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传承中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2012-04-13 17:19王黔平李杏丽
河北科技图苑 2012年4期

王黔平 李杏丽

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9〕

*王黔平女,出生于1955年,教授,博士。

**李杏丽女,出生于1979年,馆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简称“非遗”)。随着非遗概念的传播,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传承价值逐渐为人们所公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性、区域性强,具有浓厚的地方区域文化特色。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信息服务中心,肩负着保存地方文化传统、支持地方文化建设的社会职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传承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发挥自己在文献信息保护技术方面的优势,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工作做出贡献。

一、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唐山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经过普查与挖掘,现整理出包括民间文学、曲艺、手工技艺、舞蹈、美术等8类5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具有地方特色的唐山皮影戏、评剧、乐亭大鼓、唐山花吹、玉田泥塑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有老马识途的传说、迁安手工造纸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项,唢呐吹歌、手工“高丽纸”、孤竹国酒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9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8人,其中国家级8人、省级13人、市级37人。目前,唐山市已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一些国家级的文化之乡在唐山挂牌,乐亭县被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滦县被命名为“中国滦河文化之乡”。同时,地方高校等科研组织也加入到非遗的研究与保护中来,如唐山学院设立的“城市文化研究中心”等。这些非遗项目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强烈的乡土生活气息,在地域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及活跃城乡文化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近年来,唐山市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对外宣传了唐山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提升了唐山地域文化的影响力。

(一)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唐山市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保护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建立名录体系;运用文字及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展示

唐山市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等系列活动;组织“传承非物质遗产,皮影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学生、市民进行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举办“原生态”民歌演唱会,“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身边”文艺专场演出等活动,深入宣传唐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之体现出了其重要的旅游价值,是一种可以大力开发的旅游资源。景忠山景区的庙会,本身就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观光游览;建设唐人文化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借助媒体、网络开发唐山非遗旅游资源,以“唐山,想不到的美”为主题的短片在央视播出,其中就有皮影戏这一国家级文化遗产的身影。

唐山市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如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不足、缺少传承人才、缺少深入的开发和利用、缺乏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研究人员队伍和学术研究成果等,其中文献收集、整理、挖掘,信息服务方面也遇到一定的困难。

三、地方高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传承中的作用

唐山市高校图书馆对非遗工作的文献、信息支持作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去抓。图书馆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馆员队伍的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积极为非遗科研课题服务提供资料与信息的支持。

(一)做好文献资源收集、整理与开发,为唐山市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文献支持

唐山市地方高校图书馆充分整理、挖掘现有馆藏资源、国内外出版的相关纸质文献和数据库资源,重点做好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如: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以馆藏唐山当地文史资料为特色,对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唐山皮影戏等非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资源予以全面的收集,如《唐山百年纪事:唐山文史资料选》、《冀东皮影戏》、《唐山名粹丛书》等一大批记录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资料,并设立特藏库专门保存,为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二)开发非遗信息资源,为非遗的传承及研究提供信息服务

1.唐山市高校图书馆通过数据库、网站建设,为非遗的研究提供信息服务。非遗文献是极具特色的地方文献,不仅易吸引本校读者借阅,而且会引起校外读者的关注。作为信息情报研究机构的高校图书馆应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图书馆通过学校网站进行网上资源的导航,满足读者在网上查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如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建设“河北联合大学特色数据库”,设立“文化唐山”专栏,其中对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评剧、乐亭大鼓以及非遗传承人进行重点介绍。唐山学院图书馆网站设有滦河文化研究中心,为读者提供包括滦州驴皮影、滦南民间花会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信息服务。这些有关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网站建设,为非遗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2.设立区域数字图书馆,满足读者非遗文献资源馆际共享的信息需求。唐山区域数字图书馆依托唐山学院图书馆,是唐山市图书馆连同唐山地区高校合作开发的联合数字图书馆,属于专业学术搜索门户。唐山市数字图书馆已与唐山区域乃至全国大部分图书馆进行整合对接,可以搜索到唐山区域内各家图书馆所有的文献资料,包括纸本和电子资源。其中包括选调各类各级有关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静态资料,有效挖掘网上唐山非遗资源,构建唐山区域非遗特色数据库,为需要唐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他唐山区域信息的读者提供点对点、点对面等各种个性化服务,满足了读者非遗文献资源馆际共享的信息需求。

3.开辟宣传窗口,积极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图书馆既是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也是文化传播的窗口,高校图书馆开辟宣传窗口,积极向在校青年学子普及和宣传唐山或其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如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开展了不定期的唐山地方文化展,利用展板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读者介绍地方文化,传播“冀东三枝花”等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促使大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增强传承非遗的信心,增强对博大精深的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研究的兴趣。

4.依托地方高校图书馆,设立非遗文化研究中心。近年来,依托唐山学院图书馆设立了唐山“城市文化研究中心”,深入探求唐山历史文化渊源,充分挖掘、整合唐山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包括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各类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中心聘请了在城市文化研究方面有较高水平的校内外40余名专家、教授、老师为特约研究员,“搜集整理唐山文献遗存,打造唐山地域文化研究平台”等一批与非遗相关的科研课题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结 束 语

唐山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强烈的乡土生活气息,对维持地方乃至民族文化本色、文化特征和文化根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地域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及活跃城乡文化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唐山市地方高校图书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建设特色馆藏、特色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积极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开发与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王云庆,万启存.守护精神家园——谈档案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J].档案与建设,2007,(2):15~16.

[2]吕庆华.地方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与管理[J].图书馆建设,2007,(6):60~63.

[3]张赞梅,顾金孚,周群英.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1,(8):66~68.