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平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巨大的精神力量。人类在充分享受到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以后,逐渐沉迷于技术的发展甚至相信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于是,“技术理性”成了当代社会人们普遍认可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这种技术的泛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给人类的整个精神文明带来了巨大影响。
就教学而言,技术的发展确实已带来了许多人们当初意想不到的变化: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影像、动画等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变得容易而有趣;多媒体课件便捷呈现大量信息的优势,克服了传统教学媒体传递信息的局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发达的互联网将教学内容向遥远的地方输送,使不能亲临教学现场的人们也能学到他们想要学的知识,大大扩展了教学时空和教学资源;智能化电脑改变了教师手工劳动的工作方式,如可减少人工阅卷、评分的劳累,只需轻敲几下键盘,分数便能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技术理性”将复杂的教学过程程序化为规范的、可操作的流程,使教学变得简单而容易掌握。或许因为这些便利,教学的技术化倾向也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多媒体技术的过度追求和滥用。多媒体技术毋庸置疑地给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多媒体技术被视为万能的教学手段,因而引发新一轮的学校之间媒体装备竞赛。许多学校为了能在竞争中取胜,将拥有高、精、尖教学设备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心,有的甚至完全无视自身情况而热切地投入到新媒体的装备竞赛中,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为帮助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许多学校都不遗余力地通过组织多媒体技术培训、举办多媒体技术公开课或观摩课、开展多媒体技术教学竞赛等举措来推广多媒体技术。于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无法离开多媒体,缺了多媒体上课就变得束手无策。他们将多媒体视为拯救课堂教学的灵丹妙药,上课必用多媒体。教材上的内容得搬上大屏幕,学生动手就可获得的直接经验也得利用动画来演示,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据笔者所知,教学中滥用多媒体课件的做法已广泛流行,甚至不少教师把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视为教学的核心,一堂课中,他们将所有的教学信息通过课件来播放;师生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师生互动退居到次要地位。
二是“技术理性”的垄断和控制。“技术理性”所强调的程序性、可控性使得教学过程成为了一个可按技术思路进行准确规范的机械化流程,亦即教学只不过是一门可按标准化流程操作的技术,教师也不过是“技术熟练工”而已。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技术操作,教学过程也成了有着某种固定程序的标准化流程。在日常教学中,一些特级或优秀教师的教案以及他们在课堂上所运用到的教学方法等,纷纷被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去模仿和复制。有时听不同教师讲解同一学科相同知识内容的时候,总会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因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几乎完全一样,他们会用到同样的教学方法,问到同样的问题,甚至时间顺序安排都是一样的,当然,学生的反应也几乎没有区别。
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在收获技术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在失去什么?尤其是在我们对技术充满依赖的时候,我们是否失去了比技术更重要的东西?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技术所代表的当代世界实质上是一个物的世界,这个世界逐渐地掩盖了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技术世界的实质是把人作为对象和物体的世界,人的思维、言语、生存、抉择方式都交由技术统治。另一位哲学家阿道尔诺则提醒人们“技术的发展,不是人类幸福和进步的增长,而是人性的压制和异化的增长”([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4.)。哲学家们对技术的反思和批判发人深省。虽说技术化教学可使教学过程变得简单和程序化,对帮助教师尽快掌控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然而教师作为一个个富于灵性、有着复杂内心世界和独特情感、态度、愿望及信念的人,不是技术化过程中的零件或容器。如果没有看到教学技术的局限而对其过于依赖和推崇,那么学校就会把有限的财力物力倾心投入到教学技术的更新和推广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教师则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教学技术的学习和模仿上,更有可能忘却自我的存在,甚至沦为使用工具的“工具”,失去自己珍贵的特性与意义。教师一旦因沉迷于教学技术而无法自拔,将不利于其基于自身的体验、感悟、反思和实践的教育智慧的形成,也不利于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创造性。而要摆脱技术理性的困扰,实现充满创造性和人性化的教学,就需要教师超越技术去追寻教学的艺术。
教学要从技术走向艺术,基本的前提就是要人性地看待教学中的人。不管是技术化教学还是艺术化教学都离不开师生的参与。所不同的是,技术化教学将师生视为了技术过程中的环节和工具,使他们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失却了人之为人的许多特性。他们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保障技术程序的正常运行,与技术过程中的其他物质材料并无太多差别。相反,艺术化教学中的师生是作为一个个独特而完整的生命参与到教学中。这样,教学就成了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不再是机械的复制过程,而是师生当下完整生命的彰显,期间不时闪耀出智慧的火花、人格的魅力。因而艺术化教学虽然不乏师生对教学技术熟练而灵活的运用,但更多的是来自师生双方性情的自然流露及智慧的自由表达。可见,艺术化教学并不排斥高新技术,但这些高新技术的运用是出自对人本身的关切并为了人性的丰富和美好,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于人的其他目的而去更巧妙、更有效地控制和操纵人。因此,艺术化教学的魅力不是因为教师高超地运用了教学技术,而是因为整个教学过程洋溢着人性的光辉。
艺术化的教学十分注重独创性。任何艺术皆贵在创造,创造就是要不断超越——超越别人,超越自己,避免重复或停滞。教师的教学只有充满创造性,才会具有艺术的魅力。在实践中,教师面对着千差万别、随时变化的教学对象,刻板如一的教学模式是难以解决好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教师既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年复一年地重复自己的经验,只有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都需要教师灵活安排、不断创新。当然,我们强调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并不否定教学过程中有一般的或普遍的规律存在。事实上,艺术化教学没有一种特定的形式,也许期间有模仿的过程,但艺术不止于模仿。因此,对规律、原则的预先了解往往不无裨益,我们可以因谙熟规律和规则而通向艺术,更可以在达至艺术境界的过程中领悟规律。对艺术的追求与对规律的探寻往往是相通的,因为人们是对艺术的追求而去领悟规律的。当我们把10条教学规律介绍给一位教师后,只有在他自己的教学中所看到、所感悟的那几条教学规律才真正属于他自己,而且,他还可能在这10条教学规律之外另有所悟。这种来自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是艺术化教学的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的不断创造才可达到教学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