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会,吴永珍(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401420)
肾囊肿是一种泌尿科的常见病,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不仅取得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同的效果,而且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有效,其术后护理也明显优于开放手术,已经成为肾囊肿的主要治疗方法[1]。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科室实施经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4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32~80岁,平均62岁。囊肿于左侧23例,右侧11例。肾上极19例,肾中上级6例,肾下级8例,囊肿位于肾脏内侧缘1例。体检发现有5例,并发高血压4例,肾功能不全1例。囊肿直径4.5~11.0cm,平均6.9cm,全部患者术前均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确诊为肾囊肿。
1.2 手术方法 34例均在全身麻醉下取健侧卧位,经后腹腔入路途径,3个穿刺点分别是:腋中线平肋缘下处为一穿刺点,置入直径10mm的腹腔镜穿刺套针;平第一穿刺点腋前线为一穿刺点,置入直径5mm的腹腔镜穿刺套针;腋中线与髂前上脊连线中点为一穿刺点,打入直径10mm的腹腔镜穿刺套针,冲二氧化碳(CO2)气体,压力为12~15mm Hg建立气腹。放入腹腔镜、分离钳及剪刀、吸引器,结合术前影像学资料探查囊肿,使之充分暴露,距肾实质5mm切除囊壁。创腔放入引流管、创口贴敷贴,手术完毕。切除的囊肿壁送病理检查。
本组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100min;失血10~80mL,平均45mL;术后8h后进流质饮食;1~2d后下床活动;2d后拔出引流管;住院天数8~17 d,平均11d;术后并发皮下气肿1例,肩部酸痛1例,均痊愈出院。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本科室新开展的新技术,许多患者在术前对手术缺乏了解,对手术是否成功治愈、术后并发症及家庭经济条件等存在恐惧、焦虑的心理。因此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解释该手术的优点,介绍手术的过程、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列举本科室肾囊肿患者采用同种手术方式成功的例子,争取家属的配合,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以最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3.1.2 术前宣教及术前准备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术前准备、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常规检查三大常规、心肺功能、血生化,术前1d常规备皮、备血、术前1d禁食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术前22:00禁食、禁水。对于高血压患者可服降压药物,并观察血压的变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后腹腔镜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前应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避免受凉,戒烟,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和深呼吸的方法,以缓解术后喉部不适。
3.2 术后护理
3.2.1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返回病房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暂禁食、禁水,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引起误吸,立即行心电监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神志、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并给予低流量吸氧,2L/min,以提高氧分压,促进CO2的排除。
3.2.2 引流管及尿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2]。(1)保持引流管及尿管的通畅,勿折叠、扭曲、脱落、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的变化、并利用巡视病房和加取液体时,及时挤压引流管,如引流液过多或呈鲜红色,每小时大于100mL,或者24h引流液大于300mL,应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2~3d24h引流液小于10mL可拔管[2]。(2)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时勿抬高引流管,避免牵拉。(3)用0.5%碘伏擦洗尿道口2次/天,每周更换引流袋2次,指导患者多饮水,每天1 500~2 000mL,保持大便通畅。
3.2.3 饮食护理及早期下床活动 后腹腔镜手术未完全破坏肾周支持组织,术后24h可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减少肺部感染和便秘等并发症发生,还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麻醉清醒8h后,无恶心呕吐者,可指导患者进食,开始以全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普食,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豆类、奶类及含糖高的食物,并密切观察患者进食后有无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
3.2.4 切口护理 后腹腔镜术后应观察切口渗出情况及有无红肿,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有渗出液时要及时换药,并加强抗感染治疗。若切口疼痛难忍,可给予止痛剂或者术后PCA自控镇痛泵镇痛。
3.2.5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出血:出血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腹腔内出血或穿刺孔出血。腹腔内出血主要是由于残端出血,或者是穿刺损伤血管所致;穿刺孔出血多为穿刺鞘拔出后压迫作用消失而创口贴牵拉不牢所致[3]。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敷料及引流液的颜色,若患者血压下降,引流量增多,且为鲜红色,应考虑有内出血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2)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术中由于CO2气腹后,大量的CO2气体可在组织间隙中弥散,并大量吸收入血液导致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因此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若出现呼吸变慢,甲床发绀,心率不齐,氧分压降低,CO2分压增高,pH<7.35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术后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2L/min,提高氧分压,促进CO2排出,避免高浓度吸氧,因高浓度吸氧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或加重高碳酸血症。(3)皮下气肿及肩部酸痛:皮下气肿是由CO2气体逸入皮下引起,患者出现伤口附近胀痛,咳嗽时尤为明显,手术切口局部有捻发感伴压痛。肩部酸痛是有由于CO2刺激膈肌导致双侧膈神经反射所引起,术后应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正常,有无咳嗽、胸痛、肩部酸痛。本组1列患者术后出现轻度皮下气肿,未给特殊处理,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于术后第4天自行缓解。另一例患者出现肩部酸痛,给予肩部按摩,遵医嘱给予消炎镇痛药,48h后逐渐消失。(4)腹胀、恶心、呕吐:主要由于术中充气以及手术激惹、麻醉致肠蠕动减弱所致,这是腹腔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一般无需处理,呕吐严重者,可肌肉注射甲氧普胺,适当延长进水、进食的时间,腹胀明显者可遵医嘱肌肉注射新斯的明。
3.2.6 呼吸道护理 患者因全身麻醉时插管过程中可能损伤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增加术后患者害怕伤口痛,所以术后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效咳嗽,进行深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避免肺部感染。
单纯性的肾囊肿是泌尿外科一种常见病,当囊肿大于或等于5cm时可产生压迫症状,或并发出血、感染、结石、血尿、高血压、肿瘤等需要手术治疗[4]。目前,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已成为治疗肾囊肿的首选方法,其具有安全、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随着微创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普及,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广泛运用,许多患者并不了解,认为不如开放手术彻底因此加强术前心理护理,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饮食与活动等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1] 蔡文锦,颜美,戴丽萍,等.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7):51-53.
[2] 叶锦,靳风烁,李黙生,等.微创泌尿外科护理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42-44.
[3] 赵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50例围手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53-54.
[4] 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