高。赛馆需要支付高额的转播费,却无法享受电视转播权收入,严重挫伤了赛事举办的积极性,也使场馆难以引入可持续运营和培育的赛事品牌。

“尽管水立方创造性地采取了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场馆的赛后运营总体上还处于模式探索期和市场培育期。”杨奇勇说。

超越水立方来看,奥林匹克公园是北京最大的奥运场馆聚集地,有鸟巢、水立方、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等在内的10个竞赛场馆。如何实现赛后奥运场馆的可持续发展,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奥运场馆今年将会全部“转型”,“主要定位为文化展示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高端产业基地、休闲体验基地,为体育、演艺、会展、旅游等产业服务。”

猜你喜欢
奥运场馆水立方场馆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从“水立方”到“冰立方”
去鸟巢、水立方看电影
水立方2020年实现“冰水转换”
北京奥运会后体育场馆的后继开发使用探讨
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热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