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渭河沿岸防护林工程建设质量和景观效果的途径与思考

2012-04-14 17:11刘菁杨博康华
陕西水利 2012年5期
关键词:林带渭河防护林

刘菁 杨博 康华

(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 陕西 西安 710082)

1 渭河沿岸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

陕西省渭河沿岸造林绿化工程西起宝鸡峡枢纽大坝,东止潼关港口,全长388 km。涉及西安、渭南、咸阳、宝鸡四市的周至、户县、临潼、临渭、华县、华阴、大荔、潼关、武功、兴平、陈仓、岐山、眉县、扶风14个县(市、区)。渭河两岸的关中地区集中着全省65%的生产总值,占全省1/3的国土面积,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国防、科研教育基地,是连接我国东西南北的重要枢纽,在陕西乃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搞好渭河沿岸背水坡防护林带建设,不仅能改善渭河沿线生态环境,为“关—天经济区”建设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而且对调整关中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渭河沿岸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坚持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特别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和平原绿化工程以及有关市实施的“绿色宝鸡”、“绿色家园”、“大绿工程”、“南原绿化工程”以来,渭河防护林带建设有了新的突破,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较以前都有了很大提高。营造了以杨树、泡桐、柳树等为主的渭河防护林带和以苹果、桃、杏、李、猕猴桃、葡萄等为主的经济林带,流域内9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初步建成了以渭河绿色走廊为骨架,以河滨公园、沿河湿地和城市森林为主体的渭河流域整体生态系统框架。为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农田、增产稳产,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随着关中经济带建设的启动,各地围绕治理渭河,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绿化工作,经过多年建设,在一些区段形成了一定的景观,并发挥了防护林带的多种效能。

2 渭河沿岸防护林工程建设存在问题

2.1 造林保存率低,绿化效果差

从上个世纪70代开始,林业部门、水利部门、环保部门,先后对渭河投入大量资金,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但受自然、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绿化保存率低,效果差。据调查,除周至、眉县、华县、华阴市等县(市)部分地段保存宽度在20m~30m外,大部分地段保存宽度在10m以内,有的地段仅保存1~2行树木,有的地方基本上没有保存下来。受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和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林带内缺株断行、树木生长不良等现象比较严重,绿化效果差。

2.2 树种结构单一,景观效果差

渭河绿化无论是城区段河流,还是非城区段河流,绿化树种多以杨树、柳树、刺槐等乔木以及桃树、枣树等少量经济林为主,仅在宽度大于2m、能通行车辆的固定河堤两侧栽植有少量的国槐、红叶李、大叶女贞、木槿、月季等观赏植物。绿化树种没有充分凸显优良乡土树种和特优高效经济林以及速生丰产林、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的有机结合和合理搭配,未能充分体现绿化林带的生态性、社会性、经济性。特别是城市段河流绿化缺乏观赏树种,绿化林带宽度窄、建设规模小、绿量不足,绿化理念滞后,景观效果差。

2.3 重造轻管,植被破坏严重

渭河从西到东大大小小的挖沙取石场有上百家,挖沙取石以及近几年修筑和加宽河堤造成渭河临河侧的乔木、灌木、草本湿地植被和背河侧的杨树、柳树、刺槐等防护林以及经济林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咸阳、西安、渭南段破坏最为严重。在挖沙取石场及其周边基本上看不到乔木、灌木,仅保存有少量的草本植被。挖沙取石不仅破坏了植被和河流地貌景观特征,而且威胁到行洪安全和湿地生态安全。

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渭河近十几年造林绿化保存情况看,凡是管护措施得力以及造林绿化与农民利益结合比较紧密的地方,植被保存好;凡是重造轻管、与群众矛盾大的地段,植被保存差。

其主要原因:

(1)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管护力度不够,管护措施操作性差,管护人员落实不力。

(2)渭河沿岸人均基本农田面积小,农民对粮食、蔬菜等农产品需求的依赖性大大超过对环境质量的依赖性,造林绿化观念淡薄。

(3)渭河沿岸大部分地方为非经济林优生区,加之近年来,经济林效益下滑,造成农民栽植经济林积极性不高;

(4)个别农户以绿化带歇地为理由,对栽植的林带进行人为破坏。

4 思考及发展对策

为了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落实好《陕西省渭河全线整治规划实施方案》、提高渭河沿岸防护林建设质量和景观效果,提出以下解决途径。

4.1 渭河沿岸防护林带设计要突出景观效果

林带建设设计要选择好苗木规格和营造林树种,乔木树高应不低于3m,胸径3 cm以上,尽可能用常绿树种,树种要以乡土、适生树种为主,发展特色经济与人文景观相协调,同时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兼顾景观效果,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集经济、休闲为一体的景观防护林林带,要兼顾防护、用材、经济、景观效果,采取多种配置模式组合,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的统一。

4.2 严格把好渭河沿岸防护林带建设栽植技术

渭河沿岸防护林带栽植多为大苗,大苗带土球,春、夏、秋三季均可栽植。栽植前按照设计做好放点挖穴定树工作,栽植时有条件的,先实施一定量的无机肥或农家肥。树木入穴前用1∶50 p pm生根粉对土球用喷雾器进行喷洒,喷洒至土球潮湿,然后进行栽植。栽植时一定要注意深浅适当,不能超过原深度3 cm~5 cm,防止深栽。栽植后对比较大的树木一定要打好支撑,之后方能浇一次定根透水,以防止由于覆土过浅、树穴积水或土未夯实造成的树木倾斜、歪倒,保持树干端直。浇第一次定根透水后,待水分完全渗透时,及时对树穴进行培土和覆土。对于局部地段栽植穴石砾、砖块较多的,采用近距离换土栽植。

4.3 加大对渭河沿岸防护林带建设的抚育管护

渭河堤岸防护林带工程苗木栽植后,要连续抚育2年~3年,经济树种和景观树种要经常性抚育,做到按时松土除草,在生长季的前半期进行培土、扶正、踏实;树木管理:对萌发能力强,造林后因机械损伤、病虫危害等造成生长不良、失去培育前途的幼树,在早春树液流动开始前,将地上部分齐地面切除,待根茎部长出萌条后再从中选留健壮的一株作为新茎干的培育对象,其余的则在生长季的中、后期全部除掉。

4.4 加强对渭河沿岸防护林带建设组织协调

渭河堤岸防护林带工程建设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各有关市、县要将渭河堤岸防护林带工程与渭河全线整治规划方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强化组织协调、工作协调,落实好各项措施。

4.5 明确渭河沿岸防护林带建设部门职责

堤岸防护林带建设是渭河全线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考虑渭河全线整治情况,在市、县(市、区)政府组织下实施,相关部门要积极沟通,按部门分工明确责任。①对原来已经建设的林带没有达到标准的,或者因修堤加宽、加高等土建工程破坏,满足不了防护林带建设要求的,抓紧补植和完善;②对于原来尚未造林绿化的,土地、水利部门要积极落实建设用地,林带建设要随堤岸建设同步进行,树随堤走,渭河堤修到哪里,林带建设就到哪里。

4.6 加大对渭河沿岸防护林带建设资金投入

对防护林带建设规划范围内营造林绿化所需资金,要以市、县(市、区)投资为主,省上依托三北林业重点工程从资金上给予倾斜。各市、县(市、区)要把渭河堤岸防护林带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区域工程,安排专项投资,确保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保证建设资金的需求。

4.7 强化对渭河沿岸防护林带建设环节管理

省级渭河堤岸背水坡不小于50m范围的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各市、县要根据陕西省渭河沿岸造林绿化规划设计,搞好本区域的作业施工设计,一并纳入当年的林业重点工程和重点区域建设计划。项目实施要实行工程监理制,加强质量监管。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林带渭河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工程对渭河洪峰流量的影响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渭河故道恢复湿地生态的引水方案创新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果初步研究
1996—2009年渭河干流氮素污染特征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ENSO事件与渭河径流变异的响应关系
农田防护林规划的原则和依据基本情况分析
上海市郊沿海防护林防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